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前期创造社作者群与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虽有交叉,但前期创造社的作者群很小,而前期创造社期刊的作者群却很大,《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的作者群又有很大差别。前期创造社作者群人员的分散聚合的背后体现出了现代文学期刊再生产功能和特征,另外围绕着前期创造社期刊所构成的青年作者群,也形成了鲜明的“集体的文化形式”,借此创造社以“异军”的形象迅速突起于“五四”文坛。  相似文献   

2.
创造社何以能够迅速异军突起于“五四”文学革新的时代呢?在诸多研究成果中以《创造》和《创造周报》为代表的前期创造社期刊是以往研究创造社的空自点,而这两份期刊编辑者的文化市场意识更是为人们所忽略。主要从对现代期刊文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五四”文坛权威的挑战、对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和文化市场卖点的制造等方面对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同为前期创造社的期刊,但是对于两者的关系,人们一直简单地认为《创造周报》是作为弥补《创造》季刊的不足而存在的。通过对这两份刊物的初版时间、栏目设置以及作者群体的考察和辨析,我们会发现其实两者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4.
前期创造社期刊,分别从昭示"五四"文学走向、引导"纯文学"时代到来、加速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进程和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等方面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另外,前期创造社期刊的编辑者和出版书局的责权不明晰、编辑者之间的分工不清楚、期刊和社团关系认识的偏差以及期刊栏目设置的不足等方面也留给后人很多意味深长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文学传媒视角的引入有助于探究后期创造社文坛地位确立的过程与途径,以及一种文学思潮成长为文学主潮的生产机制。后期创造社通过对《创造月刊》和《文化批判》等刊物的精心运作实现了“方向转换”,进而确立了后期创造社在中国现代文坛中的地位。但后期创造社的文坛地位在青年读者群中得到确立,并没有在文坛内部得到认同,其单维突进、惟我独尊的战斗的文化姿态与文学观念,使其“革命文学”破坏多于建设,口号大于实践,其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针对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中指斥创造社“才子+流氓”的批评,郭沫若在其自传《创造十年》中通过重构创造社历史进行了自我辩护。他既有意建构创造社“挽救新文学危机”的发生之因,塑造其“建设新文学”的历史地位,又以“行帮意识”为中心梳理了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史,将双方冲突转换为党同伐异下的不理智行为以弥合观念立场上的对立。这既是出于维系左翼阵营内部统一战线的考量,也为解释创造社之转向革命做出了合理铺垫。而有意塑造创造社打破文化垄断与话语霸权的反抗者形象,则为证明其历史先进性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传写史”的自传创作折射出五四一代在文坛格局发生重组的1930年代试图掌握阐释历史主动权与自我经典化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考察创造社"转向"之前的文学现场即其创办的<创造周报>的兴衰历史,是揭示其"转向"之内在原因的一个新突破口.<创造周报>的出版是前期创造社的辉煌顶点,同人刊物的兴衰是创新社"转向"的根由,栏目设置的变更导致读者的衰减成为<创造周报>停刊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标志着创造社同人创刊理想和文学理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论创造社式的“拿来主义”魏建一、多元的“歧化选择”前期创造社与外来文化艺术的关系,这是多年以来创造杜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一个重要课题。在80年代以前,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其一是前期创造社与欧洲浪漫主义文艺的关系,其二是前期创造社与日本...  相似文献   

9.
《洪水》杂志是中期创造社由“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变的一个重要见证。本文立足于杂志所提供的原始文本考察《洪水》是如何展现了创造社执掌文坛新型话语权力的努力。“五四”落潮后的中国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与1923年的“科玄论战”在社会上建立起的马克思主义舆论基础以及创造社成员自身寻求理性信仰支撑的渴望等因素促使中期创造社进行“话语权”重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神话原型的批评方法,论述了前期创造社创作的深层意蕴和外化形态。作者在承认以往以社会学和心理分析方法来研究前期创造社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前期创造社的原型、情绪和象征等美学特征。作者认为前期创造社创作的深层意蕴可分为直接的神话形象和隐含的原型意象;而情绪是作为主体的前期创造社作家的体验方式出现的。作者认为前期创造社作家的情绪体验是多重的、复杂的;本文最后论述了前期创造社的外化形态,即一种象征的表达方式。作者认为,在前期创造社作家的创作中,不仅具有“原型——象征”的意味,而且具有浓厚的象征氛圃,有些作家的作品甚至带上了本体象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1990年代以来的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相对冷落。尽管对"电影改编"这一术语本身进行了思考,对"忠实"与"创造"的认识更加透彻,并从媒介层面拓展了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的空间,但由于缺乏电影改编理论体系的建构意识和对当前改编实践的引导意识,研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创造社成员共同的留日背景使得创造社的戏剧艺术受到"日本机制"的影响和促进。第一重"环境机制"中,日本是作为"背景"而以其社会环境和时代氛围对创造社诸君产生影响;第二重"中介机制"中,日本是作为"桥梁"而引导他们涉猎更广泛的文化和文学;第三重"体验机制"中,日本是作为"触点"而使他们的体验心理得以建立,从而开启一段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为“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面对创造社和太阳社的进攻 ,头脑清醒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 ;他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深刻剖析、对种种“左”倾错误论调的批判、坚持同敌人进行“韧”的战斗及评价历史人物等都可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正时期文化界与创造社新浪漫主义思想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社同人留学日本时正是日本文化界努力效仿西方,追赶西方新的文艺潮流的时期。而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和作家在日本大正时期文坛掀起的阵阵热潮所形成的外界机遇,也在无意中为创造社对西方文艺的选择和兴趣点作了暗示和引导。尤其在创造社建构他们的新浪漫主义思想过程中,日本文化界为他们做了新浪漫主义这个新概念的界定,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都为创造社认识和理解新浪漫主义提供了引导和学习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本性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启示 ,也是时代的召唤。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 ,必须从理论、科技、文化、制度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6.
"感伤"情调作为前期创造社最为彰显的情感氛围,普遍地弥散于其文学创作中。就其创作的传统文学资源而言,中国文学内部源远流长的主情主义诗学传统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作家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识;对"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习惯和"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的反拨,铸就了其作品感伤的现代新质;对儒家参与精神和忧患意识的传承以及对魏晋名士放浪形骸作风的刻意模仿,进一步促成了创造社文学浪漫感伤的气质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