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8年常熟市服装城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流动人口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在流入地的生活形态、社会融合度等进行分析。从流动人口在当地生活适应情况、社会活动参与情况、与当地人交往频度、对当地新闻的关注程度、居留意愿和身份认同感等六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常熟服装城流动人口总体社会融合度偏低,居留意愿表达不强烈,其中暂留人口比滞留人口社会融合度低,说明居留时限是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分析了不同等级城市下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感、生活差异与居留意愿.研究发现:城市等级越高,认为自己是本地人的比例越低;伴随着城市等级的下降,支出收入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小城市往往存在生意不好做、难以找到稳定工作、收入太低的困难,大城市则存在购房难、子女教育难的困境;一线城市中流动人口选择在本地定居的比例最高.此外,在影响居留意愿的诸多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在大城市能够提高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但是在小城市中起到的是抑制作用.因此,为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新型城镇化战略应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异质性,因地制宜,才能吸引流动人口留在本地.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他们对于自己是否在城市居留的意愿却不明确或者感到困惑,这其中有各种因素在影响着他们的去留。文章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居留意愿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全面综述,以了解目前对流动人口在城市居留意愿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不足之处,为全面的深入的分析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留意愿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短期居留人口,长期和永久居留的流动人口男性人口比重更高、已婚人口比重更高、经济型人口比重更高、队列年龄结构相对更加老化、居住形式更为常态化、职业类型更为白领化、知识化、经济活动更加创业化。同时,女性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留的强度高于男性,青年和第二代移民的长期居留的强度高于中老年人口,经济型流动人口特别是白领职业者的长期居留的强度高于其他类型流动人口,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强度越高。对不同流动人口群体进入城市后和城市之间所发生的动态联系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唐杰  张斐 《兰州学刊》2011,(2):95-98
文章运用“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对于流动人口在京居留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经济背景特征的影响则相对较弱。总的来说,当前人口流动趋于理性,在社会分层处于优势地位的流动人口更具有长久居留倾向,但仍然面临较大的社会融入困境。政府部门应当尽快着手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并为初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服务,并且将居留时间作为城市公共福利分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290个地市级2017—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中的流动人口个体数据,研究了政府环境治理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治理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变量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显示:政府环境治理能够有效消弭城市污染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负面影响;对于中老年人、男性、家庭规模较大、从事环境敏感职业、高学历以及高收入的流动人口而言,政府环境治理对其居留意愿的影响更显著;政府环境治理仅对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环境治理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提升了政府的管理规范性并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据此,政府应持续强化城市环境治理,打造健康宜居环境,改善居民健康状况,进而提升城市人才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王丽  原新 《天府新论》2016,(1):120-127
流动人口的心理融合,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社会融合的总体水平,也对新型城镇化进程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流动人口不同社会交往对心理融合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社会关系体系显著降低积极心理融合水平,本地社会交往体系显著提高积极心理融合水平;同质性社会交往因素的影响存在户籍、空间转化效应;此外,政府管理服务人员、村/居委会和房东的正向影响显著。拓展社区服务主导功能,丰富社会交往对象、提高本地人邻居比例,是促进流动人口积极心理融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
宋全成  张露 《东岳论丛》2023,(7):158-168+192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研究显示,当前青年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以租购房为主。“历史时空中的生命”,即个体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对青年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购房概率是:80后优于90后,出生地点的行政级别与购房概率正相关;生命历程中的“个体能动性”因素即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就业单位性质,“相互联系的生活”即社会网络、“生命的时机”即婚姻和流动,都与青年流动人口的购房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为促进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中购房或租房,实现青年流动人口的市民化,需要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继续实施房价调控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户籍制度引致的城乡二元结构让灵活就业流动人口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也给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带来困难。区别于既有研究侧重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政策和制度的调整,并基于经济融合、心理融合、社会接纳三个社会融合的维度,我们对浙江、四川进行了专项调研,分析了灵活就业流动人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愿不高的原因,发现缴费能力低、城市归属感不强、就业地政策排斥是制约该群体在城市长期居留和养老参保的主要因素。为此,政府应着力提升该人群的个体人力资本,搭建社区交流平台,拓宽其社会融合的意见表达渠道,进而推动养老保险扩面服务。  相似文献   

10.
破除医疗保险制度“属地化管理”限制,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医疗保障权益,进而提高其居留意愿水平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文章基于2016—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构造截面数据双重差分模型首次识别了医疗保险跨省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改革对农民工居留意愿影响的净效应。研究表明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水平,采用PSM-DID方法控制住潜在的样本选择偏误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可能的原因在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医疗保险的地域性和不可携带性,提高了农民工在流入地的医疗服务利用率,进而对其居留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对农民工居留意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新生代农民工,而对传统农民工没有显著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促进农民工向市民化身份转变,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相结合,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留居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通过促进流动人口创业、就业以及提高其在流入地的收入进而促使其留居。个体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强化了男性、非农业户口、已婚、身体健康以及高学历的流动人口的留居意愿;地区异质性结果指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流动人口留居的作用在东、中、西部县区无差异,人口规模越大的县区越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留人效应”,但一线城市的区县或因生活压力较大而抑制了外来人口留居。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人口结构转型以及优化劳动力配置的背景之下,文章为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促进流动人口留居提供了一定的微观证据,也为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流动人口的农民工社会融合是实现其市民化的必要条件,而职业化又是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前提。文章基于对陕西省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流动人口职业化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劳动合同等因素对流动人口职业化具有影响。其中文化程度和社区参与的影响尤为显著,反映了人力资本积累和社区融合程度对于职业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认为,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应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该注重职业化在解决流动人口劳动力市场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转变,但外出的各种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广州市流动人口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双变量列联表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外出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有影响和无影响两个群体的个人特征和迁移流动特征可知:是否生小孩、外出距离、居住地、职业是引起这一差异的重要变量,第一次外出年龄、外出打工时间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这一差异的出现.由此推知,外出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融入城市文明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生计资本理论,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5个维度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民工居留和落户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居留意愿远大于落户意愿。二者影响因素的共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的状况,差异体现在农民工自身长久利益的驱动等方面。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体现在经济条件优越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有更强的居留和落户意愿。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保障和社会资本的累积会增强农民工的落户意愿。作为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家承包地和宅基地的生计保障功能可以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但不利于其在城市落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保障农民工的自然资本以促使其安心落户城市,提升农民工的物质资本以实现其安居乐业,改善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以增强其城市生存能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以实现其在流入地的心理社会融入等。  相似文献   

15.
宋全成  封莹 《东岳论丛》2019,40(1):167-178
女性流动人口、尤其是青年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及影响因素,不仅事关国家的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事关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成败,是人口学、社会学应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但目前学界尚缺乏基于最新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国家卫计委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个人特征、婚姻生育、流动经历、性别四个维度深入分析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收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上四大因素均对青年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有着重要影响,能够较好地揭示青年女性流动人口收入问题及其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就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昆明市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已基本实现在城市的生存,经济融合状况相对较好,但由于居住条件差、收入不稳定、子女进入公办学校难或教育成本高,与本地居民交往融合程度较低,从而心理融合度处于较低状态。这说明,经济的融合并不必然导致其他层面的融合,经济融合、社会适应、身份认同之间并没有呈现依次递进的关系。在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融合过程中,经济层面的融合和制度的接纳最为重要,而与本地人的接纳互动关系不大,这说明,区隔型融合是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鸟鲁木齐市二道桥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留特征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城乡收入差距大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留城市的主因,大力发展南疆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是缓解城市流动人口压力的根本之策;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是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整体生活质量、减少城市社会问题的长远之策;改革当前少数民族大中专院校的教育模式,转变就业倾向,是有效降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失业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与流动人口中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不同,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北京工作的这一群体俗称"北漂")的社会认同具有独特性.以社会认同链这一分析框架,对"北漂"的社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北漂"对城市的发展和形象与自身的关系持较肯定的态度,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与市民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比较有限;与市民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感大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感.此外,"北漂"的社会认同受其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经历、与市民的交往情况、在北京的安全感程度以及受歧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浙江省流动人口社会效应的分析,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活跃的浙江流动人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迹象,其产生的众多积极社会效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文章还就流动人口通过诱发正式制度变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认为浙江流动人口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幅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流动人口是我国城市外来人口中的一个特殊边缘群体 ,他们的生活状态不仅反映了外来人口群体所面临的问题 ,而且也是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问题共同交织的结果。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取证 ,对宁夏流动人口最为集中 ,流动量也最大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和吴忠市的流动人口作了详细的分析 ,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上提出了今后宁夏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