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戴震以气化过程为道之实体,试图消解宋儒的形而上学.他以人性为血气心知之自然,以理义为自然之必然,并以分理规定理,试图将理义还归人的现实生活,并将心知、理义看作一个不断完善的经验主义过程,因而发展了血气心知之自然与理义之必然的辩证法.在本体论上,戴震将血气心知之自然与理义之必然的关系置于一个连续的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但又预设了一个目的论观念,有似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所以并未完全摆脱宋儒理气二元对立的影响.理义被具体地规定为分理,意味着在本体论意义上肯定了个体的人的存在,肯定了人的个性.戴震以此为基础严厉地批判了宋儒的天理观,认为其天理观是对人的个体存在和个性的扼杀.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的层面辨析事物的共殊关系,是中国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课题.当人们过于看重一般性原则和经验时,我们应当冷静地意识到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当人们过于强调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时,我们又应当对作为一般的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方向、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3.
田文军 《中州学刊》2001,(6):142-147
本文主张将冯友兰的人生和冯友兰的学说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和系统来考察.正确理解冯友兰在新中国学术工作中的动机与信念,以求取对冯友兰人格和学问的真实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朱熹的理欲观是在两宋时期关于天理与人欲关系的激烈争论中形成的,后人对其内容褒贬不一。1989年5月,我校哲学系师生组织了一次关于朱熹理欲观的讨论。讨论中,一部分同志仍对朱熹的理欲观作出了否定的评价,认为,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把主观中虚构的“理”异化成了宇宙的根本法则,通过这样的“理”来规范约束人心,使“理”具备了宇宙法则和伦理法则的双重属性,实际上是把“天道”同“人道”并提,把“人道”归于“天道”,在“天人合一”这种传统的思想范式中,完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建构。这  相似文献   
5.
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有待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进步。考察传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是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研究的重要前提。传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主要表现为:秦汉时期的批判方法和明清时期的考辨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史方法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有待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进步。考察传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是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研究的重要前提。传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主要表现为:秦汉时期的批判方法和明清时期的考辨方法  相似文献   
7.
儒家的中庸学说可多层面解读,从道德与伦理两个层面考察中庸的意蕴,道德的中庸并不完全等同于伦理的中庸,道德的中庸侧重德性,伦理的中庸侧重规范。我们辨析儒学的现代价值,目光应更多地投向儒家所主张的道德的中庸。  相似文献   
8.
何心隐新论     
中国有自己的哲学启蒙运动,这是勿容置疑的;这一运动的兴起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其历史起点不难确定。但是就具体的哲学形态来讲,谁家的理论标志这一运动的开端呢? 过去有学者研究王阳明学派的分化,以王龙溪为王学的正宗代表,而视王艮及其所代表  相似文献   
9.
何心隐新论     
中国有自己的哲学启蒙运动,这是勿容置疑的;这一运动的兴起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其历史起点不难确定。但是就具体的哲学形态来讲,谁家的理论标志这一运动的开端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史作为一个现代学术门类,应当是一个涵括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以及中国哲学史学史的学科群。张岱年先生以自己数十年间的学术实践与丰硕的学术成果,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个学科群的建构与发展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重视并总结张先生的这种历史贡献,不但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从理论的层面对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的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拓展与深化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