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型,是中国近现代学者研究的热点.梁启超、胡适和沈有鼎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有开拓性、创造性和启发性.对墨家逻辑的研究还需深入,要进一步认识其丰富内容、科学性质、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弘扬其优秀成果,发挥其对社会和文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早就被称为集诗人、学者、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人物.作为诗人,他以《红烛》《死水》等著名诗集确立了自己在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斗士,他以自己的生命在现代民主运动史上写上了光辉的一页.毫无疑问,作为学者,他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究竟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位学者,他是否也像他在现代诗歌史上、民主运动史上的地位那样,也在现代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问题,直到目前仍然是研究得不够不充分的.新编12卷本的《闻一多全集》的出版,为认识和评价学者闻一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作出这样的判断:在中国现代学术上,闻一多是个博通古今中外、才华横溢、见解独特、成就卓著、影响巨大的杰出学者.他以中国古代文学为研究中心,而又眼光辐射整个传统文化;他以中国传统学问为根基,而又大力汲收西方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他治学态度严谨,实事求是,而又曾于创造性思维,勇于提出并证成种种假设;他长期在“故纸堆”中生活,而又将历史与现实沟通,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强烈的使命感和为真理献身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他是以自己的特殊学术个性和贡献研身于屈指可数的近代大学者之列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现代新儒学是现代中国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 ,儒家解释学是这一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晚年的熊十力站在新中国的角度看待儒学 ,台湾学者罗光站在士林哲学的角度看待儒学 ,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站在现代性的角度看待儒学 ,分别提出儒家解释学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命运问题,一直是诸多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在中国始终萌而不发、未能兴起的原因,马克斯·韦伯曾经作过全面的讨论.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还是现代国家构建的问题,都是他探寻这一命题的角度.论文试图在制度层面,从中国式的"家产制"出发,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的内涵,探讨"家产制"的传统型统治对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基本影响,进而揭示家产制对中国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阻力.  相似文献   

5.
从贺麟对现代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哲学史家确应是一个哲学家,一个哲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哲学史家.一个哲学家在考察哲学史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形成超越一般人对于哲学发展历史的理解,而且可以使考察哲学史的过程成为自己思想哲学的过程.现代中国哲学史上,在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理论方面真能有所建树者,大都是兼具哲学家与哲学史家双重身份的学者.贺麟即是这样的学者.贺麟一生的学术活动,虽主要致力于西方哲学研究,但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同样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对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这样的成就与贡献,即得益于贺麟在中西哲学与哲学吏两个领域都具备深厚的学术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6.
黄文山是我国著名文化学家,在文化学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对中国及世界现代文化学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黄文山是中国最早正式提出、积极倡导并科学地建构独立的文化学学科体系的学者,阎焕文、陈高傭、朱谦之、陈序经、胡鑑民、钱穆等文化学者都是继起响应者.另一方面,黄文山在创建文化学过程中,与西方著名文化学家有过密切的交流,受到克鲁伯、素罗金等人的悉心指导,并与誉为"文化学之父"的怀特长期切磋.黄文山不仅是中国型现代文化学的创建者,也是世界现代文化学建设的先驱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的研究领域中,汤哲声先生是位学风严谨、卓有成就的学者.十多年中,他陆续出版了<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中国现代滑稽小说史略>、<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等著作.2008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思辨录>则展示了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很多论述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现代流通业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生产力在现代流通产业中的作用已日益显著.2001年10月11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联合在京举办第32次商品流通论坛,会议的主题是"商品流通领域生产力问题".万典武、丁俊发、高涤陈、黄国雄、李金轩、候善魁、余厚康、李禧华、刘海飞、王成荣、于红生、方虹、洪涛等著名流通经济学者与会作了重要发言.现将与会专家的主要论点发布如下.中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易中天、于丹等学者主导的传统文化热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对接进程.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为立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要求,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反思并总结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表现和原因,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重大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深入研究,上海大学历史系暨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传统学术转型的原因、路径与方法,经学的近代转型,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古史辨"与近代史学,国学与中西学术,近代著名史家的学术与思想以及清代学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会议的举行,对于在海内外传统学术研究中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学者直接对话并推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