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阿切尔认为自由是独立于爱和责任的孤立存在,这种对自由的抽象的理解使她落入婚姻的陷阱,从天真的状态坠入经验的痛苦,自由反而变得遥不可及。最终,伊莎贝尔从自己的挫折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并通过自我牺牲、付出关怀,踏上了返回自由之途。文章通过分析伊莎贝尔追求自由的历程,批判了抽象看待世界的思维,揭示了作品所呈现的关于自由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约翰.厄普代克声称在其小说《S.》中要试图改善女性形象并力图展示女主人公所取得的独立性。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文本,可以发现尽管女主人公萨拉逃离了家庭陷阱,有追求精神自由、经济平等和经济独立的意识,但是已经内化的父权思想使她潜意识里自始至终都有一种对男性及外部世界的依赖心理。从她在阿汉特避居地受骗的经历和她最终的生存状态来说,厄普代克并没有将女主人萨拉.沃思刻画成一位真正独立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莎菲是受"五四"革命影响而觉醒的新女性.她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存在的意义,义无反顾地追求"人"的权利与"人"的爱情;然而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下,这却成了一种悖论.这是一种觉醒的痛苦而非快乐.莎菲"女性"性别的自我发现,让她对男性中心进行了大胆的讽刺与戏弄,虽然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这种牺牲式的觉醒却实在地充当了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当女性主义者还在为女性的不公正待遇向男人讨伐时,她已经超越了这种局限,创造了个性鲜明的角色,从而在文学作品中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女性要独立自主,男性也要卸下重负.她反对敌视男性,主张男女共同努力追求一种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嫦娥奔月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异数。现在看来,嫦娥这个千百年来受人诟病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做是女性背弃世俗追求自主独立的特例。毕飞宇的中篇小说《青衣》中的筱燕秋自比嫦娥,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却难逃所处时代、男性欲望、世俗生活对她的羁绊与限定,这就注定了她悲剧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女作家纷纷拿起笔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思索女性历史、现实命运,构建女性理想世界。这其中的代表者是张洁。她创作了许多表现女性经验、关注女性问题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洁女性意识的演变和她对女性理想的执着。尽管她爱到失语,她对男性的呼唤、对女性的寻找回归都有一个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但其独立的、先进的女性意识和对女性理想的追求,自始至终没有变化,即使有变化也是张洁对理想坚守的另一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7.
女性问题一直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所关注的问题,她的作品中的女性为自己的独立不断进行抗争.在她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中,她以独特的形式--沉默,来体现出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行为的解读.为读者展现出一位不被男性所主宰,有着独立意识的新女性.  相似文献   

8.
埃伦·奥兰斯卡是伊迪丝·华顿代表作《纯真年代》中的女主人公之一。本文浅析了埃伦.奥兰斯卡夫人在老纽约上流社会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和最终的悲剧命运,旨在揭示埃伦是一个追求自由,向往独立的新女性。然而有着这样先进思想的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也注定是个悲剧。因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缺乏自由独立最根本的要素一一经济基础。因此,埃伦的这种自由也只能是虚幻的,是一种空谈。  相似文献   

9.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于1899年创作的小说《觉醒》通过描述女主人公艾德娜.庞蒂利埃的几个层面的“觉醒”,努力塑造了一位要求个人自由、敢于表达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敢于表达女性自我意识的“新女性”。然而,艾德娜的这些顿悟只能被看作是一种勇敢却痛苦的历程,远没有达到“醒”的目标。在寻求女性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她的许多梦想一个个地破灭,让她认识到,作为一位女性,现实中许多事情都超越了自己能够掌握的界限,她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她自己,最终迫使她彻底放弃自己的所求。作为一个创作和思想观念均先于时代的“新女性作家”,凯特.肖邦错误地选择了《觉醒》创作主题的时机,她的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探究是她同时代的人们无法给出满意答案的,也是她自己无法获得答案的。  相似文献   

10.
苏青的写作是真正独立于男性话语的女性写作,对女性自身以及性的关注使她的文学创作迎来了一个真正的女性话语时代。尽管女性人格独立的问题苏青没有能够解决,但她的文学创作已具备了典型的女性主义特征,这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