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心理学的本土化充实和完善了心理科学。通过考察心理学本土化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心理学的本土化采用改造运用和自主创立两种途径,通过求同、求异的两种研究定向,达到以本土问题为研究中心,培养本土的研究人员、编写本土的教科书、得出与本土相适应的研究成果——建立本土的数据库和量表、形成本土化的理论——建立本土心理学。通过构建中国人的个性量表,研究孝道、人情以及社会生活中关系等,心理学在中国开始了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理学的跨世纪发展有科学化和本土化两大主题。中国本土文化的土壤中没有生长出科学的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传入的,其科学化在早期是通过西方化完成的。但目前,中国心理学科学化的努力正从追求西方化转向追求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应立足于突破和变革西方心理学的偏狭科学观,这不仅可以给本土化带来必要的规范,而且可以推动整个心理学科学性的发展,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科学观的变革就体现在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和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重新确立上。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明示了中国心理学科学化和本土化的历程和要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本土的传统形态心理学与本土化的科学形态心理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和研究本土的传统心理学是近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异军突起的一种趋势.而西方或美国的科学心理学在其他国家的本土化,则成为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心理学进步的焦点.尽管前者引发出了后者,但实际上两者无论在研究的定向、涉及的内容、发挥的作用上均有所不同.我国的心理学要想有长足的进步,也面临着怎样对待本土的传统心理学和怎样使西方或美国的科学心理学本土化的问题.本文便试图澄清两者的不同重心,并分别简要阐述中国本土心理学和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本土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即从对西方或外国心理学的模仿和复制中解脱出来,使之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和挖掘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来自于当代心理学演变和根源于本土心理文化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有三个核心内容:“心理文化”是对心理学本土传统的新挖掘;“心理生活”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对心理学环境因素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心性心理学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典范,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又突破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全新的视角、哲学的高度对心理学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在文化的框架下用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对心理学理论进行了文化的创新,突破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将人看作是主客一体的、自觉生成的、与环境共生的个体。这一理论创新将为中国本土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宋晓东  叶浩生 《社会科学》2007,(11):104-108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文化转向语境中,"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要求建设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心理科学"。从后经验主义理论心理学出发,这意味着以中国为现实文化主体的知识体系整合,即中国本土文化与心理学经验知识的双向诠释和建构。在经验基础或逻辑方面,整合要求进行知识体的区分;在体系建构和诠释方面,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编篡服从于元理论层面的修辞学规则。  相似文献   

7.
以历史的视角考察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全面地把握心理学本土化概念的内涵;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学本土化问题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更有利于促进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心理学例证的发展;最后,研究主张建立多中心、多形式的心理学历史,以对应新兴的多元的本土心理学例证,以挑战和打击所谓的文化中心的霸权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到来,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了严峻挑战.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守护,关键是要呵护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存在着缺失的焦虑与危机,这与含糊理解文化本土化内涵、难以肃清“复古”和“西化”两种极端思维、难以摆脱文化“背反心理”以及盲目提出与“世界接轨”的想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立足本土语境,在文化自觉中守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保持适中的张力,在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免疫力,在文化创新中提升文化竞争力,在文化自信中树立文化价值典范.这些实践路径既是呵护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本土化,也是守护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视域中的文化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文化本土化现象出现的语境,指出文化本土化的局限性及其对全球化的抗衡,以地球整体利益为核心、各个不同的本土文化相互依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文化本土化的实践不能脱离文化全球化而独自完成,相反,只有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黄光国 《阴山学刊》2010,23(1):5-17
台湾华人本土心理学运动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争议的内容,和世界其他地区之本土化运动所遭遇的困境是十分类似的。非西方社会中的本土心理学者要想达成建立全球心理学或普世心理学的目标。必须将反殖民主义的心态,调整成为后殖民主义,将相对主义的哲学默认转换成为普世主义,充分吸纳西方学术传统既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针对普世性心智的运作机制,建构假设可适用于各个不同文化的形式性理论,同时用它来分析某一特定文化中人们所独有的心态,再以之作为参考架构,从事实征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化心理学的多重含义与多元取向,一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属性,即怎样对待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方式的文化属性,即怎样对待一门独立科学门类的文化特性的问题;三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文化分支,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等,都是涉及到文化的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四是涉及到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文化多元。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心理学本身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主要体现为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理解,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积极变革,对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原创性建构。  相似文献   

12.
文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为恢复与彰显心理学的文化品性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不同的学者对文化心理学的概念、特征还没有一致的认识。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把文化心理学界定为研究人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现象的丰富性、复杂性;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注重研究的生态性;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和心理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心理学研究对动画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玲 《社会科学》2006,(9):140-145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往偏向于物质层次“硬”需求的中国人,现在对于情感和精神等文化层面的“软”需求日益突现出来,文化经济学、文化心理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中,文化心理学对动画文化发展所形成的深刻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述卓  王莹 《社会科学》2006,9(3):172-182
“水井”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器物之一。特别是当它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一个文学意象而存在时,便被世世代代的文学作品挖掘出了广泛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中国文学中的“水井“意象古典到当代的流变,可以观照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文化思维和文化心理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生存空间、生存价值和生存的终极意义的无止探求。  相似文献   

15.
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项贤明 《学术界》2002,(1):34-39
我们的大学教育和大学生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殖民化过程。大学这种精英层面文化的殖民化 ,对包括大众文化在内的整个民族文化体系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侵蚀作用。大学教育的殖民化有其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 ,泛滥的殖民心态和知识分子对文化增势的寻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大学教育的去殖民化和社会文化去殖民化是相辅相成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土生长”是其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