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程序模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使大学生“内化”的认知顺利“外化”为良好的行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行为程序理论模型是基于心理学用于描述人的认知-行为转换过程的理论模型。运用该模型,文章将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描述为由情绪控制、观念控制、自我控制三个控制过程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化”过程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校友服务母校的意愿,为校友资源的引入提供了合理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校友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限度的,是“自选动作”而非规定动作,是“点”不是“面”,是“锦上添花”,是“帮忙不添乱”。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友“精神资源”库,搭建校院两级平台,开展“沟通把关”和“评估反馈”等工作推动校友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是承载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天然载体,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教材。全媒体环境下,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导向、行为示范、思想政治教育、精神鼓舞等功能的作用,积极面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学方式单一、资源利用率较低、话语体系薄弱等现实挑战。可以采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推进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等策略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备受重视,但目前仍面临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需要自觉不足、主体性需要认知片面、主体性需要外化失范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餍足与偏见、需要的多变与依附、社会需要不足与异化以及双重需要的固有矛盾与张力。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需要,不仅要教育者的共情引导和示范、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需要”关照客观现实,更要实现双重需要的价值同构。  相似文献   

5.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亟需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之中揭示其理论特质。“比较”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特质,突出体现为“比较”语境的开放性、“比较”基础的共通性、“比较”内容的多样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全球化时代文明互鉴的产物,以思想政治教育诸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诸形态的对比性分析和普遍性提炼,不仅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诸形态之间的相互认知、理解和借鉴,也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之道,从根本上为有效解决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提供多元智慧。由此,“比较”不仅构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特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世界历史进程之中,步入全球对话的学术舞台上的一种理论澄明和自我变革观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学生消极被动状态、学习中的不积极内化、行为中的不主动外化等问题,根据导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7.
“合力缺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合力缺失”的原因基础上,结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探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解决“合力缺失”的思路和办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对于辽宁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依托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应探索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有利于推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目前,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进展,但仍存在红色文化网络育人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育人平台有待进一步优化、育人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和育人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对此,可通过依托数字技术打造特色网络育人品牌、优化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网络育人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合作的育人模式和形成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网络育人合力等路径,推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把握好“适合”、“适宜”、“适度”的“三适”原则。“适合”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选择与创新,倡导用针对性更强,灵活性更大,更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品味”的方法来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宜”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心理融通和配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参与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适度”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刺激强度的调控,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刺激内容和方式,有效把握好刺激的“火候”。  相似文献   

10.
高校推进“四史”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务需求,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破解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困境的理想思路。 “四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内 在契合性,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 高校要切实推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 “四史”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价值转化,开拓“四史”教育在高校多元育人环境中的创新渠道,抢占“四史”教育在网 络学习和宣传阵地的制高点,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在本质论的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话语实践运动。高校培养目标中就直接蕴含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这个极为重要的时代命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具体教育活动实施者的遴选—参与权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过程的实施权力,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控制与营造的权力等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关键节点。可以断论,新时代在内外部客观环境发生迅疾变化的时空结构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也必然面临诸多要素的影响和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空间内有可能导致话语权的自信危机。为此,高校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和良性运行,夯实话语权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硬核”“保护带”的边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科学性基础;必须通过话语偏好引导、话语现场与话语过程设计和考核方式优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教育对象的需要达到积极的契合,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思想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老区高校更好地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老区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打造校园文化红色底色,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并通过主体不断内化的过程,其效果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行为动机密切相关。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在实施和接受思想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动机,指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制度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初步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体验教育是指通过实践使教育对象获得真实、深刻的感受,将体验教育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可以解决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教学效果流于表面难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等问题。体验教育与亩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还是个新命题,在具体操作中还要注意形成教学团队,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内心,并外化成正确的思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信息社会、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内容上有所创新,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主旋律”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同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不断赋予其新内涵;加大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加快“主旋律”教育科学化、现代化进程,与日俱进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研究互联网络时代教育对象的特点,遵循互联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积极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为主要内容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节约型社会”构建的子系统,必须努力探讨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举措,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似乎更多关注生态环境教育,忽视了资源节约教育,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结构和体例上不完善,必须重新审视资源节约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资源节约教育的内容以及有效实现形式,并落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资源节约的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双重构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实际情况,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在深入剖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了“123”的工作思路.即:建立一个主流网站;提高技能、道德两项教育;健全文化、资源、服务三项建设,这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过程性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历史意识,自觉树立一种“大历史”观念,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素养和实际能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指向作为一项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又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形态的发展变迁过程。作为具体实践活动的展开,在“思想转化”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在特定的共同体内部表现为该共同体的要求与其内部成员实际的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在共同体外部则表现为一定社会的要求与社会个体自由选择之间的矛盾。在“思想向行为转化”的环节,思想和行为之间的矛盾则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作为历史性发展过程的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本质上体现为一种“阶级意识”,而“社会发展要求”则直接来源于先进阶级的政治发展要求,根本上反映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水平。在这一总体性的过程之中,只有先进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保持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形态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整体性变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微信最忠实的拥趸,“微信热”不仅给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微信的不可控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趋于复杂;微信立体化的社交形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挑战;微信的虚拟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难度加大;微信信息的“碎片化”,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微信热”背景下,探讨其产生的深层原因,科学应对微信带来的挑战,运用微信进行“微创新”、发挥“微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三大学习论出发,分析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心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心理机制本质上就是知情行整合学习.知情行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三种心理机制,即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这三种心理机制共同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文章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知情行整合的学习过程中,“知-情”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动机驱力,“知-行”整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执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