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伊斯兰教是回族民众的精神纽带,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文学观照的意识形态,回族作家拥有的特定族属身份和底层观照意识,经过作家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之后,成为他们近距离地感受民族生活、细致地体验民族文化、敏锐地洞察民族精神世界的最佳视角。本文以回族作家石舒清、李进祥的小说创作为例,探究作家由于独特的民族文化立场和内在的宗教意识,即使在对底层人的人文关怀中,也闪现着鲜明的宗教伦理观,现代意识的人文关怀和传统的宗教信念,在作品中呈现出彼此交融纠结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2.
石舒清的长篇小说《底片》,以一系列经典小短篇构成一个回忆与想象的文学空间,借由记忆空间的文学再现和乡土空间的诗意书写,用记忆中的旧事物反衬、预示和象征生存空间的转移和变迁,建构起一个淳朴乡土意味浓重的精神家园,从而实现对自我文化身份的根源性确认,对现代人社会生活家园意识的唤醒。地理、空间、文化和文学的结合,是他写作的广阔语境,也是他在现实中寻梦和实现梦境的园地,更是一个作家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身份的彰显和标示。  相似文献   

3.
张清芳、陈爱强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纵观台湾作家柏杨在五十余年间的文学创作,贯穿其中的是对中国现代市民自我主体性的建构。对这一创作主旨与文学思想,他通过“破”与“立”两个面向来实现,前期创作以“破”为主,旨在清除中国愚昧民众负载的封建传统文化和国民劣根性。  相似文献   

4.
回族作家石舒清坚持以自己的创作展现故乡西海固,反映生存于那里的回族的历史变迁、情感生活与文化要义,以对故土、母族的坚守抵达对文学纯净性的坚守。这种以“坚守”为特色的创作姿态对当下许多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取向选择与文化身份建构具有极强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穆斯林在陵墓建筑的布局上,仍采用阿拉伯的陵墓建筑方式。尽管东南沿海地区和新疆等西北地区的穆斯林对陵墓的称呼不同,如东南沿海地区称“圣墓”,新疆地区称“麻札”,甘肃、宁夏等地区称“拱北”,其功能意义却是一致的。无论圣墓、麻札,还是拱北,从其建筑布局中,都可以看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立即植根于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中国特殊的文化氛围孕育着新的伊斯兰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其特征既有区别于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文化之处,又有与其相同之处。陵墓建筑完全反映出这  相似文献   

6.
刘醒龙创作有着浓烈的"圣地"情结,在其不同阶段的创作中,"圣地"所对应的空间并不完全相同。方言,作为"圣地"空间的言说方式被一同"圣化",贯串了其创作的各个阶段,且因"圣"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初期作家用古奥、生僻的名词性方言指称大别山区古老神秘的风物,深具楚文化神奇、怪诞的巫风特色;第二阶段,作家用明白晓畅的方言书写民间圣贤和底层日常生活;第三阶段,作家通过方言与韵文结合来凸显仁善的圣贤文化空间。在方言"圣化"之外,作家对乡村风物和艺术种类也一并作出了高下区分,突出了民间和本土的清雅与脱俗,并将其"方言化"。从本质上讲,刘醒龙的"圣"实为对普通话所代表的流行文化霸权的挑战,是他力图纠正社会浮华,试图回归高贵、优雅、经典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时代 ,“换语作家”倍受关注。作为换语作家 ,艾特玛托夫在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影响下 ,背离了本民族的伊斯兰文化 ,肯定了基督与宗教对社会发展和人的思想所起的能动作用 ,并试图通过宗教来完成一条通向理想的人的道路。他的寻神、造神思想和宗教观超越了俄罗斯文学前辈 ,与俄罗斯“新精神哲学”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他重铸后的宗教观具有较积极的文化功用。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受异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吸收古代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逐渐融合、发展成为一种新文化,即“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它以阿拉伯文为载体,以伊斯兰精神为主导,时间上连接了古、近代,空间上沟通了东西方。它在时间上处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之间  相似文献   

9.
圣史学是伊斯兰文化史上的一门传统学科,主要对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生平历史进行研究。从圣史学的最初发端到发展成熟,再到今人对圣史学的重新解析和专题研究,其中不仅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而且还蕴含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进一步开展对圣史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穆斯林正确理解和把握伊斯兰教的中正仁爱思想,弘扬伊斯兰教的和平宽容精神;而且有助于人们客观、公正、全面地了解伊斯兰文化,消除误解,促进文明对话,维护社会和睦。  相似文献   

10.
“激情、责任感和女性独立”是夏洛蒂·勃朗特与张洁的作品共性。夏洛蒂是19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张洁是当代中国有影响的女作家,两位作家的共性证明,在不同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同样也会开放出异常相似的文学花朵。  相似文献   

11.
浅析宣化冈建筑群的中阿建筑特色及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化冈建筑群作为一处中国伊斯兰教胜地,其在整体布局和单元技法上融中国传统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风格于一体,在建筑美学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作为历史上"回儒对话"的结晶和中阿合璧的典型范例,今天重新审视这一建筑群,具有建筑学、回族学和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元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量华化的西域人过继了汉语的表达方式抒情言志,陈垣先生在《元西域人华化考》中认为宋末元初西域诗人蒲寿宬乃元代西域人华化之先导。蒲寿宬的文学创作体现了西域民族原有的审美和文化特征在其华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研究元代华化西域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特征以及探讨回族文学的发生、发展,蒲寿宬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现存文献中关于其生平记载简略且多疑点,需作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13.
有元一代,大量华化的西域人使用汉语特有的表达方式抒情言志。蒲寿[山成]作为元代西域人华化之先导,其文学创作反映了一个华化较深的伊斯兰作家的心路历程,体现了西域民族原有的审美和文化特征在其华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文学本身的延续性和民族文学的交融性来看,蒲寿[山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至为重要,尤其对于探讨回族文学的发生、发展,蒲寿[山成]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夏回族作家石舒清以艺术化的笔触关怀弱势群体的生活处境,思索生死等形而上的终极命题,追寻作为生命本质的个体内在精神。他的文学作品超越了社会人生的世俗功利与现世苦难,流露出强烈的宗教情怀,其宗教情怀基本体现在彼岸意识、清洁精神、悲悯心怀与神圣感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死亡叙事”成就了石舒清。今天看来,它是有一定的叙事模式的,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作者在把文学内敛化、心灵化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使文学停留在了自我的小世界内,形成了对外部的障眼。“日常叙事”打开了石舒清的眼界,但打开的同时,如何把认识论转化为文学实践,在文学创作中似乎仍然成为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回族民间剪纸,既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保留着伊斯兰文化的元素。宁夏知名剪纸艺人、回族女教师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经历及其剪纸作品集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于一体,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丰富着回族民间剪纸及我国民间剪纸的种类,是我国民间剪纸艺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庄子长期在宋国隐居,惠施长期在魏国为官,二人为什么会一起出现在第三国——楚国的濠水观鱼,这是一个至今无人探讨的问题。实际上,二人之所以能够同游濠梁,缘自一场政治风波。惠施相梁期间,庄子前去拜访,以亦友亦客的身份在魏国逗留一段较长时间。在此期间,主张合纵的惠施败于主张连横、在魏国掌权的张仪,惠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被迫逃离魏国,作为惠施之友的庄子为了躲避池鱼之灾,只能陪同惠施一同逃往楚国。濠梁之游,就发生在他们脱离险境、刚刚进入楚地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晨熹》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回族伊斯兰学术性刊物,栏目多样,内容丰富,以回族知识精英为主要撰稿人。该刊重视回族伊斯兰教的学术文化研究,注重引介国外伊斯兰教国家经验,积极宣传倡导爱国爱教思想与实践理念。办刊宗旨明确,特点突出,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济作为常州词派的关键人物,其《介存斋论词杂著》中关于白石的一段点评,最早正面提出“寄意题外,包蕴无穷”的说法,具有一定的纲领意义。周济以“破”带“立”,对“今人”标举姜、张,讲究“磨盘雕琢”的创作风气进行了批评,提出了“寄”、“意”兼重而至“浑化”的词作审美理想。周济在张惠言词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演绎,其立论既有时代背景,也有理论高度,对常州词派的最终确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