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57年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致非利士人书》中,汤普森对斯大林主义的教条主义进行集中清算,并提出了自己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试图为英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找寻可行的路径,该思想对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形成、英国新左派运动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亮 《晋阳学刊》2013,(1):78-83
《新理性者》和《大学与左派评论》是英国新左派早期重要的两份政治刊物。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源、不同的人员结构和不同的办刊理念。《新理性者》的贡献在于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英国新左派的早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学与左派评论》则致力于分析当代英国资本主义现实,为英国新左派后来在文化研究、政治学等领域的学术繁荣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8-23
麦金太尔在早期重要作品《道德荒原笔记》中通过对斯大林主义进行人道主义反思,以构建历史主义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弥补当时英国新左派在批判斯大林主义过程中出现的方法论缺失。他认为,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即道德,前者决定着历史的发展,因而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道德史,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了客观化的道德规则。但是,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德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充满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不足以成为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4.
张宝梅 《理论界》2010,(12):29-30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19世纪英国的杰出人物,他既是诗人、艺术家、政治思想家,还是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汤普森对威廉.莫里斯的研究认为,英国新左派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解释根植于威廉.莫里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他对威廉.莫里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威廉.莫里斯:从浪漫主义到革命》这部专著里。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论述战后英国左派运动的著述中,丹尼斯·德沃金的《战后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新左派和文化研究的起源》,无疑是较为全面论述左派文化政治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详尽地论述了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末期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传统,语言清晰简练,可读性很强,资料翔实,  相似文献   

6.
回答一个问题:何谓后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思潮,后马克思主义盛行的主要根源可追究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挫折、右派的复兴、新左派的思想转变、工人阶级在社会和政治上重要性的衰微以及新社会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政治和社会背景上。它解构了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井在话语理论的支撑下对社会主义概念进行了战略性重建,正缘乎此,它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和来自不同方向的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7.
英国新左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左派思想家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具有"文化和物质相结合"、"历史和哲学相结合"、"社会结构和阶级主体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等相互激荡又相互关联的理论特质;在实践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追求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支持并致力于核裁军运动。新左派思想家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维度上,从不同角度和研究范式方面,拓展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空间,为我们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以后,第二代英国新左派引进、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欧陆当代思想资源,逐渐偏离英国本土化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立场,形成影响巨大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面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兴起,第一代英国新左派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回应。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4-20
现代性批判是英国新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雷蒙德·威廉斯、安东尼·吉登斯和大卫·哈维等英国新左派代表人物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运用时空一体的思维范式,坚持以"人民为重"的理论立场,采取多元开放的理论取向,建构了独具特色的英国新左派现代性批判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增添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内容与一支强大的话语力量。但是,英国新左派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建构思路过于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视客观的社会规律,具有空想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30年代中后期,一些英共知识分子党员不自觉地突破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桎梏,形成了一批有刨见的理论成果,开创了一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英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优良风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英国左派知识分子沿着战前开辟的道路,继续致力于英国本土问题的研究,逐步创造出了一种具有鲜明英国特色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1956年以后,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这三位新左派思想家陆续出版了一批影响巨大的著作,最终将文化马克思主义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贝尔纳、霍尔丹和李约瑟为主导的英国左派科学家,对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之间做出的卓越贡献完全可以与英国新左派思想家:汤普森、威廉斯和霍布斯鲍姆等人相媲美。他们在20世纪30—40年代所进行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活动不仅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在英国推向高潮,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入科学领域,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时至今日,追寻他们在那个时代的脚步,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在自然科学领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构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洪进 《江淮论坛》2001,(5):75-79
雷蒙德·威廉斯 (RaymondWilliams,192 1- 1988)是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其一生中 ,威廉斯广泛研究了文学艺术、政治、大众传媒、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 ,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一篇纪念文章中 ,《新左派评论》主编布莱克本 (RobinBlackburn)曾指出 :“威廉斯是英语世界中最具权威性、一贯性和原创性的社会主义思想家。”①  相似文献   

13.
"密里本德-普兰查斯之争"深刻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新左派的理论走向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发展面貌,使之进入一种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安德森努力将普兰查斯的生产方式"多元决定"论与马克思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相结合,建构了一种"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前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学家大会"成员在继承德国资本逻辑学派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资本-阶级冲突论的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后期普兰查斯以不在场的方式深度介入"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成为一位非英国的"英国马克思主义"者,进而在回应福柯批评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了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权力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科学的认识、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 1 60多年来 ,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情况、新变化和当代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后 ,经常引起世人关注和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常引导人们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常引导人们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评说和争论 ,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而且也直接影响到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走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理论界先后发生了关于人道主义、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争论,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上人道主义所包含的人道思想、人道原则和现代社会意识形式等优秀成果,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相结合所形成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E.P.汤普森与佩里.安德森展开了长达20年时间中的学术争论。争论的第一阶段发生在6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发生在十多年后。新左派初期的分歧为争论埋下伏笔,历史思想的差异使得争论进一步升级。不同的个人经历、历史思想的差异、对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不同期待是导致他们分歧的主要原因。他们的思想都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情景的无奈表示。  相似文献   

17.
英国第一代新左派从一开始就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把目光聚焦于文化之上,强调文化研究在其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自威廉斯开始,第一代新左派知识分子纷纷对文化问题发表观点,并展开了漫长而激烈的论战。本文的目的是以围绕文化问题而展开的学术论战为支点来考察新左派运动,聚焦其理论拐点,从更近的距离感知英国第一代新左派的学术沿革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8.
批评理论:从法兰克福学派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对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该学派的理论对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新左派"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作为"新左派"理论组成部分的英国文化研究,继承和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注重大众文化、传播媒体以及受众的研究.讨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经典理论以及"新左派"特征的英国文化研究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兴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直指社会的一些邪恶和不平等现象,改革者还进行了理想社会的尝试,本文试图再现和评价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人道主义的主要内涵,人道主义改革运动和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人道主义改革运动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反对人道主义的抽象宣传,反对人道主义的唯心史观,但是,我们并不笼统地反对任何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我们要求对人道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评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又说,所谓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它立足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这种意识形态;作为一项伦理原则,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乔木同志的文章,为我们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问题提供了理论原则和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仅就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谈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