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民间社火现状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消费文化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濒临被淘汰的边缘。民间社火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蕴,但目前民间社火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城市化所导致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民间社火衰微的根本原因,致使民间社火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表演艺术水平整体下降,民俗文化意蕴正在淡化。民间社火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理应加强对它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民间音乐、舞蹈和游戏等是古代游艺民俗事象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游艺民俗文化早在秦汉时代就已臻成熟.<说文解字>是古代民俗文化的资料库,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游艺民俗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消费文化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濒临被淘汰的边缘.民间社火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意蕴,但目前民间社火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城市化所导致的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民间社火衰微的根本原因,致使民间社火的数量在逐年减少,表演艺术水平整体下降,民俗文化意蕴正在淡化.民间社火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理应加强对它的研究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武陵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交错居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梯玛文化是武陵地区酉水流域土家族典型的民俗文化事象。还愿仪式作为梯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祭祀、教育、社会控制等多种功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作为民间信仰的梯玛还愿仪式得到迅速恢复。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民间信仰的功能进行调适引导,摒弃其对民族社会发展不利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4,(8):126-131
民俗文化是文学原野的草根,民俗文化是民族个性的凝聚。当代河洛作家李准在进行文学创作过程中,深耕于河洛民俗文化:作品方言、俗语、谚语和歇后语鲜活灵动;会场文化、庙会文化展示淋漓尽致;快板、民歌、民谣、儿歌、豫剧、吹唢呐、剪纸异彩纷呈;三眼铳、打秋千、聊天会、骂架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娱乐活动跃然纸上。这体现了作者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情志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陈少峰 《学术论坛》2012,35(10):215-218
民间儿童游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认同价值,但是其在现代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动漫是现代儿童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也是影响民间儿童游戏在现代传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动漫在客观上使民间儿童游戏的时间减少、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游戏道具的商业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又为民间儿童游戏增加了展示、教习与传承的渠道,是民间儿童游戏创新与发展的机遇。我们要重视动漫对民间儿童游戏传承的积极作用,恰当应用动漫方式促进民间儿童游戏在现代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是民间的集体的世代传承的文化.整个民间文化,除极少的非传承非集体的部分外,都是民俗文化.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理论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间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学就是民间文化学,这是很有见地的.民俗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民间信仰、民间科技、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游戏娱乐等几方面,可见,民间文艺是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民间文艺就是民俗文艺.从民间文艺生态学观点看,民间文艺以外的其他民俗文化,便是民间文艺赖以存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民间文艺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而社会文化环境基本上是民俗文化环境、民俗文化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对民间文艺的影响,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所谓间接的就是自然环境影响到民俗文化再影响到民间文艺.民俗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构成了环境系统,与民间文艺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民间文艺与民俗紧密相联,共存共荣,共消共长.民间文艺与民俗的联系,也就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反映生活、艺术的唯一源泉是生活,艺术起源于生活,这是早已取得共识的艺术理论基本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民间文艺起源于民俗生活,存活于民俗生活文化环境之中.民俗文化就是民间文艺的最佳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巫文化已渗透于土家民俗文化的各个领域,并具有历史久远、渗透广泛、巫医结合、与民俗相融、功利性与世俗化等特点。土家民族地区的巫文化是土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土家民俗文化中的不成文法典,是土家民间医药、科技等的重要补充,是武陵民族地区现代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因此,应对巫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东北民俗喜剧是东北民俗的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人实现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依托。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物种,它不仅“讲故事”,而且呈现一个“游戏”的空间,甚至“故事世界”为“游戏世界”颠覆和取代。游戏世界的凸显从根本上取决于东北人追求快乐的独特方式,有其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1.
新疆蒙古族传统节日——"祖拉节"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拉节"既有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又有新疆蒙古族文化的特色。对"祖拉节"的研究和发掘,对于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畲族民歌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艳 《学术探索》2013,(6):106-109
畲族民歌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民歌活动、家传师授、文本媒介等方式广为传承。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民族语言、师承仪式的断裂和歌场环境的破坏,畲族民歌出现了严重的传承危机。我们应该从传承主体、传承形态、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人手,对传统畲族民歌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继承,并力图创作出新时代下的畲族新民歌作品,使畲族民歌这颗璀璨的明珠重放异彩。  相似文献   

13.
略论文化经济时代开发杭州旅游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杭州游客结构和旅游发展趋势,提出开发各种文化旅游资源的途径,以满足游客追求文化关异和文化认同的需求。同时,强调充实杭州的历史、民俗文化景点的内涵,扩大景区外延,形成具有深厚历史民俗文化底蕴,全方位、放射型的旅游景点网络,使杭州的旅游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会安 《学术探索》2012,(1):109-112
庐陵现有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近二十个,它们个性鲜明,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保存、保护与发展古村落建筑景观,不仅是为了让人们去认识历史,追忆历史,从中得到感悟与新的启发,而且是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使之成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与场所,这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是孕育民间文学的丰厚土壤,民间文学又是村落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村落文化重要载体。而这两者在当代文化语境下都受到了冲击,呈现出走向没落的趋势。村落文化的全面研究和村落生活空间的深入发掘成为必要,民间文学的现实存在状态也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更乐民间轶事》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个案,它体现出村落文化与民间歌谣创作的密切关系,又呈现了当代民间歌谣创作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此为个案,为当下的村落文化传承与民间歌谣创作提供合理的评价立场。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发展呈现的三大特点:现代因素的增多与民间传统文化的失传并存,历史连续性与文化断层并存,政治主导性与文化自觉精神缺失并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协调发展,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同步,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政府已把动漫作为重要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国动漫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但目前还存在动漫产业受到国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动漫产业中被边缘化等问题。重温经典,我国动漫产业很早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当前的中国动漫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动漫产业中来,这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条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18.
陈支平 《河北学刊》2012,32(1):47-50
在当今的闽台民间社会,人们在谈论自己家族的演变历史时,大都认同祖先源自于中原地区.然而我们今天假如非要一意孤行地寻找什么纯正的“中原血统”,其结果必然是恰得其反而又纠缠不清.我们只有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一道认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包容性,才能从无限广阔的空间来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正是由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造就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的形成与延续,造就了中华民族较少含有种族歧视与民族血统论的偏见.我们完全可以说,文化的超越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过分强调或刻意彰显不同民族特殊性的做法,都是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潮流所不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9.
达斡尔族传统民间歌舞——“哈库麦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库麦勒”作为达斡尔族传统民间歌舞,已在2006年初被成功纳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它的歌舞形式完整,歌和舞的表演也非常独特。本文针对“哈库麦勒”的起源、风格特点、内容形式和舞蹈语汇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介绍,为更好的宣传和保护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哈库麦勒”歌舞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佛经是佛教文化的主要载体,东方文化的重要遗产.《杂宝藏经》为一部文学性极强的故事集,在中印朝文化交流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通过对"弃老国缘"、"王子以肉济父母缘"、"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供天神感王行孝缘"、"波斯匿王丑女赖提缘"、"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等佛经故事与中朝民间故事及小说进行比较,可以探寻和梳理中朝民间故事与印度文化的关联.这有利于佛经与东方文学的关联研究,也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和弘扬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