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美军为首的盟国军队用心理战从精神层面打击日军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助历史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心理战战略计划、心理战手段、心理战的成绩及特点等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日本士兵在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后有“效忠天皇”“皇军不可战胜”等信念,狂热信奉“进功精神”和“武士道”精神;对此,美国在大战略背景下确定了对日本心理战的目标是以揭露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性为核心,使日本士兵和民众相信,日本政府发动的侵略战争注定要失败的,并相信美国的宣战和胜利将给日本带来民主自由,同时维护日本天皇的尊严,将发动战争的罪行归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并尽可能减少日本士兵和民众遭受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心理战具体的措施有正面的“白色”宣传,一是对日本军队进行广播宣传或阵前喊话,二是向日本军队占领的岛屿或前沿阵地投放传单,还有讲假话的“黑色”或“灰色”宣传,其基本手法是制造和传播假消息和假情报来扰乱日军士兵的心理,再利用日本战俘向原先部队宣传美军优待俘虏政策,向美国投降是“名誉停战”等;为了让心理战术的效果更明显,美军将心理战行为与军事行为相互配合,用空袭和投放原子弹等对日军士兵造成心理威慑,用真假情报信息迷惑日军士兵,使得日军士兵士气低落,抵抗意志逐渐减弱,“跳蛙”战术和心理战攻势节节胜利,心理战在打败日本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第四种战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战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其威力不仅危及军人,同时还波及民众。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心理战的对象不仅是军人,也包括民众,不仅其作战过程伴随整个战争的始终,其作战样式也变化多样,且极具欺骗性。它直接影响预备役部队及民众在战争中的行为反应速度及作战能力,甚至对指挥者的战略和战术决策产生干扰作用。因此,实施心理战教育训练,增强预备役部队及民众的心理战意识,提高心理防御能力将是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研究的—些重要文献显示,美国传播学发展与社会心理学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公共舆论季刊》发表的大量论文涉及舆论和宣传,这些研究具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学特点:它们主要服务于美国对内对外心理战争;20世纪上半页50年间,美国学术界有关传播问题的研究大部分发表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刊物上;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成果绝大多数明显涉及人类心理内容.在以非强制性为主要特征的民主社会中,社会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必然会融入到传播学研究中,唯有高度尊重个人和个体差异,高度重视受众真实的心理过程,传播学研究才能够获得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4.
冷战肇始,杜鲁门政府就积极寻求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和渗透,心理战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杜鲁门政府将苏、中视为遏制的主要目标,同时对新中国周边国家展开争夺以构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圈,泰国成为美国争夺东南亚的主要目标。为此,杜鲁门政府制定了心理战略和美国对泰国的政策目标,试图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心理干预等手段将泰国纳入以美国为首的反共产主义阵营。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继承了杜鲁门政府的心理战略和对泰国的政策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针对泰国的PSB D-23心理战计划。通过实施PSB D-23心理战计划,艾森豪威尔政府巩固了泰国的亲美政府,削弱了泰国国内的共产主义影响,构建了以泰国为核心的东南亚集体防御体系,最终将泰国纳入了西方阵营。考察冷战初期美国对泰国的心理战行动,可以管窥美国的心理战略、对泰国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手段,揭示美国运用心理战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历史事实,从而推动国际冷战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心理战略的运用是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法宝之一,伊拉克战争中的心理战在作战方式、手段、攻击对象、目标、运用范围等方面开创了心理作战的新篇章,将对未来高技术战争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心理战已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今天,心理战将给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带来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在新军事条件下,心理战显示出新的特点,心理战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现代传媒已成为心理战的利器,媒体宣传已成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心理战的重要领域,心理战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7.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心理战,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心理战不像高技术条件下的“硬战争”那样残酷,但这种“不流血的战争”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争相比,蕴含着同样巨大的破坏和毁伤能力。必须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研究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的信息心理战。国家心理安全是现代国家安全领域中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心理安全,就是确保本国民众的心理边疆不受他国侵犯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引言当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政治学家从宣传效果入手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时候,中国大地还在战争的烟云里呻吟;当欧洲传播学者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并对美国早期传播学理论提出挑战时,七亿中国人正经历十年文革的浩劫。但不久中国便发生了变化。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就象四十年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冲击工业发达国家那样。在中国国门敞开的一瞬间,许多不为中国人所知的理论、观念和科学技术涌了进来,传播学理论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9.
战略心理战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而对敌国或他国军民采取的心理作战样式,是一种新型的国际政治斗争方式.系统地研究美国战略心理战体系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对加强信息时代我国战略心理战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治波 《21世纪》2000,(1):44-46
1996年,美国出版了一部战争拟著作,预测未来10年中台海爆发战争。美、台军联合作战,对大陆衽空中打击,交战双方动用了战术核武器。最终美军未能实现战争目标。  相似文献   

1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外华人"群体进入美国高层的政策视野,成为美国积极拉拢、扶植反共的重要目标;朝鲜战争爆发后,台湾作为"所有反共华人的唯一基地"的作用得到确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随即通过NSC 146/2号文件,指示其下属的行动协调委员会立即开展以反华保台为目标的"海外华人"心理战项目.通过对冷战初期"海外华人项目"确立及演变的历史,可以揭示美国使用"除战争以外一切手段"来实现其冷战目标的政策实质,亦可探讨美国在政策实践过程中的能力有限性.  相似文献   

12.
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文献计量学来研究马克思著作在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中的影响 力,是时代发展与理论研究的结合点,也是分析马克思著作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以 CSSCI 来源期刊收录且引用马克思著作的 125 篇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研究发现:《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被引用频 次最高;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以来,研究成果增幅明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发文量、引用频次、 下载频次和学术热点引领等方面占据领先位置。突破学科界限、拓展研究领域,加强质化研究、补充 思辨研究,不同地区发文单位占比严重失衡等,是新时代进一步借助马克思著作推进中国新闻传播学 学术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CSSCI(2000-2007年)8年的引文统计数据为数据来源,对新闻传播学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统计分析,选出对新闻传播学领域最有学术影响的9r7种国内学术著作.本文简要介绍这些著作的内容,并结合来源文献的主题对这些著作的被引情况进行分析,以反映这些著作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进攻性心理战与文化渗透是冷战初期美国对苏东地区的两种不同策略,民主德国骚乱暴露了心理战的内在矛盾,美国不得不改弦易辙,在苏联的对外政策出现松动的情况下,转向了文化渗透演变战略,波匈事件后这种演变战略完全定型。1958年美苏双方达成的文化协议奠定了美国对苏东地区文化渗透的合法基础。此后文化渗透战略被美国历届政府延续下来,最终在苏东剧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全球遏制战略在朝鲜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继杜鲁门后走马上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战略被称为"新面貌"战略."新面貌"战略以"用尽可能最小的代价取得对共产主义尽可能最大的威慑"为目的,其手段包括核威慑、联盟政策、心理战、秘密行动、与对手谈判等."新面貌"战略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弱点,因而未能实现其预期的遏制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美传播学都广泛引用其他学科文献,但美国传播学更倾向于引用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大传统社会科学,而中国传播学在引用社会学和政治学这两大社会科学的同时也借鉴语言与文学、历史和哲学这三个人文学科;中国传播学更倾向于引用"有现时作用的文献",而美国传播学更倾向于引用"档案性文献",同时中国的传播学文献的老化速度要远远高于美国。图书和期刊是中美传播学最为主要的引用文献载体,但中国传播学偏向于引用图书,而美国传播学偏向于引用期刊。英文文献在美国传播学引用文献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中国传播学在大量引用中文文献的同时也较多地引用英文文献。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全球遏制战略在朝鲜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继杜鲁门后走马上任的艾森豪威尔政府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对美国的遏制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调整后的战略被称为“新面貌”战略。“新面貌”战略以“用尽可能最小的代价取得对共产主义尽可能最大的威慑”为目的,其手段包括核威慑、联盟政策、心理战、秘密行动、与对手谈判等。“新面貌”战略自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弱点,因而未能实现其预期的遏制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上海外国语学院举办了第一属上海传播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美洲、大洋洲、亚洲的五十多名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交流了各国在传播学研究方面的新发展,探讨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传播学的新途径。近几年来,我国一些新闻研究单位也曾召开过几次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一些论文与著作,介绍了国外对传播学研究的情况。传播学,这门几年前对我国学术界来说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在伊拉克进行的心理战(1945-1958)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开始后,中东成为美国与苏联展开激烈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美国政府动用一切宣传手段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战,试图抵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传播和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然而最终却以失败收场.根据已经解密的原始文件,还原冷战初期美国对伊拉克开展的心理宣传战的全貌,可揭示美国制定冷战政策的多样性与隐蔽性,能进一步探究美国对伊拉克心理战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它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播学首先产生在美国,在那里得到了迅速发展,然后传入到欧洲及其他各地。目前,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两大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传播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进到中国内地。中国内地传播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引进阶段、受挫阶段、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