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人的参与,而人只有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主人,才会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体力、智力,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也只有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自身。因此,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二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的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需要人的主体性,而人的主体性则贵在培育人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2.
郭晓君、赵建辉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中撰文指出: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自身生产、综合素质、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动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传统人向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与整个社会进步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进化或转化。现代发展是综合发展,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主体、中心和终极目的。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人的现代化就谈不到人的全面发展,更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中,有时见物不见人,片面强调经济现代化,留下了深刻教训。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已经构成,可是我国人的现代化程度却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不仅在城镇中存在大量的法盲、科盲、市场盲,  相似文献   

3.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化发展的文化维度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反映在三个方面。从理论逻辑来看,唯物史观是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社会关系、自身关系以及世界历史进程中审视的,精神世界的全面丰富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尝试,而体现在历史现实之中的对人的现代性转型的理论自觉与实践探索;从实践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以中国面临的古今中外的复杂矛盾为实践起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实践目标,以坚定中国道路、坚持全面发展、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胸怀大局为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4.
杨学伦 《21世纪》2000,(5):58-58
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化人”比“化物”更重要。实现人的现代化需全面提高民族素质,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对现代化的理解,有些人侧重“化物”,即注重社会的现代化,注重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环境的改观而忽视了“化人”、人的现代化,忽略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投入。由此,在生产上走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在经营上实行粗放型经营。 现代化,包括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化物与化人”的统一。那种把现代化仅仅理解为是物质生活的富裕,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即单纯…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扼杀了人性和人的个性,从而阻碍了人的现代化。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和个性的重视和研究,对人的尊严、价值、意愿、思想、情感、创造性、潜能、自我实现以及生活意义等问题的强调和关注,有助于我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生产力,加速人的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全球社会发展的浪潮和趋势,是社会学家关注的新热点。现代化不仅仅是指经济的发达,物质生产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本质、前提和目的,社会现代化对人的现代化起着反作用。二者是发展这条主线上双轨运行的体系,既表现为同质性,又表现为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现代化乃历史的必然。人的现代化标准存在着相对性,现代化最终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人的有效控制,而这些又与教育等手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从现在起到下一世纪初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以江苏来说,已经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全而实现小康,部分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奋斗目标。现代化建设呼唤着高素质的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是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它既可以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可能成为一个消极的、被动的存在,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高低。现代化要求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如果离开了人的素质的提高,现代化建设是难于实现的。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人的现代化的历史特征包括人的生存能力、生存观念、生存状态三个方面现代化的内容及特征。人的现代化的历史特征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而发展变化的。近代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是以人类对科学技术理性的崇拜、对自身主体性意识的高扬为其精神内涵的。片面地夸大技术理性的价值是导致现代人文精神总体性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理性的限度使人们逐渐转变传统理性观念,开始反思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现代西方总体性人学的自悟。回顾和总结西方近现代关于人的问题的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实践及人的全面完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揭示了人的现代化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目标与价值、方法与载体、特征与原因,对发展中国家的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从定量角度进行一系列测量试验,以传统与现代”二分法”,选取工厂与合作社为主要研究领域,将现代性看作是人的现代化基本属性,视现代人为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等,反映出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性问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寻求人的现代性的发展途径也为学界所关注。网络文化在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现代性延展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各种各样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人的需求形成人的活动的目的,人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断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社会的现代化不论从其活动来说,还是从其渊源来说,都是发端于人,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由于矛盾关系的复杂性,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充满了矛盾和不平衡性。现代化不是最终的目的,发展的目的和现代化的目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不仅仅指社会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还要包括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又是这一历史过程中最核心的目标和产物。作者:刘黎明,河南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开封475001一、现代化是社会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方世南教授的新著《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了人的现代化对于实现我国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地位、作用、意义等。 如果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那么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手段也是实现现代化的目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体系中,只有人才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虽然人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提出来的,而人的畸形发展的表现就是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是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代表的以克服异化,实现人的真正复归为核心内容的人道主义理论。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存在出发,揭露人的异化的根源。并主张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最终克服异化,完成人的真正的彻底的复归。两者都是研究人的,而且都形成一个:"人的本质——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的探讨模式。两者有什么不同,研究单向度的人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中心内容之一 ,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全面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的现代化有赖于中国人的现代化 ,而传统价值观的诸多理性缺失障碍了人的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因此 ,教育必须向现现代化 ,推行素质教育 ,以教育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的有序发展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二者协同发展,相互影响,但人的现代化对整个社会现代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看,既有以人的革命推动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忽视人的素质提高造成现代化畸形发展的失败教训,人的现代化理论正是这些深刻教训得出的结论。理论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的现代化才是社会现代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改变目前国民素质较低的状况,把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都是关于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同时 ,必须也要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本文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分析 ,提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化的演进,人的个性培养问题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现代化十分需要并且可能更多地创设条件发展人的个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体现尤为明显。首先,现代化为人的个性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人的个性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所必需的物质设施和社会文化条件。物质条件的充裕,使人们摆脱了为生存而生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人的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学”这一概念,但人的思想却相当丰富而深刻。“关键在人”,是邓小平从人学视角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以人民为本位,是邓小平观察和分析人的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立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依靠人民群众这一根本观点的具体化;培育“四有”新人,是邓小平关于人的素质论和人的塑造论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