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维护国家主权论、力争世界和平论、倡言国际平等论三个方面,对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外交思想作了较全面系统地比较。认为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外交思想,采取了一种科学的、合理的态度,既继承和借鉴了其适合时代特征的思想因素,又根据时代特征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均非常宏富与庞大,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二者各自思想的研究都已很广泛和深入,近年来把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论述也有所增多,但把他们的哲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见。有鉴于此,文章试将孙中山的"世界进化论"与毛泽东的"唯物自然观"进行比较分析。文章从孙中山的"太极生元说"、"体用论"、"生元有知说"与毛泽东的"科学实践观"、"辩证法"、"反对主观主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孙中山、毛泽东的思想比较研究领域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提出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设想起源于孙中山。为了预防资本主义,孙中山从主观社会主义出发,提出了“避免论”。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为方法,将批判、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建构了新的理论架构,即独具特色的“超越论”,使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毛泽东关于坚持生产力标准与坚持共产党在政权中领导权的思想是东方落后国家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流、法制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了初步探讨 ,认为清朝专制制度的极端腐朽是孙中山法制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思想基础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源头活水 ;孙中山法制思想体系主要由民权主义、五权宪法、权能分治论三部分组成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立论基础 ,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 ,权能分治论是孙中山法制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与毛泽东都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认为教育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倡导教育兴国,主张教育机会均等,实行民众的普及教育;都强调立志报国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主张进行爱国教育、修身教育、启智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和社会实践的教育方法改革等。但两人教育思想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孙中山关注的往往是上层士大夫有识之士和有为青年,而毛泽东关注更多的是贫苦工人和农民;孙中山更侧重西方自然科学和军事训练等内容,而毛泽东则更多的是让下层贫苦民众"写得、算得"以及唤醒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反抗精神等。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而且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做出了新颖独特的四大理论贡献:(一)中国现代化目标──振兴中华论,他是这个口号和目标的最早倡导者。振兴中华论体现了把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复兴意识统一起来的现代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二)中国现代化纲领──三民主义论。其本质是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的,其闪光点在于探索一种趋向于人民主体论的中国现代化模式,以求超越资本主体论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三)中国现代化道路──自主开放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首倡者,他要求把对外开放的全面性与独立自主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四)中国现代化文化──综合创新论。他主张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吸收中国传统的母体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之精华,综合创造中国新文化。“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这是20世纪前期、中期、后期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三位巨人和三面旗帜;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继承了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精华,扬弃了他的历史局限和思想局限,终于使世纪之交的中国迎来了现代化的关键期、起飞期。  相似文献   

7.
文艺育德论,作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理论。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育德思想,对毛泽东的文艺育德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把毛泽东文艺育德论推到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本文试通过结合对马恩文艺育德观点和思想的辨识,对邓小平文艺育德论的立论基石作简要分析探讨,以作为理解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艺育德论,作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说的理论。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育德思想,对毛泽东的文艺育德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把毛泽东文艺育德论推到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本文试通过结合对马恩文艺育德观点和思想的辨识.对邓小平文艺育德论的立论基石作简要分析探讨,以作为理解邓小平文艺育德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新在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本文把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支撑点,概括为“三个面向”论、“两个尊重”论、“教育方向”论、“四有”论。此四论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教育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辛亥革命,他仔细研究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对辛亥革命给予极高的评价。在毛泽东著作中,多处论及辛亥革命的问题。毛泽东的许多著名著作,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矛盾论》等等,都提到了有关辛亥革命的问题。特别是195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毛泽东发表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先生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篇目选介     
陈天权《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开放性和民主性——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1) 童文《毛泽东教育思想永放不芒——纪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孙中山的进化思想,采取了文献解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其进化思想的研究,明确了孙中山进化思想的渊源及其对社会历史观的主要看法。孙中山进化思想的渊源主要包括达尔文与赫胥黎的进化思想、中国古代变易思想以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孙中山对进化论进行了吸收与改造,并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形成“突驾”说与“互助”论,认为“互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道德思想进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三民主义的阐述王未强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精髓。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重新加以解释后,对国共两党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蒋介石对革命的背叛、篡改和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于是,正如国共两党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政治协商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政治协商思想内容丰富,包括政治协商必要论、主体论、客体论、形式论、方法论、机构论等。毛泽东政治协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政治协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伟人,他们分别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二人都曾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孙中山晚年提出"以俄为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主张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走俄国人的路.可见,俄国对两人的影响之深,同时也表明了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借鉴、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早在1956年毛泽东即指出,孙中山先生“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政治思想方面有益的东西是什么?这是致力于孙中山研究的学者们多年潜心研究和思考的重要理论课题。《孙中山政治学说研究》一书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该书由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邵德门教授主编,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在积贫积弱的中国革命时期,无数仁人志士对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和策略进行了探索,唯有毛泽东以矢志不渝、笃行不怠的探索精神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和科学的革命策略即“统一战线”策略。毛泽东将这一策略运用到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和所有爱国人士的团结问题上,成功地解决了革命力量问题和团结问题,形成独具一格的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继承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合纵连横”的军事策略,形成发展于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过程中的丰富实践斗争经验。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蕴含,是包涵统一战线实质论、统一战线联盟论、统一战线领导权论、统一战线策略论、民主党派论在内的科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掌握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蕴含,挖掘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当代价值,对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识到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他们都重视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土地思想在土地的所有制和实现的途径上各不相同.孙中山主张实现土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分配给农民使用.毛泽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初期,他引导中国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邓小平土地思想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前提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三位伟人的土地思想各具时代特色,他们对土地问题的探索,犹如一根主线,贯穿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人本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厚重历史文化资源;近代文化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毛泽东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对深入理解和践行"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再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思想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再论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思想动机张继昌在《对建国初期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思想动机的探讨》(见《浙江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一文里,笔者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就设置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悬念,以及毛泽东接受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