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族政治制度历史性飞跃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和推行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民族管理由传统到现代、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按照全面从严管理、适度民族化和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干部教育的原则,民族自治地方多措并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创办民族院校、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实践中培养锻炼少数民族干部,配合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吸收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政等方式,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应深入探寻历史智慧,统一认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健全干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和统战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突出关键岗位历练与源头培养,强化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工作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而推动民族自治地方"五位一体"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基本形成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并且在认真贯彻实施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建立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积极扶助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3.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事管理自治权,是国家人事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力培养和使用各级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和人才),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技术工人,有权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进企业事业单位,有权采取特殊鼓励措施引进并优待各种专业人才。要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一定要把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当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人事管理自治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事管理自治权,是国家人事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力培养和使用各级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包括少数民族妇女干部和人才),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技术工人,有权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进企业事业单位,有权采取特殊鼓励措施引进并优待各种专业人才。要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坚持千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少数民族优秀干部担任各级领导职务。一定要把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当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人事管理自治权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5.
文萃与信息     
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管理对策探讨 鲍吉锐在《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发表文章说:根据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的特点,要使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亟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①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教育,使广大民族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大力加强行政管理学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民族干部依法行政的领导水平。③大力加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不断提高民族干部善于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创造性。④大力加强决策科学的教育,不断提高民族干部科学决策的水平。⑤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立法工作,使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⑥必须改革体制,转换职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虽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发展中贫困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发展并不意味着就能消除贫困,如何消除发展中贫困问题,这是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又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陆路边境线最长的区域,少数民族问题与边境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在全国既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性。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是我国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战略门户,而且还是我国贫困人口比例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欠发达地区。"民族问题、边境问题、贫困问题"相互交融,构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问题。从生存贫困和发展贫困两方面深入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可为消除发展中贫困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摘要]民族自治地方不仅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民族生态文化源远流长。少数民族高度依赖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形塑了民族文化中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朴素思想,由此积淀的少数民族习俗、禁忌以及民族习惯法蕴含着诸多与现代环保法理念高度耦合的积极因素。面对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资源过度耗费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软约束”已不能全面担当民族自治地方环境资源保护的重任。民族自治法规——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正式制度和“硬约束”——既有利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建设,又有效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环境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8.
按少数民族人口在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配自治机关中少数民族干部名额是民族自治地方干部民族化的科学内涵。把干部民族化完全等同于自治机关干部的自治民族化是不科学、全面、准确的。如果把这种观点付诸于实践,在民族自治地方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就可能导致刻意强化干部民族化中的族别限制、排斥汉族和非自治民族干部等不良后果。在依宪执政的要求下,理解、推行干部民族化,必须遵循宪法中的人民主权原则、共和主义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主义原则和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原则。  相似文献   

9.
上级国家机关的民族法职责就是指《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确立的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尊重和保障、支持和帮助的职责。在现实中,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存在尊重和保障自治权不够、民族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以及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应提高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与能力,健全上级国家机关履责的监督机制并督促相关部门完善配套立法或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以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之间是以利益为核心、以权力的划分为中心的矛盾关系,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只有通过法治化的手段,才能确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的权力运行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变通立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少数民族地区最有发言权。所以,各民族自治地区应该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的变通、补充立法权,加快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色立法,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在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 ,经济发展长波出现了较快上升的特点。但由于多种的原因 ,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特别是民族自治地区欠发达区域的交界地带 ,经济发展非常滞后 ,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生活艰难。所以 ,民族自治地方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实现少数民族同胞的富裕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邓小平关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思想。一、把经济建设放在民族工作的首位,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改革开放。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强调国家帮助和发达地区的支援。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五、判断我们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是否正确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论述很多。邓小平同志在我党民族干部工作史上第一次用“关键”来概括少数民族干部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他要求少数民族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这些思想对当前的民族干部工作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具有特殊性。民族自治法律在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予以明确。针对民族自治法律在民族地区的现状,应从法律的完善和法律的实施两方面强化其在民族地区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民间调解是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继承传统法文化,利用其少数民族调解机制等传统“司法”中的合理因素,是我们今天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调解机制中的合理成分,当今司法可以予以利用、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简称自治法)1984年10月1日起实行,中央和地方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些同志认为自治法“只同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有关”,不考虑自治法规定的“支持”,“帮助”、“照顾”少数民族的法律责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上级国家机关,特别是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涉及民族地区的改革措施“一刀切”,同自治法条文有时相抵触;上级国家机关隶属的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尊重当地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不够;民族自治地方的各族人民群众、自治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自治意识,有的不知、有的不敢、有的不善依照自治法行使自治权或履行义务;监督机制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一些违反自治法的行为未能得到追究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有管理体制的,有受经济规律制约的,也有自治法本身不完备的,但必须承认,这与自治法观念的培养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同各民族公民中特别是国家干部的自治法观念薄弱有关;而自治法规观念尚未普遍树立的状况,又是同对自治法的宣传教育不够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们较多注重对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研究,相对缺乏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宏观调控职能的认识,导致少数民族地方政府难以根据本地区的总量、结构、效益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体、长期调控,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以便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稳定、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村的成立,实质上其背后暗含着诸如地方政府、底层精英、普通民族成员等各方力量的博弈。而且在以经济利益获取为核心的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即使是聚族而居的民族自治村中,民族认同在民族群体内部也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衰落。  相似文献   

20.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是提高各民族素质,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战略措施,是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改变民族地区贫穷落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新时期,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要求,应按照党的德才兼备的标准,努力体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并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生产力的实绩为标准,来培养选拔少数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