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生活提示     
《社区》2011,(2):16-17
提个醒戒烟产品不如意电视购物纠纷多消费者协会透露消费者近期投诉热点:戒烟产品不如意,电视购物再起纠纷。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有:戒烟产品存在不冒烟、无法充电等质量问题,商家拖延解决;销售商不履行无效退款  相似文献   

2.
论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另一方面,网上购物的诸多不规范行为产生了大量的纠纷,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文章分析了我国网上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电视购物被誉为继零售、超市之后的第三次销售革命,在发达国家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它给消费者带来购物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广告诚信缺失、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化大潮如火如茶的今天,网上购物和电视购物的陷阱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业内人士透露,网上不少商品是冒牌货或次等品。随着网购的普及,购物中出现的纠纷也迅速增加,虚拟的网络交流让一些无凭无据的消费者投诉无门,维权难度增加,消费陷阱重重,骗你没商量,怨声载道没完没了却无济于事。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建议,为电子商务安全立法,并完善相关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5.
对1843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研究了电视购物中消费者感知风险、购买意愿和感知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说明,电视购物中消费者感知风险及其四个维度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在消费者感知风险和购买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视购物栏目主持人可以对电视购物的栏目设置、节目编排、介绍形式以及营销效果等全程产生影响和作用.在当前电视购物面临严峻挑战、亟待转型和跨界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电视购物主持人在节目策划、商品介绍、商品推销、商品订购等环节,要通过精准把握消费者意愿、清晰表达商品"卖点"、合理运用明星"证言"、巧妙展示消费价值等方法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购物广告中,被冠以各种身份的专家侃侃而谈,成双成对的“购物专家”一唱一和……这样的情景已司空见惯。其中的专家究竟是何身份?电视购物怎样靠他们和消费者玩心理战术?记者采访了多家电视购物公司负责人,揭开了层层内幕。  相似文献   

8.
计划行为理论是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它对个体行为具有良好解释力和预测力。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实证研究了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主观规范影响不显著,移动购物主观规范对移动购物意向影响不显著;消费者创新性通过移动购物态度和移动购物知觉控制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向,进而显著影响移动购物行为;移动购物意向在移动购物知觉控制和移动购物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现今社会,网络购物、电视购物、邮寄购物等各种新型消费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这些新型交易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消费者相对分散,力量弱小,因此其与经营者相比,无论在信息获取能力还是经济实力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新型交易方式迅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这一弱势地位表现得尤为明显,进而导致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也日渐增多。而针对此种情形,我国现有法律却无以规制。所以,本文从消费者撤回权角度出发,分析了消费者撤回权制度的正当性,建议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法律应不断完善消费者撤回权制度,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更好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通知:今起,各卫视频道每天18点至24点时段内,不得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各卫视每天每小时播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不得超过1条(次),每条不得超过3分钟,每天播出同一款产品或同一内容的电视购物短片广告不得超过3次。电视购物广告这几年出了不少问题:价格欺诈、商品伪劣、退换困难。对其加强管理,当然是情理  相似文献   

11.
收房、交房作为整个楼房买卖过程的最后阶段,往往也是出问题最多、最容易发生纠纷的阶段。开发企业经过选址、拿地、规划、设计、施工一系列复杂的生产过程,终于完成产品,可谓投入巨大、用心良苦,但交房时,难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而消费者买房花费多年积蓄、贷款、苦苦等待,对楼房寄予很高期望,容不得它的瑕疵也能够理解的。由于商品房大多是期房销售,成品房与开发企业当初预售时的广告、沙盘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就导致交房时消费者与开发企业之间的一场场冲突。  相似文献   

12.
高富平  方有明 《社区》2002,(1):55-55
网络购物发现假货 买方状告网站某电大女生(原告)于2000年上半年在某网络信息服务公司(被告)网上订购了某种美发用品一瓶,后发现系假货。为进行网上购物纠纷诉讼之需,原告于2000年8月29日前往公证处,申请对其在网上购物的整个过程进行保全证据。经证实,该产品并非日本KOSE公司制造。为此,原告诉至法院,要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判令被告承担退一赔一的民事责任,共计人民币176元,并赔偿公证费400元。  相似文献   

13.
从产品、价格、服务、环境、商家位置和诚信等6个方面选择19个指标构建农村消费者对农村零售业态满意度的指标体系,基于湖南省6县市613位农村消费者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消费者对杂货店、中小型自选超市、专业店、集贸市场等农村四类零售业态的满意度。采用排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各要素在不同业态间对农村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价格因素的影响程度均较大,但农村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产品的质量、购物的便捷性以及相应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网上购物风险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来源的角度深入地研究了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类型与其相对强度,对于企业从风险来源上降低和管理网上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发现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风险主要来源于产品本身、远距离交易、互联网这种交易模式和网站这四个方面.研究结果揭示了,当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所感受到最强烈的三个风险分别是,来自于产品本身的产品绩效风险、来自于远距离交易的服务风险和来自于网站的来源风险.最后,研究还发现,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的强弱与消费者的年龄、网络购物频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年龄越大,感知风险越强;网上购物频率越高,感知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15.
随着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直播购物环境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基于SOR理论框架,探索直播购物环境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通过数据分析,研究发现直播购物的产品可视、导航浏览和主播魅力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时唤起感扮演着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发现唤起感在产品可视和导航浏览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而在主播魅力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吴伟邦  吉建富 《社区》2003,(16):51-51
在超市里购物的顾客不慎跌伤而引发赔偿纠纷,超市归责于顾客自己不小心,顾客则认为是超市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到底该由谁来负这个责任双方争执不下。日前,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法院就审结了这起特殊的人身损害赔偿案。2002年3月14日,许女士到苏州欧尚超市购物,在进入超市的厕所时,因地面湿滑,她不慎滑倒,后经医院诊治,确认为左脚跺部骨折,住院并请假休息了四个半月,花去医疗费用近万元。由于消费者协会多次调解无果,许女士愤然将这家超市公司告上了法院。虎丘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到超市购物是一种消费行为,被告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也应为消费者提供…  相似文献   

17.
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信息范围的广泛性、信息易获得性和商品性三个特征。目前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存在缺乏系统、专门的法律、个人信息权利未建立、法律义务规定不明确、法律责任设置不合理等缺陷。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通过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建立个人信息权利体系、明确信息掌控者的义务、调整法律责任的比重等,能够有效加强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8.
在对江苏省13市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线性概率模型,分别针对性别、年龄、婚姻、收入、教育、地域等因素对江苏省消费者的网上购物意愿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应实证结果。结果表明收入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意愿的最显著因素,其他均为不显著因素,但年龄、受教育水平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意愿影响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消费者信任为基础,从网购消费者涉入、消费者个性特征关系上,深入探究影响网购消费者再惠顾意愿的驱动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卖方的信任态度对其再惠顾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消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的涉入态度.这意味着卖方必须注重自身的信用累积,通过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品质,并在安全性上塑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以促成消费者网上交易的意愿,增强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时的正向体验及涉入.  相似文献   

20.
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购物手段,开拓了新的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同时也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了网络购物的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网络购物中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