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P2 P网络借贷平台有"信息中介型"和"资金运作型"两种经营模式.前者属于单纯的中介模式,网络借贷经营活动主要体现了居间合同和借款合同的法律属性;后者是网贷平台通过平台自身担保、风险储备金、第三方机构担保这三种方式来保障出借人资金安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网络借贷.P2 P网贷平台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交易资金缺乏监管,形成资金池;经营方式中的"大单模式"、平台自身担保存在风险;运营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要防范这些风险的发生,网贷平台必须建立独立的中间账户,实行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实施小额分散贷款,限制网贷最高金额;加强风险控制,禁止网贷平台自身提供担保;加大借款人信用评估,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解析及监管应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我国 P2P 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的探究,认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民事法律风险、刑事法律风险和金融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对 P2P 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格局,提出通过明晰监管结构、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规范中间账户管理、引入第三方担保机制或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等监管措施,增进行业自律来完善我国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以金融抑制为主要特征的现存金融体制造成了我国信贷市场长期供需结构失衡,分业监管体制下形成的监管真空和P2P行业中的羊群效应,使P2P平台逐步异化以适应我国独特的民间借贷市场.目前我国P2P平台大致可分为中介服务型、担保型、债权转让型三种模式,并以P2P平台为中心存在借款人、贷款人、平台和第三关联方四类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针对P2P网络借贷这一金融创新模式各类主体,梳理其中的法律关系,从而揭示其异化的本质和对法律风险的提示,在分析目前监管现状、借鉴国外监管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当前的发展中,各类P2P网络借贷平台数量急剧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各类金融问题的产生,所以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规范我国的金融市场。基于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依据的研究,文章指出了当前这种网络借贷平台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保障与借贷平台产生关联的当事人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7.
8.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兴民间借贷方式?由于网络借贷平台的参与,借贷关系不再是传统借贷的单一模式,基于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可分为自主交易模式?债权转让模式?平台 /机构担保模式和资金池模式?在不同借贷模式中,网络借贷平台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包括居间人?担保人?债权人?受托人等不同角色,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也随之不同? 网络借贷的监管不应背离网络借贷为民法调整范畴这一出发点?监管机构不应过度干预网络借贷,其监管措施和监管行为仅应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为网络平台和投资人提供更多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增强网络借贷的安全性,使网络借贷更充分地发挥其便利资金流通?繁荣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从2007年开始,国内兴起了P2P网络借贷热潮,P2P网络借贷成为金融行业内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模式。P2P行业快速发展使社会上闲置资金使用率和收益得到提高的同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伴随出现。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文章简要梳理国内P2P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和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适当性是成熟资本市场的一种典型的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我国证券、基金等领域已经初步构建了投资者适当性规则体系。在P2P网络借贷领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对投资者适当性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平台的提醒义务、尽职评估义务、分级义务,但仍难以满足P2P网络借贷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需要。我国有必要在借鉴域外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我国传统金融行业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基础上,以公平投资、信息保护、多元治理等原则为统率,以制定法为主导,把细化分级管理规定和明确平台合适推荐义务作为两大重点,并在行业协会自律监管、投资者教育、法律责任机制、网络仲裁等多个方面进行补充,以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民间借贷是农村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借贷的必要补充。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性民间借贷和生活性民间借贷的发展都比较快,在无息、低息和高息民间借贷中,有息、高息借贷呈上升趋势。生产性借贷和生活性借贷由于借贷用途和利息来源的不同,二者的经济后果、社会效应以及对借贷利率的要求也不同。要加强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引导、管理和规范,扬利去弊,使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元代借贷法律是中国法制历史承前启后发展过程的重要一环。在立法上,从蒙古汗国后期起就沿用唐宋律令精神,确定有息借贷最高以一本一利为止,不得回利为本;确立利息三分原则,为明、清所袭用;尤其是通过程序和履行方式限制,缩小了从蒙古汗国早期所固有的斡脱钱债和军官放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理上,元代学者关于借贷古义的发明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10):96-101
P2P网贷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式业务形式。目前,P2P网贷行业显示出明显的螺旋式发展的势头,在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频现大额坏账和卷钱跑路等事件。如何对我国P2P网贷行业愈趋复杂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挖掘造成P2P网贷行业风险的关键因素,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国内学者在实证研究方面的补充。最后得出了目前我国P2P网贷行业处于很高风险状况的结论,并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给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民间借贷中高利率和非法集资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亟需规制。反思现行法律制度,立法失当、立法空缺同时存在,不利于促进民间借贷的规范化。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应采取灵活的高利贷认定标准,加强对借贷活动过程的规制。通过专项立法规范企业间借贷行为,并理顺相关立法内容。对企业社会集资的规范,应改现行非法集资的客观认定标准为主客观结合的认定标准,将有合理融资需求的集资纳入《证券法》规制范畴。增加专门立法规范民间合会与借贷中介机构的运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内一家P2P平台的实际交易数据,探究了我国网络借贷中不同性别参与者的借贷意愿、融资效率与违约风险。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借贷中女性的借款意愿和投资意愿均显著小于男性,不过随着网络借贷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女性在借款端和投资端所占比例均有所上升;尽管所占比例较低,女性借款人在网络借贷中的融资效率要高于男性借款人,表现为女性借款人的融资成功率较高,不过就融资成本而言,男女借款人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与融资效率相对应,女性借款人的实际违约率显著低于男性借款人,即女性借款人隐含着更低的违约风险,这意味着在融资成功率方面投资者所表现出的对女性借款人的偏好是一种理性偏好。  相似文献   

18.
解禁企业间借贷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禁止企业间借贷的有关规定带有明显的行政管制色彩,束缚了企业的自由,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理当予以废除.但是完全开放企业间借贷也会滋生弊端.因此,对待企业间借贷的科学态度应当是用法律扶持其积极功能的发挥,同时通过法律制度的合理设计避其流弊,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必须彻底废除<贷款通则>中禁止企业间借贷的规定.由<公司法>对企业间借贷予以规制和调整.  相似文献   

19.
民间借贷已由传统的民事民间借贷向商事民间借贷转变,商事民间借贷的营利性特征要求不同于民法的特殊规范体系予以法律保障。通过对国外民间借贷立法经验的借鉴,我国商事民间借贷应采取统一立法的模式,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并重、金融自由与国家适当管制结合和金融公平公正的理念下,从借贷主体准入制度、借贷运行制度、借贷监管制度和借贷主体退出制度四个方面构建其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私人借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人借贷又称自由借贷,是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直接融资行为。本文对私人借贷现象的普遍存在,私人借贷的利率及风险约束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