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通过参试杂交水稻10个性状的方差分析和不育系、恢复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估算及配合力总效应值比较,分析了新恢复系绵恢501、绵恢502与明恢63的异同,结果表明,三个恢复系虽然在多数性状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但由于它们各自在产量三要素:穗、粒、重上的性状互补,反应在单株粒重上,三者之间差异甚小,结实率、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配合力总效应值,三个恢复系非常按近,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恢复力和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水稻恢复系蓉恢902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蓉恢 90 2等 6个恢复系与珍汕A等 5个不育系组成 6× 5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以测定蓉恢 90 2的产量、穗重、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的配合力。试验结果 :蓉恢 90 2一般配合力以产量、穗重、着粒密度、结实率表现好 ,其相对效应值分别为 7.4、0 .7、9.4、3.8;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较差 ,相对效应值为 - 7.0 ;特殊配合力以NJ5A/蓉恢 90 2表现最好 ,其产量、穗重、着粒密度、结实率的相对效应值分别为 1 1 .3、1 3.3、8.4、7.3。  相似文献   

3.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设计对粳高粱不育系Tx623A、营4党、232EA和糯高粱恢复系4R、21R、35K、40R、58R进行了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不育系间株高、穗长、生育日数、千粒重、穗粒数的配合力差异不显著;恢复系间所有性状的配合力差异显著;组合间特殊配合力除穗粒重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筛选出了粳不育系Tx623A和糯恢复系35K。  相似文献   

4.
以 5个矮秆小麦品种 (系 )为母本 ,8个主要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 (系 )为父本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研究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粒重 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 ,7个性状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 ,其中 6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对单株粒重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汕优63、二汕63不同世代群体的数据估算了 a、d、aa,ad、dd 各类基因效应和不育胞质效应。加性率超过60%的有出穗期、株高、千粒重;总粒数和单株粒重的显性率约占50%;大多数性状都表现较高的上位率,有放穗数、结实率的上位率达70%~94%。不育胞质对多数性状具有负效应,主要是通过与核内显性和上位性效应的互作而得到表显的。  相似文献   

6.
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设计对糯高粱不育系32A、72A、张2A、永2A和糯恢复系35R、天杂6—3,湘九、张糯恢1号进行了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不育系和恢复系全部观察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达极显著水准,特殊配合力差异除株高和生育日数不显著外,其余性状也达到极显著水准。筛选出优良糯不育系32A、72A和糯恢复系35R。  相似文献   

7.
应用5×6格子方设计组配的30个水稻杂交组合的子一代(F_1)及其相应的亲本材料,测定了杂交水稻粒长、粒宽、粒厚和粒重的优势,并估算了它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粒重、粒形等四个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优势。2、不育系,恢复系对杂交水稻子一代(F_1)的粒重,粒形等性状表现有极显著的影响。3、不育系,恢复系粒重、粒形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明显大于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4、一般配合力与其亲本性状的表现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因此,在选配亲本时可参照“三系”自身表型值的大小,直接作为选择亲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12个税型两系杂交稻组合在5个播期条件下的播始天数、株高、单株草重、谷草比、单株有效稳、每穗着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粒重等10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结实率及谷草比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正相关)较大,而且这2个险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也较大,说明现阶段提高结实率及谷草比是选育强优势税型两系杂交稻的主攻方向。对提高结实率的途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麦三雌蕊突变体与绵阳29杂交,再以绵阳29为轮回亲本,多次回交,并结合人工选择,构建了小麦三雌蕊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对小麦三雌蕊突变体,绵阳29以及小麦三雌蕊性状近等基因系的小穗数、穗长、穆粒数、叶长、叶宽、茎粗、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等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中除小穗数和穗长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余6个农艺性状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近等基因系在穗粒数、叶长、叶宽、茎粗和单株粒重这5个农艺性状明显高于轮回亲本,而千粒重明显低于轮回亲本.由此可见Pisl基因有增加穗粒数、叶长、叶宽、茎粗和单株粒重的效应,有降低千粒重的副效益.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有许多恢复系各方面性状都很好,但生育期太长,改良其生育期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5279S是我所由培矮64S改造而成的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与宜恢26配制的杂交种两优26曾参加过1997年的四川省区试。由于5279S生育期较短,又是两用系,经几年的分析研究表明:5279S是改良生育期太长的恢复系的理想材料。1995年以5279S为母本与明恢63杂交,然后在1996年以5279S/明恢63与紫稻/R6复交,同时以5279S作母本与所内农艺性状好的明恢63、紫稻/R16和CD22/新秀299杂交,1997年将所有后代种在材料圃里,并对它们的始穗期进行观察记载。根据各材料始…  相似文献   

11.
通过7×5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几个新恢复系、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10个观察性状的一段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总配合力效应和小区产量的遗传效应。大多数性状的一段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结实率主要受特殊配合力控制。总配合力效应与性状平均值至高度正相关。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基因分散,遗传效应中以加性效应最大,显性效应次之,上位性和胞质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 1 8A等 4个糯高粱不育系与 3 5R等 5个糯高粱恢复系按Griffing方法Ⅱ组配成 2 0份组合 ,估算了糯高粱籽粒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同一亲本不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不同 ,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配合力也不同。在酿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利用上 ,选育优质酿酒高粱组合应选择总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  相似文献   

13.
细胞质对杂交水稻的性状表显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二汕 A、八仙 A、京朝 A 是用秈型品种或光稻的细胞培育而成的新质源不育系,不具有普通野生稻的不育胞质,与野败型不育系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育性稳定,异交习性好,杂交优势强,产量高,抗性较好,适应性广。丰富了杂交水稻的质源宝库,有利于调系改组,延长优良恢复系的使用寿命,也可配制新的杂交组合,以缓和当前杂交水稻质源和组合单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蓉恢 90 6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明恢 6 3作母本、特青早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强、米质优 ,与不育系地谷A配组育成的地谷A×蓉恢 90 6于1995年通过四川省区试 ,与冈 4 6A、Ⅱ - 32A配组育成的冈优 90 6、Ⅱ优 90 6于 1997年、1999年分别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明恢63//泰引一号/IR26杂交选育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501,具有恢复度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D型、印泥水田谷型等不育系配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其中Ⅱ优501、二汕优501、D优501和冈优501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南方稻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红矮A为一新育成的籼型新质源不育系 ,具有西非栽培稻Dirrid 52 -3 7的胞质 ,花粉不育度 99.95% ,不育株率 1 0 0 % ,农艺性状优良 ,遗传性状稳定 ,开花习性好 ,配合力强 ,杂种一代优势强、米质好 ,抗病性强。所配组合红优 53 55、红优 2 2于 1 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和 1个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品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产量性状调查 ,结果表明 :有 2个三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有效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单株粒重等的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有 1个三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每果粒数和单株粒重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 ;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4对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新选育的 7个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穗长、穗重、穗粗、穗位高、株高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测定。结果表明 :这 6个性状组合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其特殊配合力也高。其中 ,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以丙 1 0最高 ,SS1 - 1 8×丙 1 0的产量特殊配合力最高。  相似文献   

19.
由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农科所合作完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绵恢 50 1的选育及应用”成果荣获 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绵恢 50 1用明恢 6 311/ /泰引一号 /ⅠR2 6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恢复力、配合力强等特点 ,与野败型、冈型、D型、印尼水田谷型等不育系配组 ,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 ,用该恢复系配制的Ⅱ优 50 1、D优 50 1、二汕优 50 1、冈优 50 1均比对照增产 ,并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 ,至 1999年累计种植 333万公顷 ;绵恢 50 1播期比明恢 6 3短 5~ 6d ,生育期年度差异较小 ,株型较紧凑 ,分蘖力较强 …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粒叶比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系数,其中颖花叶比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控制,而实粒叶比、粒重叶比主要受非加性基因控制。三性状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较低。颖花叶比与单株颖花数、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与单株实粒、结实率及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可能由同一基因系统控制。1103s、培矮64s和J413是改良实粒叶比和粒重叶比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