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并对我国目前如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发挥各种所有制及其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让社会上各种不同历史水平和特征的生产要素,为多种经济成分所充分吸纳和利用这一基本思路出发,首先论述了所有制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模式是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充分发展;进而论述了以平等竞争作为所有制结构合理化的基本途径;主张在所有制结构管理上,只划定禁止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少数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部门,此外便是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的天地。并提出在工业中,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的低限为23~30%。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所有制结构内部的矛盾斗争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寻找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双方协调发展的关系和因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日臻完善和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变量论时庆祝乔传福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形成了较多的所有制理论体系,比如,乔传福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应该是以经济增长为函数,所有制结构为变量,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经济增长的需要,所有...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嬗变及其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继承旧中国所有制结构的基础上,建国以来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一大二公"所有制结构的逐步确立(1953年-1978年)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以及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基本形成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三个阶段.深入总结其中蕴含的经验教训,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任务,也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6.
所有制及其结构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性质,它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加强所有制结构和谐性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和谐的所有制结构。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指导,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指出我国所有制结构缺少整体性、和谐性的研究缺陷,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所有制结构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借鉴系统论的方法,把所有制结构问题当作一个系统和整体进行全面把握,大力开展和谐所有制结构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三个有利于”思想,是为了阐明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如何理解这一经济制度,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一调整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三个有利于”的要求(1)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经济制度的制定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8.
汉传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至隋唐时期,它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与反复。本文就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与世族大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所有制的关系及动态变化,以及“三武废佛”与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力图从理论上探讨二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本文主要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及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3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新突破。阐明现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深刻地论述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明确地提出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而且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等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些重大理论,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从整个社会所有制结构看,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需要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中国改革20年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解放了思想。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体现了思想解放,又是思想解放的必然结果,文章通过分析所有制结构的过去和现在,论证了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所有制结构将来的变化趋势及其理论依据。强调指出,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试图从理论上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所有制结构的理论 ,说明我国多层次生产力水平就决定了我国必须采取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模式 ,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其次 ,对各种所有制的特点和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并从所有制结构的状况和非公有制所占比例上对陕西和东部发达省份差距拉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 ,对陕西省所有制结构选择和政策倾向作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认识所有制结构问题,它同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是什么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如何,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的所有制结构问题,有什么客观必要性?这都是一些有争论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 什么是所有制结构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含义,其说不一。就1981年召开的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理论讨论会的材料来看,主要有四种看法: (1)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无所谓所有制结构问题。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主义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研究所有制结构,就是要分析现阶段各种所有制的形式、性质、地位、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实现问题。 (2)所有制结构就是经济结构。 (3)所有制结构不是指经济结构,而是指经济结构中的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的总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马克思对“经济结构”的概念有两种用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14.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经济联台体。这种新的经济联合体的出现,是对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和所有制结构的一个大的冲击;它要求我们按照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传统经济运行模式时,对原有的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一、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传统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每一种所有制结构和形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之上的,都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胡月晓 《南都学坛》2014,34(6):106-109
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和定位变化历程可以看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我国推动经济后续改革具有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不同于公司组织制度的变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重新定位。所有制结构重新定位后,投融资体制变革、产业管制放松、工商等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等经济后续改革阻力将大为减少。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拓展民企发展空间、刺激民间投资发展,增强国际社会话语权,有望推动经济再上台阶。在资本市场上,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推动股份分散化发展,从而带来更多的市场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我国东西部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差异是东西部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为了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必须调整西部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即加大力度发展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沈道权,1965年生,土家族,中南民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邮编430074。  相似文献   

17.
一、改革以来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 一国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性质决定该国经济制度的性质。因此,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产权制度安排的结果,社会主义国家则更强调这一点。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由于各种所有制产生的经济效果及就业效应是不同的,因此所有制结构的不同既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对整个社会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至深。 为了考察各所有制类型的实际生产能力、经济效果,以及对人力资源的吸纳能力。我们选择产出结构,资本结构,劳动力结构三项指标来反映各所有制企业以上各项能力及效果的变动情况。由于资料的缘故,本文将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作为考察对象。请看表1:  相似文献   

18.
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资源配置之间具有重要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来反映,以贵州工业所有制结构与资源配置效应变化为个案所进行的分析表明,资源配置效应既是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的解释变化,同时也是工业所有制结构演进的被解释变量。换言之,资源配置效应对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来讲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因此,推动贵州工业化进程和促进贵州工业的发展,应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应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提出调整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的重大历史任务,既是对社会主义的再一次解放思想,又是对我国现实所有制结构的实事求是。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基本对策是: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鼓励发展城乡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继续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围绕这些基本对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一系列具体措施,才能切实达到调整完善从而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力的载体是产业,产业结构反映生产力的结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紧密相联。所有制的不同产业定位,不是人们主观的先验规定,而是客观的自然选择。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双重优化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