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南北朝有大批文人诗出现以来,人们就试图给诗坛作者的创作成就作出高低层次的定位。但六朝的诗人品第论受政治等级观的影响,唐宋的诗人层次论出现长期复杂混乱状况。刘克庄最后对这一理论领域作全面纠正和系统总结,把诗坛分为高峰诗人、开创诗人、大诗人、特色诗人、缺陷诗人等部分,形成最合理、最系统的诗人层次论。  相似文献   

2.
刘克庄与陆游杨万里诗歌的继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庄与陆游杨万里诗歌的继承关系张瑞君刘克庄是江湖派中很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冷峻深刻,悲郁深挚,在短小的篇幅中含蕴深厚的内容。更有不少诗生动活泼,富有妙趣。刘克庄的诗歌之所以能在南宋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同他向陆游、杨万里学习是分不开的。刘克庄在《刻楮集...  相似文献   

3.
从欣赏四灵及江湖诗人的轻清淡雅之美,到推崇江西诗派的奇崛雄劲和古体诗的简淡清远,再到对平淡自然美的终极崇尚,刘克庄的审美理想呈现出一个不断寻求新变的过程,这使得他超越了江湖诗人,但却没能突破传统格局.对于各种审美风格,他主张兼容和适度的原则,追求中边不一的美学理想和对儒家中和之美的弘扬;但也多抽象之论,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刘克庄从忠与奸、真与伪、谦与傲、仁与暴四个层面论述了诗人的人品。其理论渊源是“清谈”、“知人论世”、“三不朽”,其文化心理是流行的道德文章观、品行职业观,其诗学地位是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人品与诗作的关系,真正体现了文学的本真与文论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叶适重文、工文,但其诗歌也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在理学家诗人群体中,其艺术水准堪称上乘。虽然叶适学术成果和散文成就掩盖了他诗歌的艺术光彩,但是,宋元以降,其诗歌还是很受关注的,元代方回出于偏见诋其"不工诗",但是南宋吴子良、刘克庄等人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至清代,《宋诗钞》的编选者也对他的诗予以好评。  相似文献   

6.
刘克庄与唐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庄与唐诗张瑞君刘克庄是南宋时代有影响的诗人。他能在宋代诗坛占有一席地位,同他广泛地继承和学习前人的诗歌是分不开的。他在《刻格集序》中说:“初余由放翁入,后喜诚斋,又兼取东都南渡江西诸老,上及唐人大小家数……”可以看出,他对文学遗产是多方沾溉,遍参...  相似文献   

7.
刘克庄辛派词人辨明见人们都把刘克庄归入辛派词人。但只要我们考察一下后村词在当时的地位,与辛派词人的关系,后村词是否学稼轩词以及前代词评家的态度等,就可发现刘克庄并非属于辛派。从现在所能见到的资料来看,最早评价刘克庄创作成就的要算叶适,他在《题刘潜夫(...  相似文献   

8.
刘克庄晚年的诗歌数量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二,这些作品是其诗歌主张与技巧达到成熟与稳定时创作的,更能代表他个人追求和承认的独特品格。通过对几组"效后村体"的分析,从七律、村居、组诗三个关键词入手,可以发现闲适唱酬与组诗形态在其晚年诗风形成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与其晚年里居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度的同构性与契合性,并且由此反映出刘克庄晚年向江西诗派回归的趣向。  相似文献   

9.
孟郊的诗歌高而寒,深而寒,具有以高洁为中心的清、凄苦的审美意境,是诗人在他贫寒清苦的生活环境里保持寒松般的高尚情操的外化形式,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孟郊品性高洁、正直、坚贞,始终不渝地追求完美的人格,从而决定了他在坎坷艰辛的人生道路上和贫穷饥寒的生存环境中显示出了不合时宜、狷介耿直的秉性.  相似文献   

10.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为了实现意大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一方面马基雅维里展示了人的自然性和某些弱点,同时将统治者和人民的弱点加以必要的区分,另一方面他阐述了人民的优良品性及其力量。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蕴含着民本情结,贯穿着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锻炼”是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问题。它涉及到形式表达和思想内容的方方面面。本文对刘克庄提倡“锻炼”,强调“锻炼”的重要性,阐述“锻炼”的基本目的和根本前提等学术见解,作出了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呈现的刘勰诗本体论是中国古今诗论中最完备的诗歌本体论 ,情感论是其重心。在情感的浓淡收放、情感的自然化与社会化方面 ,都显示出刘勰的节制与中庸。他对“诗缘情”说矫枉过正 ,偏向于传统与保守 ,但其“怊怅切情”说发现诗不是感情的放纵 ,“感物吟志”说发现了诗的情感体验及诗的生成过程 ,意识到了诗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是保证诗的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刘克庄对众多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的诗歌风格主张兼容并取 ;对那些性质相反、优劣互见且相互损害的各对诗风范畴 ,主张弃劣存优 ;即使风格优良 ,他也主张不能强调过度 ,要有限制。其中有的主张是对当代诗歌风格学的回应 ,更多的是对当代诗歌风格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师法、句律和苦吟构成了刘克庄诗法理论的基本内容.他主张取法广泛,重神似,求超越,但也存在着忽视生活实践和偏重模拟的倾向;他主张严守句律规范,整合唐音宋调,力求本色,以矫正浮滑粗率的时弊,但对于突破声律的创新则认识不足;他作诗重苦吟锻炼,要求 '"语意俱到,巧拙相参",尤其注重诗意的精妙、委婉和创新,但更多还是侧重形式技巧方面.  相似文献   

15.
扬无咎是南宋初期著名墨梅画家、词人、书法家,其词、画、书法尤为人所称,时有"逃禅三绝"之誉。其词清丽婉雅,格调殊工;其画清淡野逸,格高韵深。以《柳梢青》与《四梅图》为代表的词画艺术,真正达到了"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极高境界,并将词、画、书法三者完美地融为一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南宋词人刘克庄、周密、陈允平,元代诗人虞集、张雨、柯九思,明人文徵明、文嘉、徐守和、徐贲,清人宋荦、宋韦金,乃至乾隆皇帝等,或题跋、或追和,蔚成词坛画苑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6.
刘克庄认为 ,中国漫长的诗歌发展 ,尤其是到宋代 ,在锻炼上存在两个极端 ,要么不讲锻炼而粗糙 ,要么锻炼过度而刻削。为救此弊 ,他建立了系统的锻炼说体系 :既锻炼精工 ,又精练而不雕琢 ,从而达到精工与自然的统一。这构成了中国诗学史上最完备、应用性最强的锻炼说体系 ,具有集大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师法、句律和苦吟构成了刘克庄诗法理论的基本内容。他主张取法广泛,重神似,求超越,但也存在着忽视生活实践和偏重模拟的倾向;他主张严守句律规范,整合唐音宋调,力求本色,以矫正浮滑粗率的时弊,但对于突破声律的创新则认识不足;他作诗重苦吟锻炼,要求“语意俱到,巧拙相参”,尤其注重诗意的精妙、委婉和创新,但更多还是侧重形式技巧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衍先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以李贺、姚舍为代表的唐诗研究和以唐宋散文史为代表的古代散文研究为其突出成就。在对先生研究成果的归纳分类上,在学术界对先生成果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学术成就作了客观评述。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在新旧诗学交替过程中,巴蜀诗学依然保持着传统诗学的传承。这种传承是通过巴蜀学人对传统诗学的坚守来完成的。刘咸炘的诗学思想是民国时期巴蜀诗学史上传统诗学传承的一个缩影。刘咸炘诗歌理论回归于传统的诗学观,倡导温柔敦厚的诗教论,提倡学习汉魏诗歌,延续汉魏风骨的诗风。作为传统诗学的捍卫者,刘咸炘并没有表现出对新诗创作的反对,他对新诗的创作,不是避而不谈,而是保持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去认识和理解。刘咸炘创作的古体诗融入通俗语,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了当时巴蜀诗坛旧诗人在新旧诗体的交替过程中坚守传统诗学、努力为旧诗的发展寻求一条新的道路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