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芳  王梓安  唐钱华 《民族学刊》2021,12(4):69-79, 118
“斯觉都”是凉山彝族民间治疗顽固性皮肤病、风湿病和痨病的民俗医疗仪式,因其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具有地方性权威的本土医学实践共识。从医学人类学和象征人类学视角分析“斯觉都”借助“神”与“药”的两解方式,揭示其“巫”与“医”的结合过程,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医疗效果。“斯觉都”仪式治疗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与实践价值,一方面通过民俗医疗的疾病解释模式与治疗仪式,患者在族群文化中找到疾病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仪式治疗使用的仪式植物,是民众千百年来地方性植物药知识的实践,构成彝族民族药物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而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从19世纪末到整个21世纪的一百多年间,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已经浩如烟海,其中虽然不乏重要的理论建树,然而直至目前,对仪式的解释仍然“尚无唯我独尊的某套理论”(Grimes.1995:39)。笔者则广泛吸收人类学已有成果,对仪式现象进行多角度理解,分别从“仪式的行为”、“仪式的情境”、“仪式的意义”、“仪式的功能”四个方面加以阐释,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因而也是社会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从十九世纪末到整个二十世纪的一百多年间 ,人类学关于仪式的研究成果已经浩如烟海 ,其中虽然不乏重要的理论建树 ,然而直至目前 ,对仪式的解释仍然“尚无唯我独尊的某套理论”(Grimes 1 995 :3 9)。笔者则广泛吸收人类学已有成果 ,对仪式现象进行多角度理解 ,分别从“仪式的行为”、“仪式的情境”、“仪式的意义”、“仪式的功能”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从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一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rhro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1846—1933)首次创用,且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y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的及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做为文化的定型的组织或一种  相似文献   

5.
我至今使用“anthropology”(人类学)这个词,仍然是指它在英语国家中的通常含义。不过我必须强调一点,根据意大利的传统,无论是在正式的学术用语中,或者是在日常用语中,“人类学”都被理解为对于人类的生物学研究。因此,象英语表述中在人类学前面加上“physical”(体质的)这么一个形容词,对意大利人来说就是多余的了。在意大利文中,与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和英国的“社会人类学”相当的词,就是“etnologia”(民族学)。这个明显的区别已经根深蒂固,当意大利这门科学的第一个正式学会——“意大利人类学和民族学学会”于1870年建立时,几乎未加讨论就被接受了。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有少数几位学者对这个术语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6.
一 文化人类学(Cultuial Anthropology)是与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相对应的人类学两大分支之一,该学科名称于1901年由美国学者霍姆斯(Williaw Henry Holmes 1846—1933)首次创用,且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又有不同的传统称谓。如,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Social Anthropology);在欧洲大陆各国称“民族学”(Ethnology)。近年来,“文化人类学”有逐渐取代“民族学”而成为通用术语的趋势,意指从历史的及进程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当强调社会制度做为文化的定型的组织或一种符号制度,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的研究没法回避对何为文化的探讨。各个人类学理论学派均有自己对文化不同的理解,而对文化不同的理解则会影响其对理论的构建,因此,对文化的认识成为理解人类学理论学派的基础。从人类学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关于文化的阐释有作为"进化传播"的文化、作为"相对"的文化、作为"功能"的文化、作为"结构"的文化、作为"象征"的文化、作为"解释"的文化等。各个人类学理论流派建立在对不同文化或是文化不同侧面的理解基础之上,对文化的不同理解亦影响了各个学派实际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     
从语源学意义上讲,人类学即“人的科学”。但实际上,人类学还只是关于人的科学之一,是那些依据人类生物和文化特性,去描述和解释人的学科的综合研究,而且要特别注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人类的差异和变化。人类学还特别重视种族概念和文化概念,这类概念在人类学语汇中是最为普遍的,尽管关于这些概念的含义至令仍存在许多争论。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改造和跨越自然障碍的创造物,桥既是材质、造型和工艺各异的具象之物,也是凝聚多重文化意义的象征之桥.红瑶的架桥是一种人生过渡仪式和修功德仪式,具有沟通阴阳和“修阴功”的深层意义,体现了红瑶独特的人观.对架桥仪式的研究,不仅是对“过渡礼仪”“阈限”等人类学仪式研究经典概念的印证和延伸,也可拓展人类学以标识与符号“物”为研究旨趣的物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象征人类学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逐渐成为西方人类学领域一种举足轻重的理论思潮,通过研究象征符号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紧密联系,把人类学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继结构主义之后又一影响深远的人类学理论. 中国的象征人类学研究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众多学者不断的辛勤努力下,已经崭露头角,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经验教训,如对西方象征人类学理论缺乏系统认识和深入研究,中国象征人类学的发展在借鉴和运用西方象征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同时,仍需突围,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象征人类学理论体系和学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象征人类学的研究,但遗憾的是,未能有一部既融合西方象征人类学的理论精华,又适用于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特色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城中村的农民、农业、农村社会变迁和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移植或嵌入,共同构筑了城中村农民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人类学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技术,可避免其他学科可能出现的“文化解释”谬误.文章分析了社会情境影响下的中国人类学发展状况和人类学参与城中村农民社会研究的学科优势,从都市人类学、工商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等8个分支学科讨论了人类学的研究维度,也讨论了人类学参与研究中存在超域性、局部性和相对性限度,揭示了人类学参与城中村农民社会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视听语言来解释人类文化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辉 《民族研究》2004,(4):56-64
本文认为 ,影视人类学片不仅能够记录和保存人类的文化现象 ,而且能够解释和分析人类的文化现象 ,这里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对“影视”一词的理解。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影视人类学这个概念中的“影视” ,指的不是一种艺术 ,而是一种语言 ,在影视学中叫视听语言。画面语言擅长表现具象层面的事物 ,但通过摄像和编辑的努力 ,也能够表达抽象的逻辑分析。影视人类学和人类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的是视听语言 ,而相同之处就在于解释人类的文化现象。影视人类学片是使用视听语言的学术作品  相似文献   

13.
仪式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也是文化人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本文在人类学田野工作的基础上,运用象征人类学和仪式的相关理论,对广西大化壮族家族超度亡灵仪式的结构和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无人化的人类学“(这门学科)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②从特罗布里恩德岛回来后,1936年马凌诺斯基(B.Malinowski)的新作《文化论》问世,开篇他如是评论了人类学.马氏的宣告自有道理,话音未落,他已经给人类学给出了解释——这是一门决心以研究人类为己任的学科.研究人类!这意味着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包括制度、精神和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在分工日益细化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这样的追求难免让人觉得无的放矢、含混不清,以至于不切实际,难道其他学科不研究人类吗?不仅如此,其他学科的目标似乎既明确,又具备操作性,相比之下,人类学的研究更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刘华 《民族学刊》2017,8(6):23-29, 102-103
本文从利奇与费孝通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论辩出发,尝试性地分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定义”性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释”性特征对西方人类学与中国早期人类学的不同影响,认为中国早期人类学家即便曾采用西方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式,由于在对待这门学科的前在立场及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在人类学的学科实践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即中国早期人类学家把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来重新注释、解释整体性观念下的“中国”——此“中国”并非仅仅是民族国家系列中“一国”的政治地理概念,它还包含着从自身历史与文明中承继而来的对生命及世界的整体性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人类学研究范式转型中兴起的象征人类学研究,界定了"象征"和"意义"对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结合具体的人物和情境讨论了人类学象征研究的思想来源和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无人化的人类学罗伯森·史密斯(Robertson Smith,1846~1894)出生于苏格兰,是19世纪著名的《圣经》学者,一生致力于《圣经》研究,对阿拉伯宗教的研究亦建树颇丰.《闪米特人的宗教》是他从1888年到1891年在英国阿伯丁的讲座文稿的汇集,当时讲座的题目是“闪米特人的原始宗教:从其他原始宗教,以及基督教《旧约》的精神宗教的视角”.本书是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①人类学从仪式的角度研究宗教就肇始于此书.后来的法国年鉴学派、德国文化史学的宗教史研究、精神分析学与象征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史密斯的影响.在史密斯之前,古典学中已经出现过很多深入关注仪式的研究,比如布克哈特(J.Burckhardt,1818~1897)对希腊城邦赛会的研究②,库朗热(F.Coulanges,1830~1889)对希腊村落节庆的研究③等等.  相似文献   

18.
宗教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及学科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19世纪以来人类学对宗教研究的情况和宗教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学科的理论来源,学科的建立以及学科发展的三大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时阐释了当前宗教人类学的学科转向,即更关注仪式、关注符号与象征以及强调宗教的“地方性”(Place)研究。在我国,目前人类学对宗教的研究主要关注地方性、小民族的宗教或者说就只关注民间信仰,尤其是其仪式过程,而较少关注跨地域的宗教形式,尤其缺乏对世界宗教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辨析了理解与解释两个概念的不同意义,从中引申出解释人类学的基本文化观。格尔茨眼中的文化是实证的、微观的,人类学研究者对他文化的解释必须建立在对他文化规则和意义的理解之上,思考深描民族志过程中如何把握理解的本质。本文分析了格尔茨这一文化观的独特性和影响它形成的各种理论源泉,以及他所代表的解释人类学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0.
贯穿于20世纪人类学理论所有领域的结构概念在人类学学科领域中已经成为主流话语之一.从20世纪早期出现的结构-功能主义,法国年鉴学派,结构人类学,象征人类学,文化唯物主义到历史人类学等种种学派中不同人类学家将结构概念用于理论的表述和具体文化研究实践中去.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结构概念在不同理论学派中的内涵进行探讨,以期为阐释和梳理人类学理论研究提出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