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用音乐中的曲式分析这种独特方法去分析 T.S.艾略特的《荒原》,可以看到这首长诗貌似杂乱实则清晰的发展脉络 ,看到西方现代文明的荒原 ,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精神的幻灭 ,更可以看到这首长诗的旨意所在——信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意象图式以及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所蕴含的意象、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旨在揭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背后的认知机制,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这首诗中所隐含的隐喻以及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也为古典诗词的赏析和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针对詹姆斯·乔伊斯小说《死者》中人物所表现的精神瘫痪,参照荒原文学中的荒原思想,分析了作品中的主要的荒原意象:女性在呻吟,男性在哀叹。研究发现这一荒原意象是精神荒原的真实反映,借以唤醒沉睡中人们去开垦自己的精神荒原。  相似文献   

4.
“陇首”由地理方位之名,经过汉代文人创作,以及由民歌进入乐府的过程,形成了以悲凉为特质的文学意象。南朝边塞、赠答、征戍、闺怨等主题诗中,多涉及陇首意象,这与南朝诗人对北方“陇首”一带的想象性构建密不可分,是南朝文学对唐代边塞诗意象群形成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艾略特的《荒原》被公认是一篇难懂的伟作 ,诗中大量神话、典故和文学作品的引用给解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同时大量象征、意象变形和通感等表现手法的运用 ,使得诗歌更加晦涩朦胧。本文从《荒原》中体现出来的艾略特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波德莱尔对艾略特的影响、通感的使用和意象的变形粘贴等方面探讨了《荒原》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荒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T.S.艾略特的惊人之作.在诗中,艾略特刻画了一幅现代文明颓废的图景,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精神的"荒原".这首诗成功之处并不仅仅在于象征手法的运用,而是整首诗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地展现了主题.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瞬间融合的结果,而一首诗歌是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的有机结合。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千古名诗,而对于此诗的翻译可谓"唐诗英译百花开"。目前的译本对《江雪》的意象结构未做深入研究,译者大多把这首动静意象结合的诗歌译成一首静态意象诗。在给出新的译文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的翻译方法,即剖析其意象结构,把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巧妙结合起来,形成意境,从而表现原诗所要传达的情感。诗歌翻译的原则是准确再现原诗意象结构,再选择恰当的语言手段实现此目的。  相似文献   

8.
空虚与荒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略特 (T .S .Eliot,1888- 196 5 )是 2 0世纪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诗人和文艺评论家 ,于 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长期研究哲学 ,对人类自身 ,特别是人的本质、命运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他的诗主题比较集中 ,主要表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尤其是人的精神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本文通过《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和《荒原》两首诗分析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空虚与荒原这一主题。《荒原》中引用了大量的文学、人类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的著作 ,有的诗行用原文写成 ,意象看起来没有联系甚至是支离破碎的 ,内容上也有较大的跳跃。但是诗人的寓意正在于此 ,读者一旦读懂了它们 ,便会对西方社会枯燥和无力的现代文明感到担心和震惊  相似文献   

9.
《北游》是冯至诗学发展历程中具有过渡意义的一首长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精神状况的不满 ,与艾略特的《荒原》在本质上相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及加缪有关荒诞与拯救的思想也在该诗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雪莱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小诗《歌》语言凝练、意象精致,是意象诗的经典。马致远是我国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散曲家,他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中国意象诗中的极品。虽然跨越不同的历史时空,但两首小诗在意象营造、意象组合、诗思表现、以及情思体验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华莱士·史蒂文斯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意象的运用,是他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一些主要意象的反复出现,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象征体系。本文以《冰激凌皇帝》一诗为例,通过分析本诗,探讨了诗中冰激凌的意象意义。这个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主体,并不断地强化了史蒂文斯这首诗中近乎惟一的主题:生存和死亡之间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情感的表达,意象的撷取,承传和构成,基本意象的泛化等方面论述《蒹葭》是一首文人之诗;通过风格的差异,意象撷取的差异初步推断《蒹葭》原非产生于秦地的诗,并进一步推测其为古南国的诗篇  相似文献   

13.
“诗不厌改”,这是历代诗人的经验之谈,也为历代诗论家所一再强调。关于修改的意义和作用,修改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关于锤字炼句的必要性,人们已经说得很多。本文试图在意象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探索。现就管窥所及,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各位方家。一诗的意象结构,是指意象个体按照美学规范集结融洽的一种格局。我们知道,一首诗的构成条件不管有多复杂,但“让意象说话”这一点却不会为诗所拒绝。意象,作为构成一首诗整体形象的基本元件,必须在主观情思和客观生活的契合点上集聚成一个有机的共同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对其诗作《荒原》进行解读,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来阐释该理论的内涵,"非个人化"理论在此诗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其中关于该理论的重要表达手法也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5.
浪淘沙     
【讲解】 万诗通:有人把这首诗看作是一首词,这是因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唐诗只能诵读,无法演唱,而在唐代,很多诗歌都是可以像词一样配乐演唱的,这首诗就是这样。浪淘沙是唐代宫廷乐曲的名称,本。。来是民歌的曲名。刘禹锡学习民歌,以《浪淘沙》为题创作了一组共九首可以用来演唱的七言绝句,  相似文献   

16.
分析现代主义史诗《诗章》中的"荒原"意象与贯穿始终的"救赎"意识,得出诗中的"荒原"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是被人类破坏的自然,也是人类心灵的荒芜。诗中的"救赎"不再是依靠万能的上帝,而是遥远中国的孔孟之道中仁孝治国或佛教中众生平等的思想,它们或许是拯救当代人走出绝境的良方。  相似文献   

17.
爱伦.坡认为美是诗的重要要素。该文分析了爱伦.坡“为诗而诗”的理论,并从主题、音律韵式、意象三方面解读《乌鸦》,使读者感受到这首诗所带来的美。  相似文献   

18.
《山居》一诗中,朱英诞将中国古典意象与现代诗艺契合在一起。从内容上来看,诗歌古今意象发生碰撞,增添了古典意象的现代审美内涵;在意象运思方式上,诗人运用现代诗歌中注重暗示和隐喻的表达方式来组织传统意象,使诗歌笼罩着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朱英诞的诗歌有三种结构形式,这首诗采用了廊庑式结构,呈现出较完整的建筑之美。诗歌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关于永恒与瞬间、无常与恒常的思考以及对真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锦瑟》是李商隐诗中最难解的作品之一。本文对李商隐的这篇作品做出自己的解读与评析,力求能够澄清历来对李商隐这首诗的解读分歧。解读的关键在于不纠缠于对作品背景的考证,而是着眼于作品的意象及其所传达出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美人鱼意象是《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凸显了整首诗歌的意象群的内在联系。它对诗中主人公普鲁弗洛克丰富复杂、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对诗歌主题意义的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首诗歌的灵魂。艾略特通过人鱼意象来展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们空虚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凸显了其早期诗歌中的荒原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