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事开头难。找工作是人生的大事,尤其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找第一份工作既是新奇又是挑战。 工作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资产,大多数的人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在工作上。有句话说:“人的梦想开始于工作,也结束于工作。”一份好的工作不仅给人带来物质财富,更会给人带来精神的满足,对那些对工作不满足、不顺利的人  相似文献   

2.
公益精神     
每个民族有它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个性。然而,比起那些相异点来,这个世界上的人有更多的相似点。每个国家都不难见到这样一种人:他总是试图工作得尽可能少而获取的报酬尽可能多。与此相反,有人除了恪尽职守外,还习惯于做许多份外事,并且不计较任何报酬。这种人哪儿都少见。 这两种人通常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个性。工作懈怠的人经常诉说他的“理由”,他似乎认为社会亏欠他一份轻松愉快的生活。而惯于做份外事的人则常常谈到“责任”:他觉得是个人欠了社会的债,而不是社会欠了个人的债。什么花结什么果,两者都不认为自己的表现有丝毫值得诧怪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而变幻不定的过程而其中1/3的时间是在工作。如何取得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又如何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是每个普通人都曾被困扰也往往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其实无论人生如何变幻其终有规律可循只是一般人不容易找出这个规律而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重复着同样的错误,令人感到整为可惜。所以当一个人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不妨对自己对自己可能的将来都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对即将开始的人生获得一些共性的东西,少走一些弯路。职业与事业的区别求职当一个人从学校走入社会时求职这个词就开始伴随他了。在现代社会中,一个职业从…  相似文献   

4.
怎样认识人才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论人才的 重要性以及重视人才的迫切 性,谁也不怀疑人才效应与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但在实践中对如何认识人才却众说纷坛。例如,有人认为,人才是指具有为各项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有人认为,人才是指超越自我利害关系而又能驾驭某一群体的人;还有人认为,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学历或较高职称和职务的人;再一种说法是,人才是指具有从事某种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 邓小平同志说:“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就把人家埋没了。”按照小平同志的教导,我…  相似文献   

5.
一位管理学家说:“如果你让别人干得好,就得给他一份恰当的工作。”衡量一份工作对一个人是否恰当,关键是看他是否有兴趣、有热情。盛田昭夫从索尼公司的管理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人能够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会精神振奋,更加投入。   为了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盛田昭夫下令创办了一份公司内部周刊,并在上面刊登每个单位或部门现有的空缺岗位,有意向的员工可以前去应聘,同时公司约定每两年一次,设法调整部分职工的岗位或工作性质,使他们对工作保持新鲜感。公司希望借此对那些有闯劲、期望一试身手的员工提供及时的…  相似文献   

6.
有人的地方就有情绪   人非草木,有人的地方就弥漫着种种情绪。情绪在工作中的好处常常显而易见:高亢的工作情绪有“传染性”,办公室里的欢笑和愉快情绪能提升工作士气是毋庸置疑的;因工作成就而引发的兴奋和喜悦则会成为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进而诱发一个于个人与公司皆有利的正向循环。不过,情绪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有害之处也常常相当严重:过度兴奋会局限了人的思考和判断,而导致轻率的决策,或漏失重要的讯息;强烈的愤怒当然会损及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如“办公室暴力”的情形在不景气的低气压中更易引爆;不过,长期压抑愤怒和…  相似文献   

7.
识别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仅是因为有的人口是心非,善于伪装;还在于,即使是真实的表现,有时也会令人难以判断是好是坏。对于辨识人才之难,古人多有论述。其中,元代人胡祗论述较为全面。他说:“辨识人才最为困难,因为有些事情往往似是而非。有人刚直、开朗,看上去像是说话刻薄不留情面;有人柔和、懦弱,看上去像是忠厚老实;有人廉洁守法、坚持原则,看上去像是保守固执;有人头脑清楚而拙于言辞,看上去像是无能;有人并无真才实学而能言善辩,看上去像是很有才能;有人头脑迟钝、不学无术,看上去像是城府很深;有人总爱攻击、诽谤别人,看上去像是端方正直;有人对人比较厚道、隐恶扬善,看上去像是讨好拉拢别人。一一考究起来,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人才的优劣真伪,往往混淆不清,难以辨识。”辨识人才不容易,那么古人是如何辨识人才的呢?  相似文献   

8.
实行周五工作制后,“上班族”有了两天的休息时间,于是大家开始“潇洒”起来。然而到了今天,不少人渐渐务实了,“休闲”是可以的,但形成一种“热”,却不适合自己,于是便降温了。这温降得好! 老百姓的休闲热是热在钓鱼、观光赏景、访亲问友等方面。钓鱼固然好,一看鱼儿上钩,不禁喜上心来,然而钓上的鱼必须尽数买走,其鱼价且大大高于市价,长此下去似乎不划算;旅游也固然好,祖国的山河美不尽收,但各风景区的“入门券”,却令百姓瞠目,加上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饮料费,数千元的人民币一会便空了.如此热下去似乎很“烫手”;访亲问友当然也是一种乐趣,但你访我、我问你,访来问去:又吃又喝,反而让人苦不堪言。于是乎老百姓明白了,自己并不是“阔佬”,更不是有钱的“老外”,还是留在家里收拾家务、看  相似文献   

9.
可能由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原 因,笔者总是企盼人人都能成才, 也往往为某些无故浪费生命的人感到 惋惜。而如今,正逢迎接21世纪知识经 济时代到来的挑战之机,却有人对下岗 分流和退休制度的实施产生了错觉,到 了40多岁就预感“年岁大了,没有什么 前途了”、“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尤其是 将要退休或已届退休年龄的人,更感到 “这一辈子就这么的了”,甚至某些退休 的科教人员也既不读书又不看报。这与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需要 很不合拍。 ——这是很值得关注的思想上的 “早衰”现象。 如何防止这一思想上的“早衰…  相似文献   

10.
在Google中输入“兼职”两字点击“搜索”,兼职工作银行,中国兼职网、兼职驿站、百太兼职人网、兼职招聘网、兼职高速路、兼职俱乐部扑面而来。在网上找一份甚至几份自己喜欢的兼职工作,对一些人来说已不新鲜———  相似文献   

11.
是找个好工作还是谋生?每个毕业生都希望自己会有一份专业对口、待遇较好的工作,但很多人不能如愿用5么,是谋生还是找个好工作?为什么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会于起在国内根本不屑一顾的洗盘子刷碗等职业呢?说到底,谋生,还是第一要义。就业的路为何这么窄?去国有企?..  相似文献   

12.
有人似乎天生与成功绝缘,而事实却是,他分明害怕成功。被自己否定的结果,便是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很多人都有“就差那临门一脚”的经验,到头来让自己白忙了一场,功败垂成。有一天,如果你反省自问,发现自己的成就似乎远远落在你的抱负之后,或者,你常常在一个好的开始之后,却总是在最后一分钟失败了,那么,你很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的“害怕成功”在作祟。什么是“害怕成功”?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有意无意间,会做出降低生产力、打击士气的事。譬如,你告诉自己“我真差劲”、“我真无能”等等,用这些丧气的话来不断地否定自己。结…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既然是人才,就要大胆地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就要授以“一官半职”,不然就不是“重用”。其实对人才重用与否,并不在于有没有“乌纱帽”,有些人特别适合从事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若硬要委以行政管理工作或当科长、厂长、总经理,这是形式上的重用而不是实质上的重用。有的人才也因此而抱怨道:天天忙于职工的住房问题、油盐酱醋柴问题、生老病死问题,真是当了“官”丢了“技术”,贡献反而小了。有的人适合科研攻关、适合把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若硬要他从事政治工作、党务工作当书记或当工会主席,这也不叫重用。尽管有人主张用人要“用其所短”,意即变所短为所长,然而置其“所长”而不用,显然是一种浪费。也  相似文献   

14.
也许,人们不会忘记十几年前城乡居民排起长队手拿票证买米买面买鱼买肉的场景;也许,有人会诧异气候寒冷的东北忽然之间也“火”了起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过去只有南方人才有口福享受的大米饭;也许,有人在享用鸡鸭鱼肉苹果草毒之类佳肴美味时肚子里仍装着不少的抱怨;面对满大街琳琅满目的吃的,人们或许会想到农民,想到土地;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有这样的一支队伍,为了12亿人吃得饱吃得好,长年从事着跨越国界,专“打老外的主意”,默默无闻地从异国他乡引进良种和技术的工作。近年来,这支队伍战果辉煌。我们的政府不会忘记这些功…  相似文献   

15.
桃园三结义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仪式完毕后三人各自高高兴兴地散去,张飞更是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吹自己找了个靠山。一天有人讥笑道:“一个卖草鞋的,你竟然拜他为大哥,高兴个啥呀?”张飞不服:“人家是当朝的皇叔,怎么了?”但心里还是犯嘀咕。几天后遇到刘备,终于忍不住问道:“大哥,人家都说你是当朝的皇叔,对不?”  相似文献   

16.
某地近年来轰轰烈烈地招商引商,并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着实让外来投资商贾们趋之若鹜。然而好景不长,这地方“招商引资”的口号仍喊得响,各种优惠政策也没变,可就是外商廖廖,没几个人揣着支票兴冲冲地来投资发展。 态度这么热情,环境这么宽松,咋吸引不了人呢?有人好奇打探原因,外商坦言:此地腐败太厉害了。感受有三:一虑优惠政策要“买”。不给某些掌管职权的人一些好处,既定的优惠政策兑现难;二忧经营环境不宽。钱进了地方银行的帐,某些部门就管不了你外商不外商,出门办事不懂公关,易事也是难事;三怕损了自己的名声。…  相似文献   

17.
裴松之注引的《益部著旧传·杂记》中,有一个“诸葛亮上当”的故事,读来很 容易使人与现实生活“对号入座”。 据说,诸葛亮任蜀相时,手下有个叫何祗的郡克,主管监狱的工作。几次有人反映,何抵“游戏放纵,不勤所职”。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整日吃喝玩乐,工作不负责任。诸葛亮听后很生气,决定对何祗的工作进行一次突击检查;但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何祗得到消息后,立即紧张地行动起来,一方面,组织人打扫卫生,填制报表,换洗衣装,改善伙食;另一方面,他又亲自“夜张灯火见囚,读诸解状”,临时了解罪犯的案情和思想情况。等到“诸…  相似文献   

18.
一、危机管理法长期以来,危机似乎成了危险的代名词,于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便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指挥棒。与其说这是一种鞭策,倒不如说是一种恐吓,增加了员工的不安全感,降低了员工的忠诚度。员工处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处处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凡事能推则推,能躲则躲,能逃则逃,不利于人力资源作用发挥。运用危机管理法,关键在于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危机的含义。“危”是危险与威胁,“机”是机遇与挑战,在组织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涌现对组织不利的威胁,但同时也经常会出现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自从方成先生画了一幅名为“武大郎开店”的漫画后,嫉贤妒能者就有了代名词,久而久之给人一个错觉,似乎嫉贤妒能的事都是庸庸碌碌如“武大郎”者干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要是换了武二郎又会怎样呢?也许有人说:武二郎英雄盖世,又兼有打虎业绩作资本,不会也没有必要干那种没出息的事,而是网罗  相似文献   

20.
老板要给自己的员工以什么样的印象才最好,这历来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话题。有的人说做老板最主要是有威信,说透彻一点就是要让员工觉得怕,否则员工不听自己的话,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又有人说老板要做员工的“老好人”,对所有员工都要好,这样才能让员工对自己贴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