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词over的认知语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了介词over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介词over存在四种静态空间语义,在这四种语义的基础上,该词通过空间隐喻延伸出其它五种隐喻语义。同时,介词over还存在一种动态空间的意象图式。  相似文献   

2.
意象图式是十分重要的语义结构。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人体词「頭」的语义结构,可知人体词「頭」多义结构的形成是在具有自然联系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段来实现的。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Langacker"认知语法"中动体--陆标、意象图式和Lakoff的空间隐喻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in和on的空间意义及其投射的空间隐喻拓展意义.指出in的意向图式为容器图式,投射的目标域有时间、状态、方式和趋势;on的意向图式是平面图式,所投射的目标域含时间、依靠(依据)、"是……中的成员"和状态.分析英语中此类介词的空间意义及其认知过程有助于词汇习得的掌握.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对三个近义介词“on-over-above”进行分析,在以图式表征为依据的基础上,探究介词“on-over-above”的原型图式及其图式变体而引起的词义延伸,并概括它们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down","under"和"below"是英语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表示空间概念的三个意义相近的介词,而对介词意义分析的最适合的工具便是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本文利用意象图式作为工具,对介词"down","under"和"below"进行图式分析,旨在探究其原型图式及其词义延伸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其原型图式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其他方面学习的基础.介词的一词多义现象又是词汇教与学的难点.认知语言学对于介词的语义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与解释,认为介词的义项之间存在关联,意象图式与隐喻映射是词义拓展的认知机制.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从认知的视角分析介词at,on和in意义拓展中的理据性.研究表明,三个介词的空间意义与抽象意义通过隐喻关联,并且三个介词的隐喻映射存在系统性.这一分析结果对于语义研究以及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词的多义性使得介词成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意象图式等理论,对介词over的12个义项及各义项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其多义认知模式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8.
介词是中国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传统语法和认知语法都对介词给出各自解释。主张运用认 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对介词From作出解释,通过运用意象图式对介词From的分析,深入了解其基本意义及延伸意义,并以 期揭示介词研究的新途径,为积极促进介词的有效学习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习惯认为,英语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与习语中的介词和副词一样其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小品词over的语义进行认知分析,发现其语义具有可分析性。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来展现over的基本空间义,再通过隐喻来推断其引申义。从认知角度分析小品词,为理解和运用短语动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依据Langacker“认知语法”中动体-陆标、意象图式和Lakoff的空间隐喻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in,on和at的空间意义及其映射的空间隐喻拓展意义。指出in的意向图式为容器图式,投射的目标域主要有时间、状态、方式和趋势等;on的意向图式是平面图式,投射的目标域主要有时间、依靠(依据)、目的等;at投射的目标域主要有方式、状态和频率等。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in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静态空间语义的意象图式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in的语义映射到六个认知域,延伸出六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in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广大英语从业者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该词。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to动态和静态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动态空间语义的意象图式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to的语义映射到五个认知域,延伸出五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to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广大英语从业者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该词。  相似文献   

13.
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隐喻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着重讨论了AT-ON-IN三个介词的概念隐喻意义,指出意象图式是构建空间概念隐喻的路径,相似是构建空间隐喻的认知基础,还揭示了人类躯体经验在形成抽象概念意义中的作用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小品词包括介词和副词。介词包括简单介词和复杂介词,是表示词语之间语义关系的词类。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意义的词。本文依据意象图示、Lakoff的隐喻等理论来探讨含off的动词短语语义范畴由基本义向外拓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英、法、汉语中“ABOVE/DESSUS/上方”图式映射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笔者对英语、法语和汉语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a- bove"、"dessus"和"上方"等方位概念隐喻词语进行了跨语言、跨文化的图式映射实证对比研究,从中发现在三种不同语言文化中表示同一意象图式概念的"ABOVE/DESSUS/上方"的隐喻拓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它们分别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从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抽象目标域之上,该研究结果佐证了认知语言学关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历时和共时的研究,就方位介词而言,多数学者重在分析同一语言下的某个介词,比如"上-下"的语用认知。本文尝试从对比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下的对应词"IN"和汉语"里"的意象图式的认知分析,以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跨语言层面意象图式的认知研究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历时和共时的研究,就方位介词而言,多数学者重在分析同一语言下的某个介词,比如"上-下"的语用认知。本文尝试从对比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下的对应词"IN"和汉语"里"的意象图式的认知分析,以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跨语言层面意象图式的认知研究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介词over的意象图式及其空间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介词ovor的原始意象图式,利用动词搭配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意义和映射隐喻义,提出了介词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对介词及其与动词搭配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运用认知工具"意象图式"对介词under进行分析,在以图式表征为依据的基础上,探究under的中心图式与其说明性图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图式与under在抽象域的投射意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在词义扩展中,基于人类自身的身体体验的意象图式是认知的出发点;隐喻是各义项相互关系的认知基础,转喻是在隐喻的基础上词义转换的重要认知工具,两者的根本认知依据源于由自身的身体体验形成的认知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