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当代文学的影响中,“典型”的形象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演变为“他者”的身份,而受到关注,作者与其塑造的“典型”互为主观。中国新当代文学在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互为文本”过程中,中国当代文学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他者”,更是一个文化形象的“他者身份”,这个身份隐喻了一个以意识形态为主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国家形象的语言定型是认知主体对该国的主观认知在语言层面的投射与表征,会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借助语言定型理论,以俄罗斯国家语料库中的涉华文本为语料,考察“中国形象”的语言定型,能够进一步精确俄塑“中国形象”,挖掘影响形象建构的精神文化因素,以期有的放矢提升国家形象,增进中俄相互理解,深化两国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3.
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和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出现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解放区独特的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政治和制度文化支配下解放区文学观念、审美观念的巨大变移和创作主体的自觉追求密不可分。由于上述因素的决定和渗透,导致解放区文学中大批女性形象的出现,也导致解放区文学的女性形象具有较丰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审美蕴涵,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解放区文学中女性形象及其文化与审美价值的分析开掘,会加深我们对解放区文学及其成就的认识,从而丰富和扩大我们对中国新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整体性审视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人具有跨越中西的双重文化视野和双重文化传统,"中国"既是他们在血缘和文化上遥远的原乡,也是他们在美国本土文化影响下想象的"他者".美国华人文学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和描述,其实质也是华人作家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等多重二元关系的对立与交融中对中国所做的文学想象和欲望投射,具有典型的形象学研究的意义.从地理中国、文化中国和族群中国三个层面对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梳理和解析,我们不难看到华人文学想象背后复杂的社会生存境遇和文化认同心理.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形象     
道德形象是人类在一定条件下基于特有的道德认知和塑造能力对主体作出善恶评价或形成与善恶相关的印象。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也不同于历史形象、文化形象等概念。"道德"作为名词限定"形象"时,"道德形象"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而当"道德"作为形容词来限定"形象"时,就有"道德的形象"和"不道德的形象"。道德形象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形象和集体道德形象。道德形象与人类道德生活密切相关,道德形象对个体和集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图像转向"之后视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当代,图像艺术中的"他者"形象,尤其是本土艺术中的异族"他者"形象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土艺术中的"他者"形象指某一文化传统的艺术中出现的不属于自己族群、而是来自异邦的人物形象。前全球化时期东西方艺术在视觉领域都有大量的"他者"形象,通过探讨这些"他者"形象不仅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认识视觉表征的深层结构与审美机制。在创造"他者"形象的过程中,有哪些影响"他者"形象塑造的因素呢?哪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一决定因素如何影响和左右了他者形象的塑造呢?由于受制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图像艺术中的他者形象在"美化"与"丑化"的两极之间互动,但采取何种形式处理取决于本土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地缘政治、世界秩序以及本土文化在当时的软实力和话语权。换言之,是权力政治和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了塑造他者形象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7.
感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表述却有可能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认识与表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划定族群之间的边界。在认识感觉文化的时候,需要区分"聚群"与"族群"的差别。"聚群"可以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也可以不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但"族群"是指共享同一套感觉文化的群体。文章区分了"族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一)和"聚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二)。在识别与划分族群边界的时候,需要剔除聚群的感觉文化表述,以避免其与族群的感觉文化表述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成为西方自身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西方看到的不仅是充满异国风味的梦境,而且也看到自己的影像。因而形象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乌托邦形象,是作为一种异己力量质疑现存秩序,期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进行调整;意识形态形象,是按照本国价值观塑造的,通过主观整合异国的现实来符合本国群体的认知,以维护和整合本国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象征模式。本文反观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变迁,解析这两种功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9.
对于“民族”、“族群”的理解和研究。主要流行着“客观文化特征”派和“主观认同”派两种对立的理论模式。但“民族”、“族群”的概念有些类似人类早期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和分类,是把一个连续谱作一种主观的切割,尤其是在中国或亚洲东半部的广大区域和悠久历史中,族群的认同与分辨极为复杂,确实很难用单一分类的观念就可以说明清楚。王明珂先生以羌族为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所超越的有力的解释架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形象体现为一种主客体关系,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认识,包括认知和评价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评价。从主体评价的角度看,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的构成因素包括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向及主客体之间的价值事实等。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从主体获取客体国家相关信息开始,然后选取评价标准,再根据评价标准形成价值判断。这一过程受到主体文化透镜的过滤,渗透着主体的需要、价值观念等,同时还受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偏见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个性化探析--以甘肃省碌曲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甘肃省碌曲县为例,从个性化的基础、导向和策略等方面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个性化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旅游开发个性化的观点.作者认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个性化是依据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特色的分析和市场需求的研究,通过有意识地创造具有民族风格的主题形象,设计富有魅力的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区内空间布局及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等策略,充分展示民族地区旅游区的个性,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民族立场、民间立场以及时代立场是少数民族叙事小说中隐含作者进行写作的基本立场,这三种立场使得作品在身份认同与构建、塑造民族形象、建构民族心理时必然采取多种叙事策略技巧以凸显民族性,从而使作品富有民族气息和时代特征;它体现了隐含作者对于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反思,对于解答少数民族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技巧等困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民族风格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在作品所反映的民族的生活、题材和主题上,毛泽东诗词内容丰富,其形象体系显示了一定的民族特色,在创作时不知不觉地熔铸进了自己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情感和民族趣味。内容决定形式,并产生自己的形式,民族的内容,必须以完美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毛泽东诗词在形式运用上也充分体现了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在情节安排与结构建筑上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特点。毛泽东是人民的儿子,他对中国历史与现状有深入的把握,从青年起就长期致力于探索中国的道路,这是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民族风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长吉图先导区规划下的延边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开放,为延边地区的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机遇。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下。在加快延边地区城市化建设中,只有把朝鲜族民族文化融入其中,突出延边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才能打造出具有延边朝鲜族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5.
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又影响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民族认同并非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完全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中包含了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而国家认同中也包含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与联系性,并以此互为基础。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可以通过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来促进二者的相生,遏制二者的相克,从而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传统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云南省边境地区傈僳族的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现状,结果表明他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正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一方面他们在与国外同源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比较看重民族因素,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国家认同又优于其民族认同.有鉴于此,引导傈僳族实现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从经济方面切实促进这一民族的发展,缩小其与内地民族的经济差距,以构筑其国家认同的根基;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他们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在文化方面挖掘傈僳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傈僳族的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7.
《边城》在重塑中国形象时其叙事基点是张扬民族伦理;民族伦理表述框定着文本的性别叙事:失衡的自然性别设置、抽空与变形的社会性别意涵、诗性叙述背后的传统性别文化逻辑、女主人公的“失语”与“假借”、一潜一显两代女性的爱情悲剧与民族历史文化命运表里互衬的结构等,形成了特殊的民族社会性别形象;在女性及“边城”的性别权力关系中寄予了作者关于民族和自我的想象,隐含着“内部东方主义”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8.
民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基本属性是一场表演,是一场以民族为主题的表演.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最具表征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之一,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被选择和改写,一方面是基于舞台服饰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也通过服饰进行了民族叙事,实现了民族想象、建构仪式和融合民族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民族、民族问题的理论阐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六个方面,即对民族问题本质的认识;对当代我国民族问题核心的认识;对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途径的认识;对各民族相互关系的认识;对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认识;对综合国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在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存在复杂的关系,尤其伴随着国内外各种影响因素的急剧变化,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与冲突在局部地区被凸显出来,成为我国边疆治理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难题。因此,必须将边疆地区出现的认同问题纳入我国边疆治理视野之中,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有效整合,以确保边疆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