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世纪上半叶,回纥部落的杰出领袖骨力裴罗联络葛逻禄、拔悉密等部,消灭后突厥,建立了“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的回纥汗国(亦称鄂尔浑回纥汗国)。回纥汗国从建立到灭亡的一个多世纪中,同唐朝在各方面都有极其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维吾尔族历史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北回纥汗国的政权组织、社会经济和宗教信仰薛宗正回纥初兴,建牙漠北,创立了强大的北回纥汗国。这一汗国共传15主,存在了104年(744-848),是今天我国维吾尔、裕固二族先祖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却又显现出同西迁后的高昌回鹘汗国、河西回鹘汗国重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8-9世纪是奚族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元744年,回纥建立了强大的汗国。奚族曾羁属于回纥,成为回纥的附属,也曾与唐朝建立联系,在回纥与唐之间依附不定。至公元840年回纥汗国灭亡,奚族与回纥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探讨奚族与回纥的关系对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回鹘”(初为回纥)是唐朝对uy-ur一词的汉语译音。 唐朝贞观年间,回纥(回鹘)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战胜了突厥汗国,以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土拉河为中心建立了回纥汗国。百年之后,回鹘汗国由盛转衰,厄运环生。公元84S年,终因内忧外患,回鹘国破,境内部众除少部分信留居原地外,其它被迫向  相似文献   

5.
几乎在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信仰过宗教,也没有哪个现代民族从来只信仰过一种宗教。有些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些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有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宗教信仰。维吾尔即隋时之韦纥,唐时汉释作回纥,后又作回鹘,其在早期历史上社会宗教信仰,向极自由。初居漠北时期,为一草原游牧部族,故宗教信仰亦为其他此方草原游牧部落相同,崇拜自然灵  相似文献   

6.
回纥派往唐朝使者述论李大龙回纥是继突厥之后兴起于我国北方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自天宝三年(744)骨力裴罗称骨咄禄毗伽可汗至开成五年(840)汗国灭亡,称雄漠北约一个世纪。但观回纥与唐关系史的研究,笔者发现尚存有一些为人所忽视的课题,回纥派往唐朝的使者...  相似文献   

7.
公元十一世纪初,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中,西域出现了一个新复州圆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其地望在哪里?这个回鹘政权与宋朝及其周邻的关系如何?本文根据中外有关资料,作些粗浅的探索,错误之处,敬请同志批评指正。一、新复州回鹘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回鹘原名回纥,为今维吾尔族祖先。公元七四四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蒙古高原,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建牙帐于郁督军山(杭爱山脉东段),创立了回纥汗国。骨力裴罗遣使入唐,唐玄宗册封他  相似文献   

8.
张铁山 《西域研究》2007,(3):124-127
回鹘原称回纥,是构成现今维吾尔、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之一.其族称词义有王朝说、自食其力说、同盟互助说、归依说、森林民族说等不同观点,其中"同盟互助"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回鹘于744年取代突厥,在蒙古高原建立漠北回鹘汗国.840年因内乱和天灾,在黠戛斯人的攻击下灭亡.后除一部分留居原地外,余部向西、南迁徙.南下长城附近的回鹘人,后逐渐与当地的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一支西迁到河西走廊,建立甘州回鹘王国,成为今甘肃省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一支西迁到吐鲁番盆地,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另一支进入中亚草原地区,活动于葱岭以西,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回鹘文除了为回鹘人所广泛使用外,13~15世纪也曾用作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官方文字.  相似文献   

9.
顿莫贺与摩尼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德宗大历十四年(799年),在当时漠北的回纥汗国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历史事件,即回纥的宰相顿莫贺杀害了回纥的首领移地健(牟羽可汗),自立为可汗。通常将这一事件称为顿莫贺政变。顿莫贺是牟羽可汗的从兄,关于他发动这次政变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因为他反对牟羽南下侵唐,而一怒之下突然发生的。但从这次政变的情况来看,其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某种原因,我认为可能与他排斥摩尼教有一定关系。本文拟就此问题试作探讨。关于顿莫贺发动这次政变的经过,  相似文献   

10.
11世纪维吾尔社会思想与《福乐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世纪维吾尔社会思想与《福乐智慧》刘志霄公元840年,由于天灾人祸,立国于漠北草原百余年之久的回汗国瓦解了。维吾尔部众分四支迁移:一支南迁进入长城,定居河北一带;其它三支西迁分别进入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以及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先后建立起了三个政权。...  相似文献   

11.
(一)叶尔羌汗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更确切些说,是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尔汗的后裔萨亦德汗于1514年创建的一个政权。汗国的疆域包括我国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大部及其邻接的一些地区,首都设在叶尔羌(今莎车县)。1680年准噶尔汗国统一天山南北,叶尔羌汗国进入其版图。叶尔羌汗国时期,是新疆各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汗国的统  相似文献   

12.
《十二木卡姆》的整理工作经过付出巨大的科学的劳动,现已基本完毕,这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是维吾尔人民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人民为我们祖国的中华文明宝库所做的贡献的一个重要部分。把它说成只是伊斯兰文化的产物,是不符合历史的客观事实的。因为,维吾尔人的音乐、歌曲和舞蹈系统化的社会基础,在维吾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以前就开始形成。维吾尔人信仰伊斯兰教以前和以后的文明史是维吾尔民族整个文明史的组成部分。《十二木卡姆》虽然是系统化了的十二大经典音乐的名称.实际上它也是维吾尔  相似文献   

13.
茹姓是我国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现有茹姓人口17万余,分布在16个民族之中。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是茹姓主要源头之一。柔然是由鲜卑、匈奴、敕勒等族融合而成,柔然汗国所统辖的部众姓氏有60余种。柔然汗国灭亡后,柔然余众用"茹茹"为姓,后汉化简文为"茹"。茹姓宗祠通用联"望出河内,源自柔然",生动地道出茹茹后裔怀念祖族、永不忘本的心声,充分反映了茹姓群体绵延不绝的强烈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百年来回鹘文文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是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民族 ,历史上曾涌现出大量的文学作品 ,内容丰富 ,体裁多样。以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代 :鄂尔浑时期 (840年漠北回纥汗国灭亡以前 ) ,佛教、摩尼教、景教在回鹘中流行时期和伊斯兰教时期。本文所述仅指第二个时代。其特点有四 :1 .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佛教、摩尼教的影响 ;2 .所使用的语言为回鹘语 ,文字主要是回鹘文 (本文所述不包括用回鹘文撰写的具有伊斯兰教色彩的文学作品 ,如《福乐智慧》、《先知传》、《升天记》等 ) ,仅有少量文献用摩尼文或其它文字书写 ;3.几乎没有传世…  相似文献   

15.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心理的反映.文章通过对维吾尔传统婚俗的分析,探讨了维吾尔婚俗的主要特点及其蕴涵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16.
评林幹、高自厚著《回纥史》尹伟光林、高自厚二位先生合作撰写的《回纥史》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发行。此书是林先生计划撰写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中的第三部。这是国内研究维吾尔族历史的又一部力作。它的出版,无疑是学术界值得重视的一件盛事。故有必要评说一...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是统一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对维吾尔及其先民的记述自古有之,且卷帙浩繁。汉文和民族文字的典籍为国际学术界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西方、日本对维吾尔的了解始于19世纪。斯时,沙俄帝国主义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企图进一步染指我国西北边疆地区,不断派出以学术探察为幌子的各种探险队、考察团到我国新疆进行地理、历史及社会政治情况的调查。大量文书、碑刻及其他有趣的发现把俄国东方学的注意力引向新疆,引向了维吾尔。 “维吾尔研究”曾是俄国东方学的一个分支。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确定以“苏…  相似文献   

18.
关于哈萨克族族源与民族形成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曾有人把哈萨克与蒙古的族源混为一谈,散布了一些模糊观念。解放前蒋介石反动政权根本不承认在中国有几十个民族的存在。当时在新疆的泛土耳其主义者也把早在六至八世纪突厥人建立起来的突厥汗国拉到当代来解释,说什么当代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统统是土耳其民族。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哈萨克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些“穆斯林谱系”中,把原来哈萨克族本身存在的一些谱系硬拉到它那里面,把哈萨克族说成是穆罕默德的后  相似文献   

19.
1997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牛汝极教授撰写的《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一书。该书分九章,共计29万字。书末附有“新疆兄弟民族所使用的文字”、“突厥文起源新探”、“牛汝极主要论著简目”三个附录。该书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提出了新课题。众所周知,维吾尔族是我国各民族中文明较发达也是较早使用文字的一个民族。在我国历史上象维吾尔族这样使用过多种文字的民族也是廖寥无几。维吾尔文字学是维吾尔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牛汝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介绍了维吾尔人在历史上使用过的14种文字。他重点谈到了这些文字的起源、构成、被…  相似文献   

20.
当成吉思汗“手握凝血”降生,以及后来跃马弯弓前进的时候,蒙古高原上有如“群牛抵角”,大小近百个氏族、部落在不断“互相攻劫”,“天下扰攘”,“人不安生”,结束分裂、混战,实现各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成吉思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代表了蒙古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以他个人杰出的才能,战胜了所有政敌,把长期不相统属、混战不已的蒙古各部统一了起来,1206年建立了蒙古汗国。 成吉思汗“绥服万国,兼并敌众,成为至高的合罕”。正是在这种形势影响下,畏兀儿(今作维吾尔)王巴尔术阿而忒的斤,才下定决心除掉头上“太上皇”式的西辽少监,摆脱西辽的控制,归附于蒙古汗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