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们喜欢三毛本人以及作品中的三毛,但现实生活中的三毛由于迥异于常人的生活经历,最后又走了一条异于常人的不归路。因此,三毛的“我执”写真实创作态度,使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的三毛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三毛构成“三位一体”关系,这种关系注定三毛的作品要同其生活同沉同浮,也注定了三毛要为“艺术真实”付出“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橄榄树》是三毛给我的第一印象。三毛,这是一个不易忘记的名字。再度相见,是在《西风不识相》里。这惊鸿一瞥,看书的人至此再也无法忘怀其中玉树临风的潇洒,婉转鸟鸣的清丽。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三毛作品选集》。《三毛作品选集》里最有光彩最有魅力的是三毛的流浪生活。三毛来自雨季的台湾,离家在陌生的异域流浪,在浩瀚如海的沙漠里流浪,每一步都需要勇气,每一步都充满艰辛,然而每一步都是在温暖家中得不到的人生经验。丰富的见识和经历,活泼了她的心性,她的笑容如阳…  相似文献   

3.
台湾女作家三毛,原名陈平(1943-1991)。她是一个传奇女子,懂得多国语言,一生游历过59个国家,走遍了万水千山。她又是一个在台港、大陆及海外华文读者中享有盛誉的知名作家。她的作品以坦诚率真的感情,浓郁的异国风土人情,清新自然的风格,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她在文坛掀起了一股股“三毛热”,其影响是深远的。透过三毛的作品,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健康、豁达、洒脱不羁、热情洋溢、真挚直率的三毛。透过她一生的经历,我们又分明看到了一个极为感性与敏感、内心忧郁寂寞、历经红尘沧桑与疲惫不堪的三毛。三毛的性格是多重、丰富的。但…  相似文献   

4.
我有幸和三毛有过一点交往,虽然时日短暂,但因某种关系,我看到的是其正的三毛。在某一点上,我们是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她不是为了礼貌应酬而装腔作势,也不是为接受采访而选择回答,而是敞开心扉。她是带着一种失望甚至不满离开新疆的。因此,在她生前,我写了这篇文章,心想给她寄去一份理解。文稿还压在案头,就传来了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将拙文抄写工整,加了“三毛仙去,虽死犹生”的悼词,在一个月明风清的晚上,面向东方,焚为人烬,祭奠亡魂。”在三毛之死引起的旋风中,各种各样的文章纷纷问世。鄙人不善观风,又怕有借名人自…  相似文献   

5.
重点讨论三毛中后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揭示了三毛的生活经历对她作品风格的影响。三毛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展现出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趣味。此外,分析了三毛作品基于真实情感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6.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致力于追寻精神家园,可谓是滚滚红尘的边缘人。然而孤独感和死亡意识的缠绕,使得她的流浪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孤独感和死亡意识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而三毛心理意识的文本呈现,也形成了三毛作品独特的文学符号,体现了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大起大落的漂泊经历,戏剧般的人生遭遇,对生活的追求与梦幻,以及她的真情与爱心,吸引和感动着成千上万个读者.独特的经历使三毛对人生产生了厌离态度,并反映在她的创作中.撒哈拉的流浪生活,带给了她创作的大丰收,开创了一代三毛文学.这些作品大多是率性、真实、积极的生活写照,展现了一个东方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她将传奇的浪漫生活和艺术的真实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三毛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三毛 ,作为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读者眼里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性格魅力的台湾女作家 ,无论在其生前还是身后 ,都存在着读者的“误读” ,如她的叙事作品 ,常常被当作“自传”或“传记文学”等等。本文从三毛在中国大陆读者中的影响及其创作历程出发 ,就其叙事作品的阅读与接受及其文本的艺术特征 ,进行了阐释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致力于追寻精神家园,可谓是滚滚红尘的边缘人。然而孤独感和死亡意识的缠绕,使得她的流浪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孤独感和死亡意识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而三毛心理意识的文本呈现,也形成了三毛作品独特的文学符号,体现了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渴望流浪的生活,如三毛般的流浪。三毛,这个尘世中的精灵,也许自她落入凡间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一生的漂泊。我很难用"热爱"这个词来  相似文献   

11.
我被沈涵秋芬兰之行所感动,于是乎我与她的思绪一起飘浮:夜深时.满天繁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星星,隐隐约约还看到一些星云。我终于相信古人是可以凭星相来判定方向的,我望着远方判断着“家”的位置。想起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忽然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爱上那片沙漠,就为这片星空也值得。  相似文献   

12.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经久不衰.她也因为这首《橄榄树》而蜚声歌坛.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那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三毛商量:“能不能将《小毛驴》修改下?” 三毛听了,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竟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这种情况,自己过去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三毛看着齐豫,疑惑地问道:“你想改成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三毛的经历是非常独特且富有传奇的,而她的散文作品则是她的生活的忠实再现。她爱弱者、爱亲人、爱荷西,至真至诚可谓撼天动地,她从台北到美国,再到撒哈拉,更是用自己的人生和生命来讲述生命,以青春和生命的价值定格成了她的散文,她用文学扩展了她的生命,使她的生命美丽而永恒。  相似文献   

14.
龙应台、三毛、席慕蓉是台湾知名度很高的女作家。她们的作品,或解剖社会病象,或叙说浪游经历,或抒写家园亲情;作品的风格,或犀利,或放达,或温馨,深受两岸读者的欢迎。透过这三位女作家的作品,我们能体悟到"旋风"的呼啸,山水的魅力和生活的雅趣。  相似文献   

15.
雨季中的你     
我曾经一度幻想能像三毛一样成为一个优秀的笔者,用我那愚钝的思维去解读世界,用平庸的文字记录世间的一切。喜欢一个人独坐角落,迎着冬日的阳光,手持三毛的作品的温暖感觉!看着她的书,每到精妙之处或感同身受时,便停下,细细品读。再不,找个本子抄下来,生怕哪一天将其遗忘,唯独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和三毛一起在香港启德机场大堂,三五少女一看到她,跳跃叫嚷而来,围着要她签名,用荒腔走板的国语和她交谈,欢欣鼓舞而去。三毛见我在一旁,就向少女们介绍:"这位也是作家……"话没说完,少女们撇嘴、翻眼,一副不屑的神情,呼啸散开,神情模样,可爱有趣。我看得哈哈大笑,三毛觉得不好意思,责备小女孩:"怎么这样子!"  相似文献   

17.
“启蒙”与“革命”可以说是丁玲作品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对她而言,“启蒙”所代表的个性解放和独立自主与“革命”所代表的社会参与和自我实践是她生命、思想中最重要、不可偏废的两个部分。建国之后,丁玲的作品大致可区分为“革命”系统、“个人自传”系统和旅外散文作品等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的作品中依然可看到“启蒙”与“革命”思想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18.
简·奥斯丁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浓浓的“庄园情结”。在她的作品中,庄园是故事开始的地方,是天真烂漫的爱情田野,是追逐名利的场所。在分析作家作品中这种“庄园情结”的同时,探究了“庄园情结”形成的原因。“庄园情结”和小说家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出身于牧师家庭,生活于乡村小镇的奥斯丁,不可能摆脱其生活圈子以及社会环境对她的影响,她的作品也难免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三毛和琼瑶是两位充满爱心的女作家。三毛的爱心使她背负了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她是为人生的。她对卑微人物感同身受的同情加上独特的表现手法 ,使得她笔下那些离读者遥远的人事显得很真实。琼瑶的爱心使她对展示人性的“情”字宠爱有加 ,然而她过分相信了宽恕与爱情的神奇力量 ,故其故事往往走向戏剧化 ,使取材于凡人均有的感情显得飘飘然不切实际。三毛的语言犀利、洒脱、极富内慑力与冲动感 ,琼瑶的语言优美、抒情 ,充满了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女作家丁玲的作品所受到的际遇,是颇值得研究者玩味的。丁玲说过:“我不幸,也可说是有幸总被卷入激流旋涡,一个浪来,我有时被托上云霄,一个波去,我又被沉入海底。我这条小船有时一帆风顺,有时却顶着九级台风。”这是丁玲对自己风雨人生的概括和总结。同时,这段话也是对她自己作品命运的形象描绘。丁玲的作品与她的人生相伴沉浮,屡经风雨,褒贬毁誉,历遭坎坷。作为一个勤奋的作家,丁玲在文学创作这块园地里耕耘了大半个世纪,其间跨越了不同的时代,表现和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塑造和描绘出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对她作品评价的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