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格尔的国家哲学著作《法哲学原理》当中,黑格尔总述了国家观的基本纲领,而在其《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则在历史的抽象角度论证了现实中的国家原则之贯彻,两部著作存在立意分歧,而这也表现在论证手法上,最终达成黑格尔体系的和解。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早期哲学思想,一般是指其名著《精神现象学》(写于1805-1806年,出版于1807年)发表之前,黑格尔在一些文章中所表达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一时期的黑格尔哲学,国内的研究文章极少论及,了解得不多,人们往往侧重于对《小逻辑》《精神现象学》等著作的研究.《精神现象学》《小逻辑》等一般被看作是黑格尔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而黑格尔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显然是从其早期哲学著作发展而来的.因此,研究黑格尔早期哲学思想,对于黑格  相似文献   

3.
发表于1941年的《理性与革命》是马尔库塞的主要哲学著作。这部著作论述了黑格尔主义的革命性,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的相互关系。对这两个问题,他都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看法。对此,本文将予以介绍和评析。(一) 针对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理论家轻视黑格尔主义,把黑格尔说成是“贵族思想家”、“复辟思想家”的倾向,马尔库塞竭刀论证黑格尔主义是革命的哲学,字里行间进发着革命的火花。马尔库塞强调,黑格尔哲学的社会历史背景就是法国革命,可以把黑格尔哲学视为“法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4.
在伟大的哲学先圣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发表一百八十周年之际,重温这部天才的著作,对于认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本质,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黑格尔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高峰.《精神现象学》则是黑格尔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所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第一次都是在《精神现象学》中表达出来的,以后的《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都是在《精神  相似文献   

5.
如何评价列宁的《哲学笔记》?《哲学笔记》是列宁所做的读书摘要、札记、批注的集合.其中,收集了列宁从1895年到1916年间的三十多篇笔记.它的主体部分是在1914—1916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成的关于黑格尔哲学著作的读书笔记,特别是《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尤为重要.这里我们所涉及的主要就是这一部分.由于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个笔记的集合体,不是为发表而写的著作,也不存在杀青定稿的问题.这一特点就给如何评价这部著作带来一些歧义,给如何研读这部著作带来很多困难.然而,由于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特别对于理解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更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们也就无法回避上述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6.
1831年3月,马克思以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关于自然哲学的差别为题,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同年4月15日,耶拿大学在他缺席的情况下授予他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第一部完整的、公开出版的哲学著作,这部著作所持的观点虽然还是黑格尔主义的,但所强调的重点却影响着马克思后来哲学观点的发展。马克思这篇著作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对哲学本质的看法,他特别地研究了哲学同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精神的发展是在既与世界对立、又与世界同一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原初的状态中,精神是与世界协调一致的,但是,由于精神本身的收缩和扩展,由于…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因此,我们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使之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科学地完成我们时代提出的伟大课题,就不能不研究黑格尔哲学。然而,黑格尔哲学晦涩艰深,很难读懂。正是基于此,张冀星和郑志宁同志翻译了美国学者沃·考夫曼的《黑格尔——一种新理解》一书,以期为读者提供一把打开黑格尔哲学奥秘大门的钥匙。该书具有以下优点:(1) 史料丰富,可供参考研究。作者比较充分地占有和利用了本世纪初以来所发现的有关黑格尔的新史料,处处让材料、事实说话,进而从中引出某些必要的结论。(2) 总体评述,便于一览全貌。作者对黑格尔的生平、历史、著作、思想都作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评析。(3) 形式活泼,读来不乏兴味。作者对黑格尔的历史环境、家庭生平、性格特点、社会交往、著述经历,以至整个生平,都作了一定的描述和评析,因而既是一部人物传记的著作,又是一部思想研究的著作。这部译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近40万字。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在这部光辉著作中,列宁所发挥和发展了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无比丰富的.认真研究《哲学笔记》,探索列宁所发挥的辩证法思想真谛,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其中三段重要的论述,作些粗浅的探索.(一)“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在读黑格尔时……”(《哲学笔记》第111页)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列宁却对黑格尔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在黑格尔的最唯心主义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在黑格尔那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矛盾的现象呢?这是因为,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绝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与我们见面了。重读《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的哲学著作,缅怀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造性运用,一个非常突出的感受,就是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十分重视发挥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哲学的方法论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六年写的一部光辉的军事著作,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的科学总结。这都著作不仅是一部天才的军事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它不仅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思想,而且也体现了丰富的系统论思想和系统方法原则。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写下关于系统方法的专著,但在他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2.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作为 2 0世纪最重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献之一 ,其重要性首先在于存在论的根基方面。这部著作的成绩不仅在于抨击了“梅林—普列汉诺夫正统”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定向 (特别指证了此一定向将马克思知性科学化的巨大危险 ) ,而且在于它实际上从多方面触到了至关重要也至为迫切的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的根基问题。然而遗憾的是 ,这部著作本身对马克思哲学的阐释定向却止于黑格尔 :就其存在论境域的整体而言从属于黑格尔 ,就其零散突破的精妙见解而言复归于黑格尔。而这里的关键之处在于 :卢卡奇的这部著作未能真正理解形而上学之完成形式的根本前提及其全部天真性 ,未能由存在论的根基处击穿意识的内在性 ,未能决定性地终止存在论建构的知识论 (或“范畴方式”)路向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的《逻辑学》虽是一部“最唯心的著作”,却包含着“令人惊异的丰富思想”,隐藏着许多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具有充分的价值”。本文拟就黑格尔的无限观所包含的辩证思想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谈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1961和1962年,拉丁美洲各国出版的哲学著作保持了往常的水平和数量。与过去一样,所出版的著作大部分是翻译作品。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哲学和文学系着手出版了一套逻辑和哲学科学丛书,供该校学生使用;这套丛书收入了布莱克(MaxBlack)、卡尔纳普(Rudolph Carnap),寇因(Morris R.Cohen)、古德曼(Nelson Goodman)、开普兰(Abraham Kaplan)和怀特(Morton White)的著作。在另方面,必须提到拉莫斯(Samuel Ramos)的《墨西哥人  相似文献   

15.
受有关方面委托,我有机会参与了李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的选编工作,较早接触到书中的内容。在这部凝结着作者和编者大量心血的著作问世呈献给大家时,我想就这部书谈一些认识和感受。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哲学著作。作为哲学工作者,我们都读过许多古今中外的哲学著作,自己也写过或参与编写过一些哲学著作。当我们翻开上下两册的《学哲学用哲学》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哲学著作。作者由衷地热爱哲学,几十年如一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背景情况,湖南常德的赵必振在五四前期翻译了大量作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1902-1903年,赵必振在上海翻译出版了《近世社会主义》(上下册)、《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广长舌》等二十余本日文著作,还翻译了具有爱国救亡作用的其他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想最早传播到中国来。赵必振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实现这一变革的重要前提就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都不能正确对待黑格尔哲学,他们或者局限于黑格尔的思辩范围,或者对黑格尔简单地加以否定,因而都不能完成哲学变革的历史任务。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条件,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从而取得了哲学变革的真实结果。这份稿件就是根据《费尔巴哈论》及其相关著作的有关论述,对坚持“扬弃”原则与实现哲学变革的关系问题所作的理解和阐发。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苏联文学理论翻译与左翼文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1930年鲁迅集中翻译了四部苏联的文学理论著作。面对纷纷扰扰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争论,翻译这些理论著作成为鲁迅廓清自己思想的重要手段。在翻译的过程中,鲁迅对于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左翼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看法,并对他后期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逻辑学》则是黑格尔哲学的代表作,在“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⑤—第253页)人们对它的辩证法思想作了深入地挖掘,给予了充分地重视;然而对其中的认识论思想,却挖掘的还不深,重视的还不够.其实,在《逻辑学》这部语言晦涩、内容丰富、思想精深的理论巨著中,认识论特别是实践观思想,黑格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研究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逻辑学》一书中有关实践概念的论述作一肤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20.
胡曲园、陈进坤同志的新著《公孙龙子论疏》(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中国逻辑史方面的专著。《公孙龙子》向来被列为名家之学。它是中国名辩学(逻辑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历代有不少注本出现,但这些注本主要是从语言训诂方面对《公孙龙子》的字句加以注释,较少剖析其中的学术思想成就。现代学者多把《公孙龙子》当作哲学著作看待。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公孙龙子》进行专门研究、评注的著作,《论疏》应算第一。《论疏》把《公孙龙子》主要当作逻辑著作,而不是哲学著作来考察,这首先在观察角度或研究视野上就是一种突破或创新。《论疏》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