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祜卒年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祜是中晚唐之际的诗人,以宫词及题咏山水风物之篇著名于世。其生平少为人所知。其卒年亦颇有歧说。《新唐书·艺文志四》云其于“大中中卒”。其后《唐诗纪事》卷五十二、《唐才子传》卷六张祜小传所记亦同。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疑张祜卒于大中六年。谭优学先生的《张祜行年考》(文见其所著《唐诗人行年考》一书)又据张祜有《喜闻收复  相似文献   

2.
王寀(1078-1118)是北宋后期知名一时的词人,《宋史》本传记其事甚为简略,生卒年既存异说,生平行实亦多不详。今勾稽史乘、方志、宗谱等史料,考实其生卒年,并考述其生平行事,知其崇宁二年(1103)进士及第,任秘书省著作左郎,后历知汝州、陕州、襄州,政和八年(1118)为林灵素所陷诛死。  相似文献   

3.
目次一、宋本《杜工部草堂诗笺》(存第一卷至第二十二卷)二、明正德本《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残本)三、明嘉靖本《集千家注批点补遗杜工部诗集》四、清康熙本苦竹轩《杜诗评律》  相似文献   

4.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担省》末联:“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对其中“努力”一词,《钱往杜诗》、《杜诗镜检》等书无往,盖以为其义训平常易任,无需作注。《杜诗评注》卷十注云:“沈文帝乐府:男女居世,各当努力。”以古释古,仍使人不得要领。今人多按现代汉语中“努力”(用力、勉力、尽力)之义理解之。如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释日:“出句是说,分手不宜过多伤感,我们应各自努力,珍重前程。”(第528页)1986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杜诗鉴赏》亦写道:“今后还是各自珍重、各自努力吧!”(第3…  相似文献   

5.
晁补之,字无咎,晚年自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能诗文,有《鸡肋集》七十卷;亦工词,今存《晁氏琴趣外篇》六卷.生于仁宗皇祜五年(1053),徽宗大观四年(1110)秋末,卒于泗州官舍,年58.时苏门学士中的另一位——淮阴张未正在陈州,闻讣大恸,为制《祭晁无咎文》(《张右史文集》卷四十五),并另撰《晁太史补之墓志铭》(《琬琰集删存》卷二),详述晁氏身世生平,元·脱脱等修《宋史》时,于主要行迹即依据张文叙次,再参照其他宋人有关笔记,谱成补之本传(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六).不过,上列资料颇有失误之处,后人不及细察,乃辗转引用,致生鲁鱼  相似文献   

6.
<正> 一《目知录》的作者,是顾炎武。有关顾氏的生平,读者可参读《清史稿》卷481《儒林传(二)》中的顾传和全祖望《鲒埼亭集》卷12中的《神道表》。近出书中,有本书著者所著《顾亭林与王山史》中顾氏的《新传》,可供参读。根据《导读丛书》编委们的意见,《导言》重在一个“导”字,对作者生平及著述的版本等,不宜写得过分冗长,故谨遵此旨,将顾氏生平概括写出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阙里颜太史真稿》是清朝颜光献的时文选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将该书归到经部四书类(见经部四书类第三五一八种书),这是极不妥当的。颜光猷,字秩宗,号澹园,颜子六十七代孙,康熙癸丑科(1673年)进士,选庶吉士。著有《易经说义》二卷,《澹园文集》二卷,《水明楼诗集》六卷,《水明楼制义》二卷。《颜太史真稿》即《水明楼制义》,二卷二册。前册书刊刻于康熙甲寅年(1674),是颜猷的同学诸子评选,他的胞弟颜光敏(字修来,康熙进士)参订。书名题签为《颜澹园藏  相似文献   

8.
吴自牧小考     
《梦粱录》是非常有名的宋人笔记。清初学者王士祯《渔洋文略》中有《梦粱录》跋语说:“《梦粱录》二十卷,不著名氏。”乾隆四库馆臣谓王士祯所见抄本,脱掉了作者吴自牧自序,故不知也。检《永乐大典》所引,“条条皆题自牧之名,与此本相合。”确定作者为吴自牧无疑。然而,“自牧,钱塘人,仕履未详。”(均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梦粱录条)钱塘人仍据《梦粱录》自序末署“钱塘吴自牧书。”《中国人名大辞典》吴自牧条只写“宋钱塘人,有《梦粱录》”八字。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吴自牧条同样说“生平亦无考。”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标点本《梦梁录》的“出版说明”也说:“吴自牧,宋代钱塘(即今杭州市)人,生平已无从查考。”可见二百年来,吴自牧的生平并无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在杜诗研究史上 ,王夫之是位重要的批评家。王夫之继杨慎之后又一次批驳杜诗“诗史”说 ,并且对杜甫人格器量提出质疑 :“杜又有一种门面摊子句 ,往往取惊俗目 ,如‘水流心不竞 ,云在意俱迟’ ,装名理为腔彀 ;如‘致君尧舜上 ,力使风俗淳’ ,摆忠孝为局面 :皆此老人品心术学问器量大败阙处。或加以不虞之誉 ,则紫之夺朱 ,其来久矣。”(《唐诗评选》卷二杜甫《漫成》评语 )在《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有针对杜诗而发的诸多不同流俗之论。但王夫之并没有怀疑杜诗的成就和地位 ,更不是杜诗否定论者。这从《唐诗评选》中可以…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全明词》(2004年第1版)收录陆容词12首,“小传”谓陆容:“有《式斋集》三十七卷,词杂厕诗集中。惜阴堂裁为《式斋词》。”(第1册,第360页)编者注:“以上《惜阴堂丛书》朱印本《式斋词》。”(同上,第362页)其所辑陆词未尽全功。现从陆容笔记《菽园杂记》中辑得二首。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10册)丙签卷五引陆容《菽园杂记》忆往事:“予未第时,未尝作诗余,天顺己(‘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作‘巳’,误。见四库全书第1041册,319页)卯赴会试,梦至一寺,老僧出卷求题。予为一阕与之。既觉,犹记其半,云:一片白云/人留不…  相似文献   

11.
土尔扈特蒙古武装起义,东返祖国始于何时,中外史载颇不一致。本文拟对此试作考析。起义始于何时的记述,按公历言,大体上可分为二说。一七七○年十二月说(亦即乾隆三十五年十月说)。此说首创于七十一(椿园)之《西域闻见录》,该书卷六《土尔扈特投诚记略》载:“时乾隆三十五年,天气温和,十月中旬,河水不冻,乌(渥)巴锡不能  相似文献   

12.
吴乔,又名殳,字修龄,江苏昆山(一作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约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前后。他是明清之际有一定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工诗,生平作诗千有余篇,然多不传,今存《舒拂集》。其论诗之作,有《围炉诗话》六卷、《西昆发微》三卷。《清诗话》辑录《答万季禁诗问》二卷,其内容多与《围炉诗话》相重。吴乔与同时代的冯班(1614-1681)、贺裳(生卒年不详)是学诗好友,《围炉诗话》自序说:“一生困厄,息交绝游,惟常熟冯定远班、金坛贺黄公裳,所见多合。”且曾自谓贺黄公《载酒园诗话》、冯定远《钝吟…  相似文献   

13.
《宜兴年鉴》至今已公开出版16卷。从第11卷至第16卷,《宜兴年鉴》一直是全省在当年出版最早的县(市)级综合年鉴。在全国年鉴中,出版时间也是比较早的。1999年,在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评比中,《宜兴年鉴(1999)》荣获“综合一等奖”;2001年,《宜兴年鉴  相似文献   

14.
《随园诗话》,[清]袁枚撰。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乾嘉时期著名诗人、诗论家,论诗主张"性灵说",著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等。《随园诗话》二十六卷(其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近两千则,约三十万字,卷帙之富,影响之大,有清一代,诗话之作,无能出其右者。近读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随园诗话》一书,该书是吴兆基、武春华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中之一种,此为选译本,较有特点。笔者阅读时,发现本书在校勘、标点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今就所见,一一指  相似文献   

15.
储光羲佚诗     
中华书局 1988年陈新点校本宋释惠洪撰《冷斋夜话》卷二《稚子》条云 :“老杜诗曰 :‘竹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并母眠。’世或不解‘稚子无人见’何等语。唐人《食笋》诗曰 :‘稚子脱锦绷 ,骈头玉香滑。’则稚子为笋明矣。赞宁《杂志》曰 :‘竹根有鼠 ,大如猫 ,其色类竹 ,名竹豚 ,亦名稚子。’予问韩子苍 ,子苍曰 :笋名稚子 ,老杜之意也 ;不用《食笋》诗亦可耳。”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初抄本 ,宋方深道辑《诸家老杜诗评》卷五《僧惠洪〈冷斋夜话〉十二事》此段引文 ,文字微异。所引杜诗见《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宋吴撰《五总志》云 :“老…  相似文献   

16.
《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全唐诗》卷三十七有王绩的《田(一作山)家三首》,题下注:一作王勃诗。《文苑英华》卷三一九也将《田家三首》收在王绩名下,则知宋人对这三首诗为王绩所作并无疑义。而明铜活字本却将此三首诗归在王勃名下,从此,《田家三首》之归属始有两说。《全唐诗》收此三首诗在王绩名下时虽注“一作王勃诗”,但卷五十六王勃名下未收,其倾向性亦很明显。可明确断定《田家三首》是王绩作,因诗的内容风格正合王绩之生平思想及生活情趣。《唐诗纪事》卷四王绩小传云:“大业末,仕为六合丞,嗜酒不任事,因解去……以《周易》、《老子》置…  相似文献   

17.
对于罗隐的生卒年 ,史料记载也有分歧。宋薛居正《旧五代史·梁书》卷二十四 (列传十四 )载 :“年八十余 ,终于钱塘。”计有功《唐诗纪事》也云 :“年八十余 ,终余杭。”《吴越备史》卷一、《浙江新城县志》卷十四“人物传”、《浙江通志》卷一百七十八“文苑”中则称罗隐“卒年七十七”。《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华书局 1992年版 )“罗隐”篇中注明其生卒之年为“833~ 910”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学史》亦如此标注。然而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出版社 196 3年版 )、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相似文献   

18.
容肇祖的《冯梦龙的生平及其著述》(岭南学报第二卷第二期)和谢巍的《冯梦龙著述考补》(《文献》第十四辑),以及易名的补正等(见《文献》第二十四期)文章都对冯梦龙的全部著述进行了考补,近来笔者复得二则冯梦龙著述佚篇。《纲鉴统一》三十九卷论题二卷,作者署名:古吴冯梦龙犹龙父辑,男焴参阅。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在一九六二年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会前,写过一篇简略介绍王嗣奭和他的《杜臆》稿本的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周刊上,当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杜臆》原稿影印本,由顾廷龙同志写了前言,着重介绍王氏生平和此书稿本的情况;次年出版了排印本,由我写了前言,着重分析此书的思想艺术,后来,寓居澳门的曹树铬先生作了《杜臆增校》一书,在香港出版。这些,使王嗣奭其人和《杜臆》其书为国内外研究杜甫和杜诗的人所  相似文献   

20.
胡士莹先生《话本小说概论》第八章《宋元以来官私著述中所载的宋人话本名目》第四节《<也是园书目>著录的宋人话本名目》云:“《湖海奇闻》二卷:《宝文堂书目》子杂类著录,大约是传奇一类。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小史’类著录作五卷,并注云:‘余杭周礼德恭著,聚人品、脂粉、禽兽、木石、器皿五卷灵怪七十二事。’”其实,《湖海奇闻》是明人周礼的作品,列入宋人话本是根本错误的。它由于《也是园书目》编者钱曾(清初人)的误定,使清后期姚燮也跟着错了,姚燮在《今乐考证·缘起·说书》里不注出处,实则照抄《也是园书目》。明末建阳书坊刻本《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中《皇明人文》卷十八《隐居静轩》载:“周礼字德恭,余杭县人。幼习举业,累科不第。遂隐居,以著述为事。已而援例赐其冠带荣身,自号其所居曰静轩。尝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