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与音乐的结合,直接改变了作为经营对象的音乐产业,即音乐从业人员通过音乐活动获取收益的盈利模式.互联网的共享性使得通过终端的音乐受众获取收益变得更加困难,进而影响到音乐创作、演出、教学和传播各个环节实现市场价值的方式;更深层次上,“互联网+”音乐改变了传统音乐的组织形态,而且这种改变仍在深化过程中.在互联网影响下,传统音乐行业内部各环节分工合作的模式被打破,“音乐从业人员”的概念和范围极大扩展,音乐人与音乐受众的关系面临重构,传统上以“作品”为核心的音乐组织形态正在向以“受众”为核心的音乐组织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2.
谁是传播研究的听众?本文以这个知识社会学所讨论的问题为视角,回顾了中国传播学30年来寻求学科正当性的过程.为了让"传播学"在中国立足,作为传播学在中国最早的听众,中国的新闻研究者适应现实需求,试图向不同的对象证明传播学的有用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播研究一直未能建立起第一代学者所追求的学术独立性和主体身份.如果中国传播研究要向前发展,这一重要问题值得中国的传播研究者深思.  相似文献   

3.
音乐传播是音乐流行与储存的前提条件.当代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和快捷的欣赏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反面的、低级的东西.合唱艺术以传播高雅音乐、提升音乐审美情趣为目标,以学院合唱团为实践基地,课堂、合唱团两方面展开高雅音乐文化传播,可以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进而建设新的艺术素质培养模式,从而达到传播高雅音乐文化、提升音乐审美情趣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绿色音乐的媒介传播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绿色音乐为线索,以中国绿色音乐的媒介传播为主体,选择绿色音乐(生态文化)+媒介传播(生态传播)的交叉模式,以一种历史的、全球的眼光对绿色音乐的定性及媒介传播的价值进行一定梳理.同时,从传播媒介形态及特征、创作主体和传播策略、内容表现、受众接受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审视中国绿色音乐的传播现状,并分析其现实特点,反思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一个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视域中探寻新时代的传播优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广播的出现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由此带来音乐传播方式的变革,音乐实现了大众化传播;美国的商业电台开创并发展了流行音乐广播,在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广播是最有力的推动者;音乐电台独立之后一度成为音乐传播最主要的媒介;类型音乐电台的出现,提供了更多音乐欣赏与选择的机会,音乐传播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诗在当时的传播主要有音乐传播和文本传播。音乐传播可分为徒歌与乐歌:徒歌便于操作,传播主体广泛,促进了唐诗的大众化传播;乐歌由乐工歌妓演唱,所唱之词多选自当时流传的文人诗歌。文本传播因物质媒介与书写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固定文本与流动文本,其实际发生过程则经历了单篇传播和结集传播两个阶段。唐诗的传播常常是音乐传播与文本传播交互进行,因二者本身的局限而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传播带给唐诗创作的影响有:确立了名篇名人;普及了诗歌;刺激了创作;形成了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电影音乐世界性的根本路径。中国有属于自己的电影音乐,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电影音乐传播。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是中国电影音乐传播的沃土,也是中国电影音乐传播的灵魂。发现并培育拥有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电影音乐艺术品牌,使其在文化的形式和内涵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独创性,它就必然会在世界电影乐坛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后的第一步前行便与传播紧密相连。音乐传播,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发展、走向现代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一部音乐发展史,就是一部音乐传播发展史,也是一部音乐传媒发展史。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在传播媒介上可划分为口语传媒、乐谱传媒、电子传媒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阶段存在着衔接与渗透,可以导致中国传统音乐多途径、多元化的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曲艺是中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极具特色及韵味的艺术形式。从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到宋、元、明、清曲艺音乐的繁荣,诸多曲艺种类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随着当代社会的现代化,曲艺音乐生存土壤、传播状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当下曲艺音乐传播传承之道首先是传播形式、内容方面应有所创新,其次应注重受众层面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而且在传媒的传播活动中应有计划地增加一些曲艺音乐的分量。  相似文献   

10.
延安“鲁艺”时期,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多方制约和影响。基于音乐社会学视角,延安“鲁艺”音乐的创作生产满足了社会精神需求。具有创造性、集体性、主动性的特征;传播关系集中,具有接力性、透明性、规模性的特征;流行范围广泛。具有社会基础深厚、听众群体广泛、创作队伍专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