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心理学的本土化充实和完善了心理科学。通过考察心理学本土化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心理学的本土化采用改造运用和自主创立两种途径,通过求同、求异的两种研究定向,达到以本土问题为研究中心,培养本土的研究人员、编写本土的教科书、得出与本土相适应的研究成果——建立本土的数据库和量表、形成本土化的理论——建立本土心理学。通过构建中国人的个性量表,研究孝道、人情以及社会生活中关系等,心理学在中国开始了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世界心理学正面临着本土化议题的不断挑战,随着西方主流心理学解释力的下降以及与生活现实问题的相互分离,心理学界正在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也顺应时代潮流,加入了心理学本土化改革的大潮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开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将中国心理学赋予中国的文化品性,将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心理学的跨世纪发展有科学化和本土化两大主题。中国本土文化的土壤中没有生长出科学的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传入的,其科学化在早期是通过西方化完成的。但目前,中国心理学科学化的努力正从追求西方化转向追求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应立足于突破和变革西方心理学的偏狭科学观,这不仅可以给本土化带来必要的规范,而且可以推动整个心理学科学性的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科学观的变革就体现在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重新确立上。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明示了中国心理学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历程和要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学在进行本土化的过程中,要解除挑战,破除诸多误识,实现更深入的发展,唯有直面现实,认真解决问题。深刻理解本土化的目的及意义;正确处理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与西方已有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论为中心;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研究;注重揭示深层次心理;要构建成熟的本土社会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赵忠宇 《学术探索》2013,(1):140-144
由于西方科学心理学自身的狭隘性,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心理学本土化运动蓬勃兴起,菲律宾心理学为其杰出代表。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起步较晚,但依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文献比较法,对中菲心理学在概念、理论、方法、测量和问题等方面的本土化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存在的不足及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本土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即从对西方或外国心理学的模仿和复制中解脱出来,使之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和挖掘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来自于当代心理学演变和根源于本土心理文化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有三个核心内容:“心理文化”是对心理学本土传统的新挖掘;“心理生活”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对心理学环境因素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宋晓东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07,(11):104-108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文化转向语境中,"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要求建设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心理科学"。从后经验主义理论心理学出发,这意味着以中国为现实文化主体的知识体系整合,即中国本土文化与心理学经验知识的双向诠释和建构。在经验基础或逻辑方面,整合要求进行知识体的区分;在体系建构和诠释方面,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编篡服从于元理论层面的修辞学规则。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心理观应该是一种动态立体多元的心理观,作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现代心理学,尤其是普通心理学,无疑就应该以此为前提基础,构建起新的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心理学应用发展的理论和学科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或本土化,加快我国心理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与实证的科学心理学的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分界,早期是前者要排斥、埋葬和替代后者,现在是前者要重新认识、借鉴和吸收后者。本土心理学也是一种系统的心理学探索,但在了解、解释和干预心理生活方面独辟溪径。科学心理学的发展,主流的认知心理学可借助本土心理学切入人的主观意识经验,非主流的人本心理学可借助本土心理学达于个体心灵的超越。本土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常识心理学对意向性的关注可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借鉴,哲学心理学对圆满的心灵和超越的心灵的探索可成为科学心理学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黄光国 《阴山学刊》2010,23(1):5-17
台湾华人本土心理学运动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争议的内容,和世界其他地区之本土化运动所遭遇的困境是十分类似的。非西方社会中的本土心理学者要想达成建立全球心理学或普世心理学的目标。必须将反殖民主义的心态,调整成为后殖民主义,将相对主义的哲学默认转换成为普世主义,充分吸纳西方学术传统既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针对普世性心智的运作机制,建构假设可适用于各个不同文化的形式性理论,同时用它来分析某一特定文化中人们所独有的心态,再以之作为参考架构,从事实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兴起的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分析了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价值偏差和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缺陷,并从社会心理的文化特性出发,指出在大陆、台湾、香港兴起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其深层原因乃是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基于中国文化独特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文化心理学的多重含义与多元取向,一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属性,即怎样对待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方式的文化属性,即怎样对待一门独立科学门类的文化特性的问题;三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文化分支,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都是涉及到文化的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四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文化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心理学本身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主要体现为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积极变革,对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原创性建构。  相似文献   

13.
新心性心理学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典范,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全新的视角、哲学的高度对心理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在文化的框架下用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对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文化的创新,突破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将人看作是主客一体的、自觉生成的、与环境共生的个体。这一理论创新将为中国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大学生的消极心理,而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现代心理学正处在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时期,它研究的更多的是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更多的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以实现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追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常识心理学是与科学心理学对应的一种心理学话语形态,是属于生活世界的合情心理学,指引着人们日常生活。在全球化语境下,常识心理学概念图式对于心理学当代发展无疑是一种学术资源和创新资源。在多元文化时代,"公约性"命题可以打通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之间对话的通道,是未来生成与构建合情合理的心理学的一种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