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宏  岳杨 《国际论坛》2011,(4):6-10,79
本文从剖析以色列核力量、伊朗核力量及部分阿拉伯国家"核热潮"现象入手,分析了中东地区核军备控制的历史和现状,解析了中东地区核军备控制推行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办法。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中东地区核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以色列、伊朗和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安全困境"所致,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国家应完善对话机制、强化互信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全面改善地区政治和安全环境,从而达到核军控的全面建立、核扩散的有效遏止、核安全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i001-i001
伊朗历史上曾奉祆教为国教,具有悠久的祆教文化传统,但最终为阿拉伯人所征服,伊斯兰教实现了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本期国际政治研究专栏《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对这一历史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翔实的论述。文章认为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是信奉伊斯兰教、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己任的阿拉伯民族,和伊朗信奉祆教的波斯民族,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18-20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所和阿拉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武汉大学首届阿拉伯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埃及、叙利亚、利比亚等阿拉伯国家的阿拉伯学者、外交官和来自中国外交部、中联部、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大学、宁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阿拉伯问题研究专家出席了会议.有20多位中外学者做了精彩的大会发言和自由发言,就国际战略中的中东,美国的大中东计划与阿拉伯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阿关系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苏丹及其达尔富尔问题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思潮对20世纪的阿拉伯人和中东政治格局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而阿拉伯现代文学为这种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有力地推动了阿拉伯各国争取独立、自由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东民族主义在阿拉伯现代诗歌中主要表现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阿拉伯民族的忧患意识;对阿拉伯大一统的梦想;追忆阿拉伯往昔的光荣;对纳赛尔的崇拜;坚定的巴勒斯坦立场;对阿拉伯语标准语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从本世纪开始到五六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作为阿拉伯人民为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的一种现代政治社会思潮,而长期在当代中东政治中居支配地位,它也是今天研究、了解自70年代末期以来出现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重要背景。本文拟就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的基本内容、民族主义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它与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巴春秋     
战云缭绕的中东,多年来始终牢牢牵系着人们的视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这两个民族旷日持久的纷争、怨怼究竟起源于何时?漫漫历史长途中,他们曾有过怎样的努力和挣扎?世代累积的血海深仇,什么时候才能归于消弭?《以巴春秋》正是这样一本着力解读这些问题的书。  相似文献   

7.
论中东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现代化视野研究中东民族主义 ,主要是凯末尔主义和纳赛尔主义。作者认为 :“六大主义”组成的凯末尔主义 ,是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理论 ,在它的指导下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纳赛尔主义由埃及民族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组成 ,其核心是民族主义。它是 1971年之前的埃及政治生活的指导原则 ,对埃及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8.
委任统治与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全球范围遇到的最强烈的抵制来自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反西方倾向不是简单的反西方文明,也不仅仅是反抗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和对阿拉伯人的弹压,而是一种历史与现实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产物。这种倾向的历史根源产生于委任统治时期。英国和法国的委任统治是变相的殖民瓜分,是对阿拉伯人的欺瞒哄骗。英、法分割阿拉伯地区,把不同的民族和教派划入同一个国家,也单独划出新国家;但又听任同一民族(如库尔德人)被划到不同国家;尤其是支持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导致阿、犹之间的生存权利之争。英、法强行把肥沃新月地带诸国推入现代化轨道,但又没有认真解决阿拉伯社会问题,半生半熟、非西非东的政治制度更不利于中东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势力的威胁与阿拉伯世界长期的劣势地位,使阿拉伯人对西方强权心怀戒备。美国为首的强权国家又插手当代阿拉伯国家内政,触及了几十年前委任统治带给阿拉伯人的未能平复的旧创痛,使这种反抗情绪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9.
一、阿拉伯史著作述要 近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教材中,均含有关于阿拉伯历史的章节,这里略而不论。此处仅提及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专家编撰、出版的一系列阿拉伯史著作、教材,其中阿拉伯通史有:郭应德的《阿拉伯史纲610-1945》、彭树智的《阿拉伯国家简史》和《阿拉伯国家史》、纳忠的《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有:郭应德的《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杨灏城的《埃及近代史》和《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与江淳合著)、姜桂石的《战后中东史》、肖宪的《1945年以来的中东》等。地区国别史著作有:彭树智的《二十世纪中东史》、《中东国家通史》13卷本,以及姚大学、王泰的《中东通史简编》等。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一千零一夜》的评论者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阿拉伯中世纪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忠实反映”。但我们认为,这部“天方夜谭”式的离奇古怪的故事集与其说反映的是实际的社会生活,不如说它所反映的主要是阿拉伯的民族精神。从反映民族精神这一角度出发,可使我们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族精神形成和确立时期的产物。穆罕默德公元七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用伊斯兰精神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他的后继者不断地向四周扩张,弘扬伊斯兰教义,终于在广阔的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确立了以伊斯兰教圣书《古兰经》为核心的一整套信仰体系、观念体系和行为体系,即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精神。如果说《古  相似文献   

11.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伊斯兰两大教派的矛盾冲突成为中东最引人关注的宗教政治现象之一。作为重要的裂化因素,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相关国家的稳定,也不断冲击着整个地区的局势。教派矛盾是历史的产物,它发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后,此后持续存在,不断发展,20世纪中期之后呈明显激化之势,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及2010年年底之后的"阿拉伯之春"是四大刺激性事件。当前的教派矛盾,已是中东穆斯林难以治愈的痼疾。就整个中东而言,教派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以教派为掩盖的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和民族之争。  相似文献   

15.
中东和平进程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和平进程的一系列突破,使人们看到了和平的一线曙光,但随后中东和谈的停滞不前与屡陷困境,又给和平蒙上了重重阴影。从实质上讲,中东和平进程是旨在以政治手段解决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问题,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但它不仅仅牵涉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两方,还与国际社会的影响密切相关。为此,本刊继续上期的话题,分别就联合国、美国、欧盟、叙利亚等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是信奉伊斯兰教、以传播伊斯兰教为己任的阿拉伯民族和信奉祆教的伊朗波斯民族在全面接触和深层交往中逐渐实现的.伊朗与阿拉伯的早期交往奠定了两个民族交往的历史基础,阿拉伯人对伊朗的军事征服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前提条件.在阿拉伯穆斯林的统治下,波斯人一直处于劣势和被动.在政治和宗教生活中,阿拉伯穆斯林对波斯祆教徒进行诱惑和胁迫.经济生活的困境使波斯祆教徒大批改宗伊斯兰教.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和通婚削弱了祆教群体.在文化交往中,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逐渐在伊朗占据主导.伊斯兰教在伊朗的地方化和民族化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什叶派在伊朗的传播和发展上.  相似文献   

17.
古代帝国在中东地区留下的“遗产”中,行省制度、赋税制度等文明成果是中东的财富;多民族融合与文化的兼容并蓄使中东历史呈现独特的风貌;但是,古代帝国的兴衰和争霸留下诸如地区霸权、民族问题、教派纷争等“遗产”,又成为中东发展的障碍,由于这些“遗产”的影响,中东历史表现出以下特征:中东地区战乱频繁;宗教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隅;中东历史缺乏连贯性;中东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对待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历来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章主要结合建国初期的历史实际,全面地研究当时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行的政策,系统地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中东阿拉伯国家之间交流日益密切,但人们在实际的友好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跨文化沟通中常遇到的沟通不畅问题。这些问题的特点是:1.宗教差异显著;2.无根本利害冲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文化的民族性、不自觉性及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对策,以促进两地关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欧洲列强长期的渗透和侵略并未使奥斯曼帝国完全丧失主权,但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卷进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导致帝国的崩溃,也彻底改变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战争期间和战后的一系列"协定"和条约重新勾画了中东地图,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而在中东"制造出"许多新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东各民族的命运。奥斯曼政府"亲德派"的错误导向,"帮助"英法等国实现了瓜分和占领中东的愿望;阿拉伯人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作获得解放的机会,最后却换来殖民主义者的"委任统治",延缓了独立的步伐。英国和法国获得了统治中东阿拉伯地区的机会,但委任统治的困境又成为殖民帝国崩溃的开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中东历史的转折,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