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问题,是关于教育史学科基本面貌和总体面貌认识的问题.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教育史学研究的科学性、学术性和成熟程度.由于"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是一个形成中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有不同的认识.根据目前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水平,当代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可以概括为:(1)以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为主要内容的具体教育史学研究体系;(2)以教育史学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教育历史哲学为主要内容的抽象教育史学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代美国历史学者认为美国西部史学有两个概念:即以特纳为首的边疆学派强调研究西部开拓进程的西进史学和后来历史学者侧重探讨西部本身的发展变化的西部史学。根据历史论著探讨不同的主要内容,20世纪以来美国西部史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一)本世纪头30年为持续探讨西进运动时期,(二)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后期为西部史学初创时期,(三)从60年代初到目前为西部史学发展时期。为说明每个时期史学的主要情况,本文分别选择了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提高《中国历史文选》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史学工作或史学教育者,是广大历史专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研究性教学模式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中,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阅读和运用文言史料的一般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中国“通俗史学”研究的重要分歧在于对史学“娱乐化”(作品)的理解与接受,辨证该问题需从中国“通俗史学”自身的发展史及其学术功用之实践入手。从中国“通俗史学”发展的渊源来看,其历程至迟于唐代已开始,这个历史过程可以20世纪初“新史学”的提出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不同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从“通俗史学”普及历史知识、延伸正统史学社会功能的角度看,中国“通俗史学”的发展有两条路径,一条以通俗历史读物等简化正统史学的形式为主,一条以讲史等娱乐性活动的形式为主。历史地看,两条路径下的史学“通俗化”发展均促进和实现了历史意识及史学意识的深化,延伸了史学本身在教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功能。因此,当下的“通俗史学”研究应以时代意识来重新定位史学“娱乐性”作品。  相似文献   

5.
新文化史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它的兴起拓宽了历史研究和文化史研究的范畴和领域,使历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推动了跨学科的历史研究的发展.教育史学作为教育学与历史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历史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应该也需要从历史学中汲取营养,获得自身新的发展.近些年来在教育史学界悄然兴起的教育活动史研究可以从新文化史当中获取一些新的启示.新文化史视域下的教育活动史研究需要实现“三个转向”:研究视角应从上层转向民众,将人重新放回到历史当中;研究重心应从宏大转向微观,注重具体描写;历史撰述应从分析转向叙事,注重平实生动.  相似文献   

6.
田野史学是历史学研究与历史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新史学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之一.2009年以来,贵州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运用田野史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专业实践教学的系列探索,效果很明显.文章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在田野史学视野下,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打通四年本科教学全过程,分阶段分步骤层层推进,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紧扣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宗旨,是史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显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是应对当前教育史学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在教师教育方面,教育史学应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人文启示;在普通教育方面,教育史学应为理解与解释教育提供人文维度及历史理性,应有助于揭示教育的属人性及人性界面;在社会发展方面,教育史学应加强教育历史的社会影响研究,关注人类命运,增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与尊重,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史学的人文价值必须以教育史学工作者知性、悟性以及善性三方面的人文素养作保证,只有融合了人文价值的教育史学才能生机勃发,活力无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历史学各个领域作出一系列开拓性研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策和策略的制订,提供了历史依据。从1949年到文革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取得某些重要成就,但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没有找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使命的正确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进行新的大胆探索。纵观历史、应该看到,人类文明史既是阶级斗争史,又是阶级统一史,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建设交替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传统史学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历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史学思想研究展示中国史学思想的丰富性、深邃性,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学在世界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从思维方式上认识传统史学的民族特点,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掘史学的民族精神,是从深层次上理解传统史学所具有的现代价值。传统史学有着深厚的内涵:关心民族盛衰和人类历史的命运,以通变思想认识历史变革的必要性;在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时,特别强调重民的民本思想,在治史上突出经世史学的主张。这些都是民族史学的珍宝。我们应当从时代高度重视古代史学思想的研究,把社会与史学联系在一起,把时代思潮、哲学与史学联系在一起,把经、子与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把微观研究与宏观考察结合起来,思考21世纪史学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英美教育史学是在变革中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受教育史研究处境变化的影响以及英美主流史学理念变革的驱动,20世纪英美教育史学的研究取向,先后经历从辉格教育史学到社会教育史学,再到文化教育史学的转换.这种教育史学研究取向的转换,是英美教育史学者适应学术生存环境变化做出的与时俱进的调整,结果是为英美教育史学的创新与繁荣开辟出新的路径.科学认识和把握20世纪英美教育史学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教育史学的创新与变革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科是普通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 ,能力培养的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至为重要的。近十几年来随着历史科研的不断深入和历史教学的逐步改革 ,其能力培养问题 ,也在不断进行变革。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 ,在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方面又有了新的规定。在历史教学中 ,如何根据能力目标的要求进行历史学科教学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 ,给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首先是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中心 ;在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上 ,应该根据文字的和图画的材料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历史的领悟能力和古为今用的能力 ;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开发形式多样的活动课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现就读内地的港澳本科生突破两万人,面对该群体如何有效地发挥国情教育的效力,是侨务工作一大热点。文章依据对30名港澳生进行的半结构性访谈的结果,从微观动态的视角分析当前国情教育的实效性。研究表明,有效的国情教育包括:教育方式上,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发挥重要互动性他人的作用;教学内容上,坚持历史文化教育、革命党史教育和宪法基本法教育三管齐下;教学方法上,坚持表达方式生活化时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化。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在近代以来的大学文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教育发展的某种不平衡性,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从20世纪初第一部文学史问世,到21世纪初琳琅满目的各类文学史的繁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其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正在成为一种历史的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学术背景下,无论是文学史的研究还是文学史研究与教学的关系,都还有不少问题值得人们认真思考与探索,比如文学史研究如何走近历史,灵性、悟性、文学性与文学史写作及教育的关系,文学史教学与文本阅读问题,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文学史格局,等等,而所有的思考与探索,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们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两E”人才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为视角,探讨基础理论型人才与应用开发型人才的相互关系,从而阐明当前我国高校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又要加强应用开发研究;既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学科专业的技能训练,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道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浙江师范大学的50周年校庆,作为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的主体力量,浙江师范大学对浙江省的基础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选择浙江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追溯浙江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考察浙江师范学院的历史渊源,以史料为基础,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浙江师范学院校史中一些敏感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供学界鉴证.  相似文献   

16.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 ,是制定并落实教学计划的基础。为此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新探讨 ,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与试验研究 ,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能体现新技术、反映新变化 ,真正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 ,以响应时代对人才的呼唤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情感史研究旨在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参与者自身经历的事件,洞悉其情感表达,并解读他们情感体验背后的历史意义。作为教育史研究的新视域,开展情感史研究能转换教育史学研究范式,推动教育史研究重心下移;践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立足于人的主体性价值;强化教育史鉴今功能,给教育情感以历史观照;顺应国际史学发展趋势,拓宽教育史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开展情感史研究,应以学校和家庭教育情感史为主题,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神经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树立大教育史观,注重记忆、回忆录、自传、书信等史料的搜集,采用教育叙事和口述历史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南北战争后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美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由此美国开展了赠地学院运动并产生了“威斯康星”教育理念,这一改革使得美国的社会及其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历史进程,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做出适当的改革:大学积极参与所在区域的各项事务;大学要坚持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推动政府、市场与大学的协同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和在职教育。  相似文献   

19.
白寿彝先生的历史教学论以历史教育为基础,并将历史教学视为历史教育的一部分。在历史教育总目的指引下,历史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以育人为最终目的。历史教学应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教育的政治方向、服务对象和理论与实际、知识与生产相结合问题以及教育方针、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和尊师重教等8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改革开放后,一些学者对毛泽东教育思想颇有微词,甚至断章取义加以指责,认为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科学发展观高度审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历史作用以及其对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义,方能对毛泽东教育思想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