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宋厚鹏 《天府新论》2021,(6):134-141
伴随消费主义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形成以图像为主导的文化形态,而在这样一个“眼球经济”时代,博物馆也参与到了追逐新奇视觉资源的竞争中。基于博物馆观众及其视觉经验的多样化,当代博物馆既秉持着以实物之美来感染观众的做法,同时也试图用技术触动一种感官体验以刺激消费。鉴于普通大众构成了博物馆观看主体的绝大多数,因而技术所生成的体验型表征便逐渐成为博物馆十分注重的视觉模式。然而,批判地审视,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表征时常会因走向景观拜物而与知识视觉性发生隔阂,且容易导致博物馆走向异化。因此,有必要探求一种可以融合两者的寓教于乐式的视觉性,以引导观众深化对本真文化的认同,并使之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的崛起改变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地形图,文化的广泛视觉化也在悄悄地改变文化自身的规则。可视性成为文化的显性原则,因此,对视觉文化的基本构成单元的讨论必然指向形象。形象作为视觉文化最基本的元素,决定了视觉文化的总体面貌,形象的构成原理也就是视觉文化的运作规则。形象本体的考量乃审视视觉文化的重要视角,形象分类为图像、影像和景象三种形态,触及视觉文化中形象运作的不同层面;形象的主题类型学分析聚焦于形象类型,类型的概括有助于揭示形象如何生产意义乃至意识形态;形象作为视觉对象,与视觉性和表征密不可分,其关系解析打通了理解视觉的社会建构和社会的视觉建构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的媒体生态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时间结构,新闻生产节奏的加速引发了新闻人速度膜拜等异化问题。21世纪初诞生的"民族志新闻"突破传统新闻模式,在故事理想与时间哲学间进行协商实践。其采用沉浸式故事策略,在时间盈亏中评估"行动线",在主客位转换中寻找故事饱和的时间引爆点。"民族志新闻"把故事深描和文化阐释结合起来,拓展边缘故事世界,在心灵警觉中拓展时间道德意义,不但对传统新闻生产有所启示,在数字时代更有价值建构意义,并带来新闻"时新性"的哲学思考。结合中国语境,"减速记者"可以在灵活时空模型中寻找附加价值,媒体组织用时间结构化策略再筑专业之壁,而"民族志新闻"的应用有利于探索应对数字时代叙述危机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刘三姐形象建构是不同文化主体共同赋予了刘三姐不同的文化意义,是三种不同叙事模式交互生发的层累性建构,是各类文化艺术的生产主体共同塑造了刘三姐形象的整体生成.民间传说的戏曲化和音乐化提升了刘三姐的"歌仙"形象.歌舞剧和电影<刘三姐>既表述了当时国家主流的阶级话语,表征了广西壮族的文化形象,也是应用现代传媒技术建构了刘三姐形象.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型文化形态,对视觉形象的依赖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类型的深层结构系统进行剖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众文化在媒介环境变迁、视觉主导性及其社会转型等方面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简言之,通过将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的动态表征过程转化为一种反映特定意识形态诉求的文本叙事活动,我们可以对其主题类型、话语类型、叙事特征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炼出"英雄形象"、"成功者形象"、"追梦者形象"等一系列既充分反映时代变迁语境,又极具支配性表征范式意味的中国当代大众文化视觉形象类型。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下,探索一套以中国实体形象为基础、以政府宣传为主导、以国家意识形态为牵引的"像化"中国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尤为重要。"像化"中国形象要以富有活力的意义形式来重新描述时间和空间,重新阐述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重新表征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典型场景,才能构建表征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形象"神话",再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塑造典型"像化"形象、提升情感关注度,突显"像化"形象刺点、强化情感体验,消除"像化"形象歧义、构建情感认同,是"像化"中国形象的基本塑造策略。采取适宜的传播强度、促成认知接受,选择恰当的传播时机、形成认知关注,建立多层次传播渠道、构建认知空间,拓展互动传播平台、增强认知理解,是"像化"中国形象的基本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从厚植乡土的农业时代到数字技术的信息时代,社会关系经历从"熟人圈子"到"陌生分化"的演变过程,社会信任模式也从简单人际信任走向数字技术信任。新时期,传统信任模式在信息社会基层社区治理中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在数字化技术的智慧治理情景下,融时代性与传统特色为一体的"智慧信任"模式方兴未艾,日益渗透于基层社会各项治理事务中,并逐渐塑造着基层社会多元主体间的新关系。"智慧信任"生动体现了基层社会关系新的发展方向,并呈现出以技术理性为支撑、以信任重建为导向、以价值整合为归属的内在运行特征。作为一种新兴信任形态,"智慧信任"为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和构建基层社会共同体提供了新动力,有效推动着新型社会治理文化乃至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宋厚鹏 《天府新论》2020,(1):139-148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博物馆构造了人们对于多元文化的体验和想象。反过来,后博物馆所形成的各种展示模式,本身又是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产物。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博物馆作为一种“景观”的意义变得愈加丰富,而伴随技术的革新,后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也呈现出一种“奇观”意味。通过考察博物馆展示的后现代转向,从“叙事性”的视角分析后博物馆展示的视觉图景与情境化内涵,探究以媒体展示文化的拜物教意涵,从而反思这种到处是形象和体验的景观化展示所潜含的问题。景观叙事一方面营造了“参与式”的场景,让观众可以以全部的感觉体验表征的文化;另一方面,其拜物教的意味也制造了一种错觉,即让观众在参观时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但实际上那只是一种感觉或幻觉。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用"科学传播"概念改造传统的科普观念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提出作为公共领域建构的、以"公众本位"导向的"公共科学传播"新理念,并结合发生在2009年7月22日的"长江大日食"公众观测案例,分析了"2009国际天文年日全食多路联合直播"不仅是一次全民科普的盛举,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尝试了当前我国科普事业中急需确立的公共科学传播模式,预示着我国科学传播将迈向公共科学传播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视觉文化研究问题中仍然有一些前提性的问题暧昧不明,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究竟何为"视觉"?目前对"视觉"的看法主要有名词化和动词化两种,分别将视觉文化研究引向不同的方向.作为一种整合的努力,"视觉性"由于其界定的暧昧而无法承担这一使命.而"视觉化"则已形成了完整的问题谱系:即从"将不可见变为可见的"(广义的"视觉化")到形成"影像化主导"(狭义的"视觉化"),进而突显出"虚拟性"的新质("视觉化"的后现代性),最后将视觉化逻辑渗透到"不可见"之物中去("视觉性的弥散"),从而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视觉文化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1.
数字自我意识是个体通过对数字存在的体察、对数字身份的理解及其数字行为的实践共同建构起来的。数字自我意识驱动下的数字形象消费,是“Z世代”消费者在数字虚拟空间中进行的与自我形象打造有关的一切消费活动,是消费者自我觉醒、印象整饰和行为投射的理想化反映,而这种数字形象消费最终也将实现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公共认同等多维平衡。随着元宇宙等技术的飞速迭代,数字形象消费也将成为“Z世代”甚至更广泛消费者群体接入数字虚拟空间、展现数字自我意识的窗口。  相似文献   

12.
对"作为策略的视觉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觉文化被很多论者视为一种"策略",这种方法是一种视觉本位主义的隐晦体现,也造成了当前针对视觉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把视觉在文化中本质化进而构建一种视觉的"文化逻辑学"还是坚持视觉文化的表征性和阐释性以求构建文化的"视觉语义学"。消解这种差异的方法在于,把视觉文化研究作为纯粹的策略,与此同时,坚决地反对把视觉文化作为策略的视觉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13.
日本1970年代以降地方博物馆实施的市民参加型调查,为博物馆知识生产的公共参与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实践方法。其实施模式有两个重要的特色:一是专业者(博物馆研究员)与非专业者(市民)建构伙伴关系,共同生产有关地方的科学知识,既是博物馆的研究与搜藏活动,也具有地方环境教育的作用。此外,更重要的是,这是在日本地方博物馆的治理观之下发展出的新技术。日本的地域博物馆论从社会教育的立场出发,强调博物馆的公共价值在于有关地方的知识之建构以及确保市民学习权,更应与市民发展出伙伴关系,协助市民成为面对地方课题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合作治理模式是社会治理系统在后工业社会不断自我建构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对传统社会治理的控制追求、"分工-协作"逻辑、科层制垂直组织架构以及"中心-边缘"结构全面扬弃和超越的治理模式。传统社会治理出现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控制追求的二律背反以及在治理领域中竞争逻辑的自我否定。因此,实现"善治"需要从多元合作的维度去重构一个行动化而非制度化的社会治理网络,建构一种弹性迅捷、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平等协商的合作治理行动者系统,共同应对不断涌现的复杂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苏状 《南京社会科学》2012,(9):88-94,109
21世纪以来,伴随智能视觉技术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范围内屏幕媒体蔚然成观、屏幕文化奇观凸显、屏幕世代俨然形成.其中,作为公共媒介存在的公共屏幕正在改变和重组原有的公共空间秩序与样态,比之手机、电视、电脑等个体使用性媒介屏幕,公共屏幕尤其是户外公共大屏幕在公共空间的重构上具有场景上的物质景观性、交往上的复归现实性以及文化上的重地域化和形象光晕性.公共屏幕对公共空间的上述传播特征之于现代城市化乃至都市化进程中的创意性、公共性以及球土性建构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本土概念体系的建构以理解社会科学概念的建构原理为前提。社会科学具有"双重阐释"的特性:专业研究者对普通行动者的日常知识进行专业化阐释和建构;反过来,普通行动者也会对社会科学的专业性知识进行阐释和再建构。这种"双重阐释"特性决定了社会科学概念是一种"双重建构"模式:一是研究者以行动者的日常知识为基础的概念提炼模式,主要体现为描述性和归纳性概念的建构模式;二是行动者以专业化概念为基础的吸收和再建构模式,主要体现为建构性和规范性概念的建构模式。两种建构模式表明,社会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变迁是研究者的专业知识与行动者的日常知识之间持续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图像主导的现代视觉图式以其直观的意义书写与情感表达获得了表征世界的极大自由,在看似"视觉自律"的背后,现代视看行为与视觉文本同样规制于权力的布控作用。借力现代媒介的技术支撑,这一权力运作以更加潜隐的话语言说制约着视觉行为与文本建构,并通过技术干预、快感激发、时尚引领的特有方式控制着视觉图式的叙事策略与意义表达,而由此衍生的视觉文本的资本增值效应、审美范式的多重变异却又引发更多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基于我国中部地区82个地级市的截面数据,采用WLS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及截面门槛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实体经济的总效应、条件效应和阶段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实体经济的总体呈现挤出效应;同时,在差异实体经济水平的条件下,数字经济的挤出效应恒定,但影响效果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此外,数字经济的倒"U"型影响,证明了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实体经济存在影响"门槛".因此,我国中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地方数字经济规划,加强数字基础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要素配置,完全释放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最大动能.  相似文献   

19.
视觉文化时代的生存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安  吕蓁 《学术论坛》2004,(5):174-178
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文化领域和传播领域的现实。视觉文化传播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由此引发的"视觉转向"或者"图像转向"改变了人的生存环境:依赖语言的理性思考让位于视觉的感性思维,图像取代语言成为思维的工具,并改变了人类观察社会的视角,语言在这种改变中被放逐;由媒介技术所支撑的文化的模拟和复制形成了"超真实",形象与现实分离,能指与所指分离,视觉景象所制造的"超真实"重新构造了现实,它比真实还真,真实在"超真实"的语境中被放逐;身体在媒介与视觉形象的包围中丧失了存在的意义,空间因"形象的延伸"而改变了固有的空间差异,改变了身体得以存在的范围,身体被放逐。视觉文化传播时代形成了视觉压迫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视觉传播相关理论,从考察大量实际案例着手,对区域性户外广告视觉形象的建构进行审视,试图探寻出有区域性特征的户外广告视觉形象的建构规律以及在不同行业之间实际应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