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说“不”     
威尔逊(美国第28任总统)任新泽西州州长时,曾接到一个电话,报告他的一位担任议员的朋友去世的噩耗。威尔逊沉浸在悲痛之中。几分钟后,他又接到那人的电话:“州长,我希望顶替那位议员的位置。”威尔逊蜕:“我完全赞成。”说着停顿了一下,还没等对方来得及高兴,他接着蜕:“如果殡仪馆同意的话。”威尔逊装作没所瞳对方的意思,巧换“顶替”的概念,使其碰了一个软钉子。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改革事业已在各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来搞计划经济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吸收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和适应时代的客观条件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几年的实践,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全面高涨和生机勃勃的大好形势。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通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我国的电信事业在改革开放以前的三十年间,处在非常落后的阶段,就电话来讲,除政府部门、大单位之外的用户寥寥无几,“电话”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尚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状况。即使在大、中城市也没有几个人  相似文献   

3.
2003年9月初的一天.南方沿海某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小胡担任机关值班工作。这段时间市里正在招商引资,领导布置了许多工作,小胡忙得不可开交,正在和几个同志处理事务。这时,值班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省政府应急办的电话通知:“预计明天上午10点左右,台风‘杜鹃’在你市登陆,请你们务必高度重视,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对方通知完毕,还问小胡记清了没有?小胡半警醒地说:“记清了,放心吧。”待对方挂了电话。小胡又去忙其他工作了。  相似文献   

4.
张成起 《领导文萃》2005,(1):111-115
一位河北省审计厅厅长的肺腑之言。一篇非文人所写的好作品。 一 前年初冬的一个上午,我一如常日,在机关的办公室里伏案处理那无尽无休的公文。将近午时,话机蜂音骤起,电话原来是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打来的。他在电话中兴奋地说:“有条好新闻必须马上告诉你—— —李真今日上午在唐山被执行死刑了。 ”我淡淡地“噢”了一声,随便敷衍了几句,便有气无力地挂断了电话。 太熟悉了——包括我对他们,也包括他们 —对我。如果从任市委“一把手”算起,我曾在程维高的手下工作了十余年。曾听到过他多少次理正气雄的“教导”,又曾对他政治上…  相似文献   

5.
若鲁 《领导广角》2000,(10):31-31
“依法治国”的口号喊了几十年,可我越来越感觉到,在现实生活中法制的力量是如此的单薄,而“领导批示”的威力是越来越不得了了。  相似文献   

6.
渤海“死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素有“渔仓”美誉的渤海几乎已经无鱼捕捞。一些渔民每次离岸几十海里,辛苦忙碌20多个小时,捕捞上来的常常是几十斤“皮虾”。扣除消耗掉的柴油钱和平日缴纳的各种税费,稍好的能顶上一个小工的收入,差点的就只有亏损了。由于无利可图,仅在秦皇岛市,今年就有500艘以上的渔船告别了捕捞业。  相似文献   

7.
接电话     
吴守春 《领导文萃》2008,(13):147-149
某办是个小单位.半局级.几个办公室,共用一个号码,每个办公室均安装一部可打可接的电话。小方没进来时,接电话是小孙的专利:小方来了.小孙也便“退居二线”了.把这项光荣的任务击鼓传花似的交给了小方。沦年龄.小方比小孙还大一岁.但机关的潜规则是论资排辈,先进山门为长老。好在单位是个清水衙门,公务电话并不多.小方要接的差不多都是私人电话。  相似文献   

8.
打鬼容易捉鬼难。报纸上的一 则消息:国家将取缔一切研究“水变油”的民间科研所。这使我回想起六年前的一次亲身经历。94年的一天,某国营大公司Z总经理打来电话,说有个十分诱人的投资项目,请我帮忙考察一下。 第二天,我参加了他们的座谈会,见到了一位50岁出头,略带本地口音,来自北京的林先生。Z总将林先生给他的几页介绍材料交给我,我粗略地扫了几眼,项目名称赫然是:“水解氢……”林先生自我介绍说:他本是国家某部委的处级干部,近年下海,从事技术推广。这个水解氢项目是他从数十个项目中筛选出来的最好的一个。林先生表示,…  相似文献   

9.
新领导观     
刘峰 《决策》2005,(11):64-64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名言我们讲了几十年,其实它早已不符合实际了。国外早有“动力分散型”高速列车,不仅火车头有动力,后面的每一节火车厢也有动力,所以跑得快。  相似文献   

10.
广东镇泰集团两万五千多名员工九成是外来人员。为解员工思乡之情,镇泰集团特意装了长途电话,订了几十个省、市的报纸建起阅报长廊。员工端午节有粽子吃,中秋节能吃上月饼,每逢节日他们都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董事会还专门出资o000多万元为员J设立了救困基金和医疗基金……镇泰集团老板说:“员工是企业之本,我们企业努力的目标是‘客人满意,员工满意’。”让客人满意的现点我们已耳熟能详了。但一些企业片面强调让顾客满意,而忽视让员工满意,甚至不惜牺牲员工的自尊,侵害员工权益去换取客人“满意”,把客人满意与员工满意对立起…  相似文献   

11.
“这是我们公司的对外电话,你要打最好用手机。”在留下自己的办公电话时,日照市岚山港务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荆小姐这样说。这让记者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手机呢?难道港务公司的办公电话只能接手机?荆小姐的解释让记者更加困惑了。她说:“因为你们电话的区号是010,010开头的电话我们一般不接。”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象,未来几十年,“养老”是一个可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樟文 《秘书之友》2013,(11):26-27
何谓“短急重”材料?顾名思义。就是指篇幅短、任务急、很重要的材料。对于从事文稿起草工作的同志来说,写作“短急重”材料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笔者从事文稿起草工作已有几年时间,在工作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领导突然打来一个电话。  相似文献   

14.
《决策探索》2008,(1):85-85
今天,我特地到一个境外客商投资企业登门道歉,因为这位客商给我写的一封信,他说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用中文写信了,写这封信的用意不是在“告状”或“埋怨”,而是把一个投资者最“卑微”的要求与想法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名著《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出场便根据她的声音、态度等表现,了解了其意图、性格、情绪、表情,描画出了她的形象,这就产生了“声音名片”。日本的铃木健二先生曾说过:“不管是在公司还是在家庭里,凭这个人在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可以基本上判断其‘教养’的水准。我每天收到好多预约演讲的信件,还接到很多委托讲演的电话。我凭着对方电话里的讲话方式,就能判断其修养如何,凭对方在电话里的第一句话就可以基本决定我是去讲还是不去。”由此可见,电话形象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全国“两会”以及刚刚结束的十七大期间,央视新闻中心推出特别节目“小崔会客”。三年来,做客的省部级高官将近几十名,调侃和娱乐元素进入高官访谈现场。去年12月4日晚,崔永元回忆了他眼中的这些官员。  相似文献   

17.
程炎 《决策》2009,(2):I0012-I0013
“大旱之年无旱象,大灾之年获丰收。”这是六安市金安区江准分水岭易旱地区十多年综合治理开发最具成效之一;今年,我国长江以北绝大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未见的大旱,但该岭区却能做到“塘中有水心不慌”,人人都能饮用甘泉水,绿油油的庄稼长势喜人,农业生产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十多年来.  相似文献   

18.
曹智 《决策与信息》2003,(12):18-18
几十年前的“两弹一星”工程,使中国真正获得了大国地位;如今“神舟五号”的发射,也将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在共和国这份用智慧和勇敢、生命和鲜血写就的功勋簿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闪亮。  相似文献   

19.
陈樟文 《办公室业务》2013,(9):11-11,13
何谓“短急重”材料?顾名思义,就是指篇幅短、任务急、很重要的材料。对于从事文稿起草工作的同志来说,“短急重”材料叮以说是家常便饭。笔者从事文稿起草工作已有几年时间,在工作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领导突然打来一个电话,要求在短时间内起草一份重要文件、汇报材料或者紧急通知。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0,(45):30-31
目前.全国包括“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在内的国家级基地和试点城市认证已达几十项.其中,杭州市获得的国家级基地、试点城市称号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