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历史语言研究所创榛辟莽,开启了现代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典范。这一典范的生成与史语所的运作机制密切牵涉。初创阶段的史语所,对组织大纲不断进行修订,进而从制度层面规范了自身的发展。在研究组别的设置上,傅斯年因未能准确定位史语所的工作难度、人员选聘与经费支出等项,而使得研究组别的设置相当混乱,通过对研究方向与内容的反复调适,才最终形成历史、语言、考古三组并存的格局。史语所首创现代“集众研究”模式之先河,由“集体”从事个人难以完成的史料整理、语言调查与考古发掘等大型学术工程。同时,“集众研究”所获取之新材料,又为“个人研究”打开了无数法门,奠定了史语所学人群在现代学术史上的成就与地位。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与中国现代史学的科学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现代思想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和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治史方法的熏陶,傅斯年一生致力于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建立历史学,试图“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为了追求“纯粹客观”的历史学,他极力排斥主观,消灭自我,把历史学严格地限定在史料学范围之内。他还以史语所为大本营,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贯彻和传播其治史旨趣的专家学者,由此形成了一个以追求“科学”、“客观”的史学为目的,以整理、收集和考订史料为其内容,以“求真”和“务实”为其风格,具有强大声势和广泛影响的学术集团。傅斯年对中国现代史学科学化做出的种种努力,促进了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历史学自然科学化,他的失误也恰恰在于唯自然科学是尊,用纯粹自然的眼光看待并要求历史学。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走出“史料学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与傅斯年关系密切,且都十分重视史料,以考实为治史方法前提。学术界一般将陈寅恪视作“史料学派”,与傅斯年归为同类。其实,史学有其“史心”,陈寅恪与傅斯年方法相类,而治史精神大相径庭。傅斯年紧随胡适,将胡的“实证”史学精神臻于极致。胡适不赞同“民族主义”史学的提法,某种意义上也影响傅,而陈寅恪昌言民族本位,其终身史学行走,乃胡适、傅斯年史料学派之别途。他走出了史料学派。陈寅恪既是一个热望人格尊严独立的自由者,又是一个强求历史更新再造的传统人,以勇猛的精神一身而兼双任。他不是旧模样的“中体西用”者,而是别具现代性的“新体西用”者。  相似文献   

4.
趋新反人旧:傅斯年、史语所与西方史学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文史哲》2008,3(3):24-42
20世纪前期的世界史学正处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过渡的前夜.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危机四起,针锋相对的批评质疑之声遍布欧美各国,新史学的崛起已不可遏制.达到巅峰的欧洲汉学也非语文考据派一枝独秀,同样孕育着变革的因素.法国汉学内部分化出以葛兰言为首的社会学派,主张社会科学化的美国中国学也正处在上升时期.成立于1928年、由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虽苦心孤诣孜孜以求接轨国际新潮,却误引兰克史学为同道,追步欧洲汉学,阴差阳错地融入西方传统史学之末流.西方实证主义史学的些许影响也未能使傅斯年摆脱兰克史学的支配.当时学术界努力趋新求变,但时新史学与兰克史学的学术时差缺乏明确意识.傅斯年及史语所受此制约,面对西方史学的新旧潮流取舍失当,以致走上一条与现代学术趋向逆行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5.
刘召兴 《云梦学刊》2006,27(6):14-20
学界多认为,学术见解的歧异是傅斯年与顾颉刚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时期产生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实际上,治学异趣在这一冲突中的“份量”究竟有多大,却值得考析。从北大国学门到中山大学语史所再到中研院史语所,其旨趣是一脉相承的,疑古思潮并非这些研究机构的集众旨趣,而“疑古”的顾颉刚却多参与其中。同时,后来竖起“史料学派”大旗的傅斯年,其早年学术性格恰在“疑古”与“考信”之间,他由疑古转向考信,可以说是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发展,不必有意与顾颉刚立异,更何况顾颉刚学术思想之发展也是“始于疑,终于信”。  相似文献   

6.
孔祥成 《河北学刊》2003,23(1):179-184
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作为现代学术的一个重镇,其学者向以“史料学派”而著称。在国家罹难、民族受侵的多事之秋,他们各以其长,用“心力救国”,从不同侧面、层面在学理上为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寻找深层的精神资源支持。于是,就有了“抗战史学”。本文即以《史语所集刊》(1931~1945)为线索,借以探讨史语所与抗战史学的关系、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7.
傅斯年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他创办了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亲自主持工作。在傅斯年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学术宗旨指导下,史语所分为历史、语言、考古和人类学四个组,很快选定了研究课题,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史学家傅斯年所提出的重视史料以及处理史料的比较与互证方法,具有代表性。傅斯年的史学理论尤其是他的史学方法论,在网络史学时代仍然具有适用性。把傅斯年的史学方法应用于网络史料的比较互证与解读上,并进行新的解读,可以为网络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欧阳哲生 《文史哲》2011,(6):112-127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民国时期历史、语言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备受国际学术界关注。通过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报告》以及书信、回忆录和史语所出版物等相关材料,可对该所前期(19281949年)的工作方针、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学术工作和学术成果作一系统考察。史语所的创建和发展反映了现代学术企业成长的要求,其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既与傅斯年的领导有方密不可分,又充分证明了现代学术体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陈垣和傅斯年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的两位史学大师,其治学风格有异有同。他们一重“土法”,一用“洋法”,但都以史料为治史的基点,以发扬民族文化为治史的理念,留下了丰富的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1.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史学上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史学上的贡献张书学傅斯年是我国现代学术界一位富有个性的学者。他终生徘徊于政治与学术之间。在政治方面,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曾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学生领袖;抗日战争期间他奔走呼号,痛斥汉奸,和各种破坏抗战的行为作斗争;带头驱逐孔祥熙、宋...  相似文献   

12.
王晴佳 《学术研究》2005,(11):91-97
本文以台北史语所和近史所所藏"傅斯年档案"和"朱家骅档案"之有关信件为基础,探讨陈寅恪名字的读法和他与老友、史语所上司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这些信件显示,陈寅恪在国外求学时,一直用标准发音拼写他的名字.另外,他与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也曾有一度十分紧张.这一紧张关系的造成,与傅斯年的"学霸"作风有关,也与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的立场有关.从中,我们亦可看到陈寅恪1949年决定去留大陆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学术界比较注重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将其视为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的斗士,而对其丰富的史学思想却几无论及。其实,黄宗羲还是清代浙东史学派的创始人。本文从史学思想和史料观两方面对其史学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黄宗羲倡导的经世思想、民族思想及对史料观点的阐发均有独到见解,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重大影响,在清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的英国史坛以辉格史学为主流,其思想内核被称为“辉格解释”。在20世纪初辉格史学的地位每况愈下之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率先将对辉格史学的质疑理论化、思辨化,提升为对辉格解释的系统批判,形成了连贯的历史观、史学观与方法观。三者可分别概括为:自然论视角与反道德判断;还原过去与差异性探寻;责任与意义的技艺平衡。巴特菲尔德的辉格批判中不仅有着对辉格解释的具体负面看法和纠正措施,更隐含了与英国史学发展间的深刻联系,对当时的史学思想有革新和重塑之效,至今仍回响不绝。因此,深入阐释其针对辉格解释的批判观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抗战前夕,陈寅恪与傅斯年在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国史主研领域的确定、史语所历史组主任的请辞及对双方史学贡献的评价等问题上发生龃龉,两人关系有所失谐。抗战初期,陈寅恪曾受聘牛津大学汉学讲席,由于中英关系的波折,不仅赴英未果,而且滞留港大。虽然傅斯年对陈寅恪此举略有微词,但日军侵港后,他仍积极斡旋,使陈寅恪得以离港内渡。然而,陈寅恪到达桂林以后,由于身体及资金等因无法按期入川。对此,傅斯年颇表不满。抗战后期,陈寅恪病眼燕大,仍由傅斯年出面沟通上下,筹措资金,但结果难如所期,陈寅恪左眼全废的命运无法避免,两人关系再次投下阴影。抗战胜利后,陈寅恪由英返国,没有留在南京史语所,而是北上清华。由此,两人关系日渐疏离。结果,陈寅恪南下岭表初期,虽有赴台之想,却避开傅斯年而联络他途。此举象征着两人关系发生重大转折。虽然如此,陈寅恪对傅斯年猝死台岛还是颇有遗憾之感。  相似文献   

16.
黄红 《学术探索》2012,(1):121-123
近代史学大师傅斯年以客观实证为其史学思想的核心。但傅斯年所倡导的治学理念本身及其与治学路向之间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既有其学术思想执著的追求因素,也与其时代冲突影响和爱国情怀的价值取向有关。故应辩证地看待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矛盾性,注意充分吸取其合理成分。唯有这样,才是我们对待傅斯年学术思想的正确态度。本文将对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矛盾性表现及其根源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其史学思想矛盾性的现实启示和局限性予以简要陈述。  相似文献   

17.
论傅斯年的史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傅斯年(1896—1950)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和政客。他一生奔波于“亦官亦学”之间,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先锋开始,到台湾大学校长为止,他一直坚持学术研究,却又时常议论政治,卷入政潮,始终按照自己的信仰、志向不停地求索奋斗。然而,他毕竟主要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史学、哲学、政治评论以及教育思想等各方面均有重要建树,其中尤以史学成就最大。本文专门论述傅斯年的史学贡献,至于其史学理论和方法则留待另文再述。由于傅斯年学术生涯的最大特点是既长治事又善治学,所以他的史学贡献既包括他在学术行政方面的工作成绩,又包括他本人的史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翁有为 《文史哲》2005,(3):115-122
傅斯年与钱穆,都堪称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有着自己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学术思想的史学大师。傅斯年是科学派的领军人物,治学主实证求真;钱穆实际上则是新儒家学派的中坚,治学主经世。实证求真学派、新儒家经世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三足鼎立的三大史学流派。因之,从傅、钱二者的交往和关系看二者的学术思想及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末的学术史是颇有代表意味的,给予吾人的启示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9.
王鹤 《北方论丛》2016,(2):75-77
数字化技术对史学研究的基础材料--史料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将原有的以纸质文本为主体的原始材料,通过数字化技术压缩、处理,形成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数字化史料。张晓校教授将这种因科学技术进步生成的历史资料新的存在样态,称之为“新样态史料”[1]。依据个人理解,这种“新样态史料”实际上是在说明“史料新的存在状态或样态”,诸多传统纸质文本史料,在数字化时代已成为“数字化了的”新样态史料。实践已经证明,这种原始资料外在形态的改变,提升了搜集、整理、占有史料的速度,对于历史学工作者不啻为一个“福音”。  相似文献   

20.
胡适、傅斯年从进化史观角度,以近现代科学方法论和史学观为依据对清代学术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胡适认为,清学是对宋学科学方法论的发扬,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清代朴学最具科学精神,但与西方科学相比则存在很大不足。傅斯年主张,清代学问是历代学问中最可信和最有条理的;近代中国史学盛于清代。他们着力发掘清学中的科学精神和方法论意义,以之作为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传统资源,体现了工具理性的价值观,为中国现代学术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们否认中国传统学术道德理性的价值及其对中国现代学术建构的意义,是一种唯科学主义和西方文化中心论,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探讨其学术方法论的得失对中国当代学术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