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社区》2009,(10)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并详细阐述的重大治国方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基础首先是构建和谐社区。党的十七大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这一基本方略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必须依法行事,根据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社会的各项事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首先,二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法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次,二者存在辩证关系,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结果。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必要既要重视既要重视和谐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又要重视法治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法治手段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治国方略,这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而如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的重要意义,并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依法治国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战略目标和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促进和保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要孕育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9,(9)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并详细阐述的重大治国方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基础首先是构建和谐社区。党的十七大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对城乡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工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是研究和创新和谐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及社会的关系,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概念的厘清是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通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总结和再认识,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阶段属性、科学理论、理想状态,也是一个实践方略和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是孙中山解决政治问题的出发点,他把社会问题提到了政治、经济乃至所有历史活动的中心位置,并详细地设计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方略。但是,他的和谐社会思想在当时难免显得理想化,无法实施。其智慧之光照耀当代,对于我们目前认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文化是和谐社区的灵魂。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社区为切入点,在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原则、措施,均涉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对于解决目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题中应有之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社会基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必须是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内在适应性。构建和谐四川必然坚持走法治之路,必须要求依法治国、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理念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四川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德刑并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当前我国的治国方略,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德治的紧密结合.道德建设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社会成员,在治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德治是完全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既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又继承和发扬了我党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优良传统.实施"以德治国"不会影响"依法治国",也不会导向"人治".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有力保障,而和谐高校的构建又对依法治校提出新的要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法制宣传,倡导自觉守法;狠抓法德并举,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实现依法治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努力建设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村民现代素质的培养。在我国农村法治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平衡而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提高村民的法律素质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村民法律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村民法律素质是人们对法律知识掌握的体现,村民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我国法治建设成效的标尺。提高村民法律素质必须创新培养模式,营造学法用法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5.
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在理想国、哲学王或贤人政治、为政以德等方面有同有异。孔子的思想带有更多的现实性,是建立在以家庭本位基础上的、以人伦道德为统治手段的等级社会;柏拉图则是想建立以国家本位、以国家道德规范为统治工具的、毫无流动性的等级社会。他们的思想虽有闪光之处,但也对后世的专制和极权主义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扩大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并把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重点工作。鉴于此,本文旨在对我国农村法治建设仍然存在农村法治主体,农民法治意识落后,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缺陷,健全农村法治机制,加强司法救济以及司法公正现象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出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在法治不健全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法治视野的缺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现代法治为基础,道德规范不断进入法治领域并成为法律规范,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法治文明时代,法律与道德互动的一种趋势。但是,推动法治实现实然和应然两种状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避免道德降低为法律,也是道德建设重要的价值取向甚至是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次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道德的继承与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证了以德治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进步,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正确选择:依法治国,有其发展的必然根据.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 ,是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之一和重要的推动手段之一。本文试从这两方面来探讨以德治国与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