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蝇王》是英国小说家戈尔丁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儿童探险小说,而是一本道德寓言小说。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小说中体现的善与恶的问题,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诠释。戈尔丁创作这本小说是对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他认为人性之恶是人类灾难的根本原因。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蝇王》有着十分深刻的伦理意义:小说"审恶"的艺术手法实现了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功能,而且小说中的宗教伦理理想也给处于悲观绝望中的人类指明了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是对人与世界、人类与非人类命运关联的深度思辨,《蝇王》在本质上讲是一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文本。《蝇王》以核战争这个生态灾难为背景,将海岛作为人类性价值中断的象征和生态危机的承重者,以蝇王为生态灾难的象征与隐喻,生动地展示了孩子们的海岛争斗史,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存与毁灭的生态宿命,以及自我救赎与无法救赎的命运逻辑。人性恶只是这一悲剧并不完全的诱因之一。戈尔丁以军舰的解救作为人类生态悲剧命运循环的象征,表达了他一以贯之的悲观性忧患。  相似文献   

3.
《蝇王》是英国小说家戈尔丁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儿童探险小说,而是一本道德寓言小说。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小说中体现的善与恶的问题,为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诠释。戈尔丁创作这本小说是对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他认为人性之恶是人类灾难的根本原因。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下,《蝇王》有着十分深刻的伦理意义:小说“审恶”的艺术手法实现了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功能,而且小说中的宗教伦理理想也给处于悲观绝望中的人类指明了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戈尔丁创作生涯中《蝇王》和《撒谎》这一首一尾两部小说为对象 ,借用现代心理学情结概念 ,选取情结与文本为视角 ,第一次探讨戈尔丁创作中的希腊情结 ,进一步解读戈尔丁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威廉.戈尔丁可以说是一位海洋生态主义的拥护者。从蓝色批评这一新的生态批评理念重新解读他的充满象征意义的哲学寓言式小说《蝇王》中的海洋书写,发现戈尔丁以一种生态主义的观念确定了海洋与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各自占有着生态意义上平等的生态位,通过渲染与荒岛上孩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相对应的充满生态和谐的海洋世界的背景以及描绘充满秩...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1876—1916)是中国介绍较多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五十部作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1903年发表的小说《野性的呼唤》。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1911—),瑞典皇家文学院198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其长篇小说《蝇王》(1955)蜚声文坛。戈尔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的小说以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方法和他的家喻户晓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状况。在我们阅读伦敦和戈尔丁的《野性的呼唤》与《蝇王》时,可以发现,尽管这两位作者所处的国度、时代以及他们各自的社会经历和创作意图等等都不相  相似文献   

7.
《蝇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也是二战后世界文坛颇有份量的一部小说。小说因女性角色缺席而历来颇受争议。女性缺席实际上是英国荒岛文学的一大传统,《蝇王》并未冒天下之大不韪。小说所表现的主题——人性之恶——也为女性缺席留取了可商榷的空间,而小说结尾则从另外一个侧面暗示了女性缺席只是表面现象:正是女性缺席突出了其在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8.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与戈尔丁的《蝇王》堪称荒岛文学中的双璧,但两部小说的主题、两位作家的思想观念以及他们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却大相径庭,呈反相对位态势。《鲁滨逊漂流记》表现文明战胜野蛮,笛福的思想观念是乐观主义的,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写实的;《蝇王》表现野蛮(性本恶)战胜文明,戈尔丁的思想观念是悲观主义的,运用的手法主要是讽喻或象征。通过对两部小说的反相对位研究,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握西方文明由理性向非理性,西方文学由写实向讽喻、荒诞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 一九八三年英国当代作家威廉·戈尔丁在一片争议中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的奖状上写道:之所以把文学奖颁发给戈尔丁是“因为他的小说具有明晰的现实主义的叙述技巧和虚构故事的多面性和普遍性,显示出当今世界人类的情境。”他的小说“读来颇饶趣味,很有教益,不要求读者具有高深的学识和智慧”。如果说戈尔丁的寓言体小说在五、六十年代的英美文坛上轰动一时,那么他的成名作《蝇王》便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寓言体小说流派的代表作之一。文学批评家们运用当时最流行的“新批评  相似文献   

10.
小说《蝇王》探索了在文明的遮盖下人性本来固有的邪恶,并通过现实的表述展现了小说的主题。戈尔丁的战争经历确定了他作品的主题以及他看待人和人性本质的观点。战争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不仅是社会的缺陷,还有人性的缺陷导致了人类的悲剧。戈尔丁认为人类不断毁掉建立更美好世界的机会,这不是他们有意识地这样去做,而是人性恶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文学地理学的兴起提供了文学批评的新视角。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注重作家体验或听闻过的地理景观叙事,较少从全球化和地缘政治角度关注地理叙事。“以诗证地”“以地证诗”之“地”应该涵纳家国情怀、政治经济等关涉“地”之维度的传统。以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的地理叙事为研究对象,可从微观层面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具有启发意义的批评范式。由海岛位置所决定,英国文化背负明显的地理边缘焦虑情结,地理大发现的历史机遇使得英国人对所处的地理位置重新定位,马洛、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等英国作家通过重写历史,叙述海外贸易探险及与此相关的劳动力输出、海上军事力量的培育、意识形态的输出等,彰显英吉利民族从边缘走向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国家行为,这种位移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去边界和解除领土设定的权力和文化生产,对辨别当下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碰撞和冲突仍有认知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祝学剑 《南都学坛》2007,27(6):48-51
废名是"五四"时期极富艺术才情且引人注目的作家、京派的重要成员,但日后却只留下薄薄的几本似小说非小说的集子,游走在文学的边缘。过于冒险的文学实验造成废名致命的创作缺陷,无情地减损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导致他30年代文风奇辣生僻、审美趣味恶化,40年代小说创作偏离小说创作轨道,向非小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小说的现代技法看20世纪文学思潮的发展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现代技法是相对于小说的传统技法而言的。小说的传统技法,如表达技巧:叙事、描写、说明、议论等;如修辞技巧:衬托(正衬、反衬、侧衬)悬念、同感等;如艺术技巧: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蔬密有序、曲直互补、抑扬顿挫、断续有法、隐显适度等。小说的现代技法,如意识流、黑色幽  相似文献   

14.
韩少功既是文体意识的自觉者,也是文体实验的先行者,其代表作《马桥词典》和《暗示》,作为中国当代文坛小说文体实验的范本,充分显示了韩少功小说文体观念与其文体实验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暴风雨》后的沉思:海洋文学概念探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当下关于海洋文学的概念,存在着同义反复、晦涩难懂、意义不定的多重误区。结合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暴风雨》,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与探究,认为海洋文学应该是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的文学作品。无论从《暴风雨》的剧本情节与叙述背景,还是从其的主题表现来看,《暴风雨》皆属于海洋文学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的小说创作观念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文体实验的积极延续、写作方式向极端个性化方向更迭、现实主义衍变新貌的不断深化。鉴于这些新的趋向,大陆的小说创作迫切需要重建文学的理想、高张文学“精神抚慰”的功能。重建的可行路径既不是对既定社会政治目标之类共同理念的图解,也不是一门心思猎取别人尚未写到的奇特题材,而是作家和文学编辑家、出版家们潜沉到当下社会生活的低层,去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普通事物身上那些真切自然、新颖感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心消解、主体消失之后,昔日作为媒介和工具的语言一跃成为本体和中心。后现代主义者试图通过语言自治的方式使作品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身指涉"和完全自足的语言体系,文学创作因而成为话语试验或语言游戏,而这种创作本身又是以自己的独创手法来否定语言,否定形式,否定艺术。  相似文献   

18.
设计和开发了微型燃气轮机能源岛系统分析、仿真软件(EIS),介绍了该软件的建立和应用特点,重点分析了EIS系统在能源岛系统设计、优化及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EIS软件在能源岛联供系统开发、预测等方面能够代替中间实验过程,从而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建设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文坛曾出现了一次文学语言的革新浪潮,我们称为“语言实验”。文章以这股浪潮中的小说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精神和语言本体两个层面,分析了语言实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挥动着四把"剪刀",从理念到理念,割裂文学课堂,导致经典文本文学性的缺失,从而使文学教育处于一种缺位状态。基于此,在探究文学教育相关问题基础上,探讨了教师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教育的改进路径,以期为全面系统地实现文学教育提供鉴戒式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