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画超市     
岸柳,本名郝永安,号青源斋主,1963年2月生于河北栾县,1980年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在军旅生活时开始潜心书法艺术研究。创作,作品被众多报刊,杂志以及书法集刊登和收录。先后在国际国内各类书法大赛中获奖120余次。岸柳研习硬笔书法的同时,亦钟爱毛笔书法与篆刻艺术,更注重文、史、哲、美及其他姊妹艺术知识的汲取,以提高字外功夫,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创作风格从而软硬兼融,互取所长,各出新意,他的书法作品有的配诗,有的附以创作感言,有的附随想,畅想,这种书法与诗文相结合的形式,是岸柳个人书法生涯中的一种新的尝试,也给人以意境美的丰富联想。“情思的流露,意境的深透,内容的隽永,传统与新意的有机结合”是岸例的艺术创作观“拙诚求艺,素朴为人”是其座右铭。岸柳诚愿与书道师友相互交流,敬请姊妹艺术方家赐教 (电话:0315-7124484  相似文献   

2.
平时经常听一些藏友念叨:好字不如烂画。出自同一名家之手的画和书法作品,非要二者选其一的话,其宁可选择稍差一点的画,也不会选择好的书法作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过去,我也常受这一观点的影响,与许多名家书法擦肩而过,如今深感遗憾。几年前,一位多年不见的儿时玩伴回家探亲。他知道我喜欢收藏,便主动提出,要将自己家中一幅谢稚柳老先生为其创作的精品书法作品,赠送给我作纪念。闲聊中得知,谢老先生不仅书法写得很好,而且绘画水平也很高,更重要的他还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收藏鉴定家,是国务院文物鉴定委员会五人小组成  相似文献   

3.
《公关世界》2016,(11):123-125
把书法作品理解为生命的形态,是古代书法理论的重要内容。以生命来譬喻,重在说明书法同生命一样,既有形体相貌,也有声气、精髓和心灵。在时间的纵向坐标上,书法的精气神则会呈现出应有的青春气象、盛年风貌和苍老景况。  相似文献   

4.
书法之页     
阿卜杜·哈基姆·易卜拉欣是一位勇于追求、大胆创新的阿拉伯书法家.他博采众家之长,熔库法、巴士拉两大书法流派于一炉,集书法、绘画、图案造型于一体,构思巧妙,表现手法新颖别致.他的书法作品具  相似文献   

5.
虚实的观念和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本文从虚实观念来源入手,解析了书法中的虚实的含义,并从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两个方面,阐述虚实理论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对欣赏书法作品和从事书法创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70岁的书法家冯家寿,有“古‘寿’汉字艺术家”的美称。他用近半年时间,写出一万个不同风格的“寿”字,并组成了一幅长150米、宽1.3米的巨幅书法作品——《万岁》,打破了书法长卷作品的世界纪录。2002年10月,他致信英国吉尼斯公司中国总代理——辽宁教育出版社,为书法长卷《万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7.
1993年,我离开教育岗位,加入了退休的行列。人老了退下来,这很正常,重要的是顺应时代潮流,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让晚年生活过得平安而踏实,我决计在艺术的海洋里好好徜徉一番。学习书法是我泛舟艺海的第一程,也算是先习习“水性”吧。我报名参加湘乡市书法学校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楷书入手,行、草、隶、篆五体皆学,还学了一点书法史。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我的书法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尔后,又参加了市老龄书画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常年坚持自学,习作还参加过市里举办的书画赛展。市里选编《湘乡老年书画集》,我的…  相似文献   

8.
寇学臣别署品墨斋主,1969年生.河北青龙县人。199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2001年毕业于首都师大书法硕士研究生班。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为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理事,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系河北省第九届青联委员,石家庄市桥西区政协常委。十余年来,潜心钻研书法艺术,软笔与硬笔兼施,理论与实践并进,五百余幅(篇)书法作品和理论文章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书法》、《中国钢笔书法》等刊物发表,十几次在全国及国际书法大赛或学术研讨会中获奖。参加编写河北省中小学《写字》试用课本(10册),出版有《书法涉步》、《书法教程》、《硬笔书法教程》,《宋词三体字  相似文献   

9.
《现代交际》2014,(8):F0003-F0003
学习书画三十余年。现为中华清风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风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中国囊阳米芾书会、第三届新人新作展、中央部委联合大展,曾获得《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铜奖、全国龙脉杯大赛银奖、首届吉林省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吉林省书法艺术精品展二等奖等。  相似文献   

10.
吴东威 《老年世界》2009,(17):26-26
古往今来,大凡想要提高自己的书艺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注重字内功的勤学苦练,从而先精后博,掌握书法的技巧,提高驾驭笔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缘来 《公关世界》2015,(2):94-95
收藏书法作品应该有明确的思路,收藏和投资都是有层次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目前达到的学识、判断真伪的眼力、承受风险的能力,来决定收藏的层次。和所有艺术门类一样,书法收藏或者欣赏都有共同的规律,就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大的鉴赏家,几乎都是从收藏近现代书法起步。因为古代离得远,收藏者和古人对话,需要很扎实的基础和知识。比如收藏王铎的书法,需要了  相似文献   

12.
《公关世界》2016,(14):62-65
目前的各类大型书法展览中,展出的多是大幅作品,巨幅作品也不少见。事实上,书法作品从明清以来以大幅竖式长轴居多,主要为适合古代的房屋高度。当代书法创作延续这种传统,恰好适合了现代的展厅模式。这类作品通常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但并不太适合一般的家居张挂。然而在为展览而创作的惯性引导下,许多书法家也已经习惯于以大幅作品示人。  相似文献   

13.
刘艺先生是一位集书法组织、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于一身的中国书坛风云人物。他的书法精于今草及章草,并擅行、楷、隶诸体。法度严谨、风格清健秀逸,洒脱自然。他的作品先后入选历届全国书法展览,又曾参加香港“中日书法交流展”、东京“中日代表书法家展”、台湾“当代中国书法精英展”、温哥华“当代中国画名家展”等国内外大型书法展览。  相似文献   

14.
论书法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不怎么好,还不如我写的",这是因为他们不懂"书法语言".不懂书法语言,当然不知道书法在讲述什么,也就理解不了书法作品的内涵.所以,学会书法语言是学好书法的根本.书法艺术是线条和造型艺术,书法语言是通过线条和造型的变化来表达的,线条的轻重、疾涩、浓淡、节奏、速度、虚实、章法的变化都是书法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吴东威 《老年世界》2013,(12):45-45
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是线条的艺术。古人为了掌握千变万化的线条和精妙的结字,无论是“精”深“博”大,都为后人作出了良好的楷模。书法字内功的“精”与“博”两者都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学书临池既要重点突破,又要四面出击。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字如其人”“字是人的脸面”。不少老年朋友退休后,喜欢学习书法,但又苦于写不好。究竟如何才能写好字呢?临摹是其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炎黄世界》2011,(6):28-29
吴南生同志是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他在从政之暇,爱好书法创作,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上追王羲之、王献之,并融合祝枝山、董其昌、傅山、王铎等名家精髓,参合己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杜甫所谓“书贵瘦硬方通神”,用来解读吴南生的书法艺术,是较为贴切的。本刊这次选登了吴南山同志近年的几幅书法作品,特别是年近九十时期的力作,可以直观地了解他虽然年岁大了,但写起字来仍然“力透纸背”,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功力与涵养。  相似文献   

18.
张建华,字伯石,江西丰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江西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南昌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南昌逸仙书画院秘书长。其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赛中入展、获奖。并出版、编著了《中国篆刻百家张建华卷》、《名碑名帖集字锦言孙过庭草书》等专著。  相似文献   

19.
书法家李发胜,字涛声,号太山道人,斋名“苦心斋”。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远东中华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名誉主席,山东炎黄书画院副院长。曾在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李发胜的书法作品用墨浓淡相宜,体式旷达严谨,笔法纵横飞动,内容丰富厚重,立意新颖脱俗,一种阳刚大气扑面而来。没有激情便没有风格,没有风格便没有生气;这是书法艺术真谛。李发胜生于历史苦城泰安,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13岁便正式拜师求艺,他先后叩拜于山东书法名家金芬先生和魏启后先生,后进京拜书法大师王遐举先生为师。他师古好今,博采众家,锲而…  相似文献   

20.
默翰 《公关世界》2010,(6):59-59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志平,是位颇有实力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曾入选《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家鉴赏》并被该委员会授予“当代书法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草书《白居易诗》被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授予石家庄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多幅作品被收录入《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他曾出版过个人专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