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昌盛,从而也促进了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应增多。其中,高等农林院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因其农林特色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分析农林院校开设该专业的优劣势,提出增强该专业大学生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出入境业务的大幅攀升,人力资源市场对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英语使用能力的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本文从教材选择、教学设计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沈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东北地区最早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院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在同类专业中较为突出。学院现有专业教师 20人,其中教授 4人,副教授 6人,讲师6人,博士 3人,硕士 10人。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目前已毕业的四届本科生深受旅游业者的欢迎和好评,绝大多数毕业生已走上部门主管、部门经理或总经理的岗位。 旅游管理学院办学层次广泛,能够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成人函授本科生。还是辽宁省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自学考试主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中国开始采用电子商务模式发展旅游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积极引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获得了业界极大的肯定。通过分析国际旅游岛视角下的电子商务,研究电子商务在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及其影响,提出发展对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栾川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级贫困县迅速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强县,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被业界称之为"栾川模式"。  相似文献   

6.
由于对茶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价值认识不够、现有茶文化旅游景点对本地茶文化特点体现不明显、专业技术设施和服务不成熟、缺乏品牌意识及宣传不到位等原因的影响,湛江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与其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极不匹配。重视茶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深入挖掘本地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开创"碧海蓝天游"与"茶文化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是湛江文化旅游再上台阶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关于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背景,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旅游区域合作的角度,对泛东南亚旅游协作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国际旅游客流量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为泛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不容错过的机遇。本文提出了"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这一新概念,探讨了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对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目标、原则、关键、主要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东南亚地区的旅游合作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智慧旅游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互动体验为中心,是信息技术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高等院校集成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入力资源,应当成为推动智慧旅游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广大院校旅游专业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定位主要集中于人才培养领域.本文在对智慧旅游的开展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定位转型,提出高等院校旅游专业需强化服务社会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服务智慧旅游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推进区域旅游智慧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旅游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旅游管理的专业特点和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文章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的思路和创新对策,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要求,为旅游业发展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周旗  张玉才 《南都学坛》1999,19(3):101-103
目前,国际旅游业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产业部门。据联合国有关组织预测,到下一世纪,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部门。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迟,70年代末期才开始发展,但发展速度很快,而且以饭店及内部设施为主的硬件建设大大超过了旅游软件建设。而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为旅游业培养人才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是近期才建立的新兴专业之一。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根据对全国27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考察,发…  相似文献   

11.
旅游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旅游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走向世界.但是,就目前国内涉外旅游的英语翻译文本而言,差强人意的现象比比皆是.文章从剖析国内几个典型的与旅游业相关的英语翻译文本入手,指出我国当前旅游英语文本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勒菲弗尔"操纵学派"倡导的"翻译是改写"的论点,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汉译英策略,探索涉外英语翻译文本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旅游业的译学理据.  相似文献   

12.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以"三曹"为典型代表的建安文学以及以华佗故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中外驰名,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完全挖掘出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造成亳州的旅游产业收入在全省排名持续落后.导致目前亳州市旅游业发展落后的因素有交通区位的暂时不利地位以及整体旅游产业创新观念不够等.建议亳州市通过创新旅游产业发展观念、系统规划旅游景区、完善旅游服务以及培养旅游人才等策略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3.
铸造旅游品牌——贵州旅游品牌发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各地方、各部门纷纷看准了这一"无烟"的"朝阳产业",正在努力利用各种条件,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创建名牌产品,来加重本地在竞争中的砝码,争取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近20年来贵州旅游业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但在看到贵州旅游业的希望时,也同时感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贵州旅游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创建出自己的旅游品牌和旅游名牌.本文通过对贵州旅游品牌的研究,阐述贵州旅游品牌发展的现状,对贵州旅游品牌进行问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是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符合低碳、"两型"要求的低碳旅游产品体系,充实旅游产品要素低碳内涵,近期重点培育自行车骑行体验之旅、生态漂流探险之旅、森林休闲度假之旅、地质科考探险之旅、温泉养生休闲之旅、乡村观光体验之旅、拓展训练之旅等7个低碳旅游精品,积极策划壶瓶山湖南屋脊生态漂流、张家界森林公园、红石林地质探险、灰汤温泉城、百里侗文化长廊、"中国银都"工业观光、坐龙峡探险、军规训练营地等8个低碳旅游重点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5.
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旅游经济面临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业要与世界接轨、走向现代化,必须以发展旅游文化为本,走文化型旅游经济发展的道路。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乃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旅游业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必须对旅游发展中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现象的两个方面:旅游文化经济和旅游经济文化的特征、内涵及外延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本文在此方面作了一定的归纳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旅游“黄金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黄金周"是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它的出现对中国旅游业,尤其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黄金周"的制度化,其经济效益充分凸显出来.然而,在实施"黄金周"的过程中,潜藏在巨大经济效益下的各种隐患也渐渐显露出来.为了确保国内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旅游"黄金周"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完善、合理与否,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旅游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本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与那些相对成熟的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顶层设计"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时髦的设计方式,无论最成功之建筑,还是最庞大之工程,抑或最伟大之社会发展事业,无不采用"顶层设计"。自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改革要"顶层设计"以来,"顶层设计"就成为流行中国的一个热词。"顶层设计"理论,对我国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核心目标构建、框架设计、"三级系统管理"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辨证关系分析入手,明确了城市旅游功能的强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的城市旅游功能现状,提出了中国城市旅游功能拓展的一些原则性建议以及相应策略,试图为我国城市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搭建海南"一站式"电子旅游平台创建旅游强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旅游业的信息特征,探讨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旅游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论述了电子商务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虚拟旅游公司"的基础上,提出了搭建海南省基于英特网"一站式"的电子旅游平台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职高专旅游院校要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出发 ,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现代旅游业发展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