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蔚 《秘书之友》2006,(7):43-45
·他曾任林彪“四大金刚”之首黄永胜的秘书·他的一封信曾令林彪集团如坐针毡·黄永胜说他“是个坏人”,江青也说他“不是好人”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段时期,林彪被定为“副统帅”、“接班人”。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井冈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悬挂着林彪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的大幅油画。讲解员称:“1928年春,林彪同志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在这里会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云云。1971年,古巴  相似文献   

3.
“工兵王”陈士榘陈士榘将军言,红军时期,缴获一女式袖珍手枪,类似“掌中宝”,精致绝伦,不知何国所造。将军时任红一军团参谋处长,将此手枪送给军团长林彪。林彪甚  相似文献   

4.
季雨 《决策探索》2004,(7):91-91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邓小平是当年的参加者之一。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会议在哪个房间里召开,自己坐在什么位置.讨论的什么问题。但“文革”期间,这一历史事实却被林彪、“四人帮”否定,林彪、“四人帮”诬蔑他“篡改历史.硬将自己塞进遵义会议”,“是捞取政治资本”。邓小平的照片也被人从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墙上取了下来。面对林彪、“四人帮”  相似文献   

5.
纪东 《秘书之友》2008,(3):30-32
1971年9月12日下午3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召集有关人员研究修改四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晚9时20分左右,接到8341部队在北戴河负责林彪警卫的领导的电话报告,说林彪女儿林立衡讲“林彪要出走,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情况很紧急”;过了一会儿,又接到报告说:“林彪的儿子林立果乘专机从北京来,这架飞机就停在山海关机场。”  相似文献   

6.
《领导科学》2000,(10):42-43
“工兵王”陈士榘 陈士榘将军言,红军时期,缴获一女式袖珍手枪,类“掌中宝”,精致绝伦,不知何国所造。将军时任红一军团参谋处长,将此手枪送军团长林彪。林彪甚喜,转送毛泽东。毛泽东弃……  相似文献   

7.
就有那么一些不信邪的人,敢于向林彪挑战。他们不仅仅是直感,而是深入地从理论上研究了林彪,认定他不是“好人”。西北工业大学的姜明亮等人上书中共中央、毛泽东的信件,就是这样一篇有分析有说服力的檄文。  相似文献   

8.
党史 《决策探索》2005,(5):93-94
林彪自黄埔从军后.以其聪明才智和卓越战功累迁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纵队司令、军长.成为毛泽东、朱德麾下的著名战将.令国民党将领望而生畏.据说.1942年林彪伤愈回国时.斯大林极力挽留.并向当时的二战中国战区总指挥蒋介石提出以15个将军换林彪,这一传说不胫而走.传遍全国.无形中增大了林彪在国内政坛、军坛上的地位和分量、当人们询问林彪传闻是否属实时.林彪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说.“我不知道.你们有兴趣.可以去问斯大林和蒋主席”那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识才只有识人之长,方能用人之长,只有“知人”,才能“善任”,毛泽东就具有这方面的才能。 1930年春末夏初,毛泽东为安排红四军政委一职颇伤脑筋。他需要为23岁的军长林彪选择一个合适的搭档。林彪这个人性格很古怪,个性强,听不得别人对他的批评,平时沉默寡言,别人颇难  相似文献   

10.
汪日章 《领导文萃》2007,(11):127-129
抗战期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以前,为了谋求国共两党继续好好合作,加派林彪为周恩来的谈判助手,周恩来通知林彪由延安到重庆,又电话通知侍卫长宣铁吾:“铁吾,你有个同学要来重庆。”  相似文献   

11.
林彪沦为叛党叛国的罪人,那么他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的地位如何评价?是否仍然称得上著名的军事家、一代名将? “九一三”事件爆发后,在“批林整风”运  相似文献   

12.
1969年11月,体委“军管会”乘贯彻林彪所谓的《一号命令》之机,将国家体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大部分干部下放到山西屯留的“五七”干校。到1971年春天,毛主席、周总理做出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辽沈战役,不能不谈林彪;谈辽沈战役的林彪,又不能不谈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林彪是如何执掌东北帅印的?中共党的七大后,中央即决定派林彪去山东。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结束,毛泽东指派林彪为山东军区司令员。九月,赴任途中的林彪  相似文献   

14.
走进毛家湾     
最早知道毛家湾,是在林彪事件发生后的大批判材料上。那时虽然小(上初一),但因对“林副统帅”突然成了要暗害伟大领袖的“大野心家、大阴谋家”的说法深感震惊,所以一下子就记牢了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5.
林彪与朱德的“积怨” 1959年8月18日至9月12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9月11日,林彪在会上向坐在主席台上的朱德放出冷箭:“我今天要给一位在座的老同志提点意见,他是谁?这个人,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他给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平易近人,而且德高望重。”说着,他一拍桌子,提高声调:“但这是假的,他的骨子里是反党,反毛主席的,和彭德怀是一路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德!”会场哗然了。  相似文献   

16.
“批林批孔”时,报上揭露说,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篡党夺权的林彪,躲在毛家湾他那阴暗的巢穴里,每天面对“克已复礼,悠悠万事,惟此为大”的条幅,念忍字经,翻书记卡片。他记的那些卡片至今仍教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8则     
马克思的外衣“批林批孔”运动期间,某公社妇女主任在批判会上发言:“林彪不仅是个阴谋家、野心家,而且还是一个小偷!”有听众起而询之:“林秃子偷了些什么?应当毫无保留地揭发出来!”妇女主任接着说:“他偷了马克思的外套,你们假如不信,可看看两报一刊上  相似文献   

18.
1959年,金庸在香港创立《明报》。“文革”期间,邓小平被流放到江西农村。金庸在《明报》上为邓小平打抱不平,强烈抨击“文革”的不合理,并且不断地支持彭德怀等人,赞扬周恩来倡导的“四个现代化”。由此,他成了林彪、“四人帮”眼中香港的头号“反动文人”。  相似文献   

19.
军事上的粟裕与林彪,可谓一时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载谁堪伯仲问”之感。两人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生于1907年,只有月份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兴起一阵关于林彪出逃、坠机原因和飞机残骸的报道热。究其由来,可能是“九一三”事件虽经历史判定,但还存在一些未解之谜。众多作者尤其是那些当年曾身历其境的人们,从各自角度描述亲历的过程,寻找最后的答案。本文作者系当年“九一三”事件期间我驻蒙古大使馆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