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大量产生,并迅速成为语言学界的新宠。因此,对网络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对其产生和流行机制的探究,一方面有助于语言学者从本质上了解语言流行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意识,从而正确地运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互联网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流行是语言模因适应信息时代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果.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中发现,网络环境对语言模因具有选择性;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理据主要是跨文化交流的需要、社会生活的新创及网络媒体的作用.因此,从模因论的视角解读网络语言的特色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网络语言——火星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语言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提升.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当为"火星文".这种由"90后"新新人类创造的"火星文"在分类造字方式、特点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网络语言的倡导者与沉默者,甚至反对者的意见的扩散是一种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网络语言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为"知识沟"或"信息沟"理论提供了一个最新而有力的证据,"数字鸿沟"正是"知识沟"或"信息沟"问题的延续与发展.网络语言的流行也是一个"涵化"过程,网络语言的本质决定了它不会仅仅局限于网络这一特定环境,其中部分必将走进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语言交流,并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习惯直至最终接纳.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流行,网络语言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语言的面貌应运而生,对于它,大家的态度不同,从"转喻"这一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角度,分析网络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转喻机制,并分析促成这一机制运行的心理动力是一种比较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作为网络流行文化的重要载体,网络语言在民众中逐渐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作为流行文化主要参与者和使用者的青年,对流行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面了解网络语言,熟悉并创造性地学习网络流行文化,不仅可以使网络语言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对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有益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在网民中广泛使用,并大有走下网络,走进生活的趋势.2011年流行的网络语言可谓精彩纷呈.通过模因论的观点分析时尚流行的网络语言,并对网络语言和文化中的模因从词缀、词汇、句式、符号以及恶搞方面进行分类以期描述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论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的互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网络时代 ,网络时尚催生了网络语言的蓬勃发展 ,网络语群的繁衍 ,网络专词的泛化 ,网络习语的流行 ,演示着网络语言的勃兴 ,网络语言的兴旺发达 ,折射着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反映着新兴的网络文化内涵 ,同时又为网络时尚推波助澜。网络时尚与网络语言呈互动状态  相似文献   

9.
网络语言方兴未艾,社交网络、博客等也早已流行多年,当前网络时代的特点就是受众的参与权和个人出版权大大增加.特别是年轻人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被网络占有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习惯在网络上阅读诸如:BBS、博客和网络杂志等.由此,他们也把网络上阅读的习惯带到了纸质媒体上来.网络语言对现代文字编辑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变化.本文就此现象从技术、文化和如何利用此变化的角度谈谈这些变化的特征和应对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今网络语言已经走出网络,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的另一种"交际工具"。文章研究网络语言对青少年语言运用的负面影响,并对此提出一定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线评论情感词汇模糊本体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消费者在线评论情感词汇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词汇情感分类方法,根据自然语言和情感的模糊属性,建立了模糊情感词汇本体,并构建了情感词汇本体库,这将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把握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情感和行为的变迁规律,有助于消费者语言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智能化实现个性化产品推荐。  相似文献   

12.
近代汉语中出现的“睹当”、“堵当”、“覩当”、“赌当”等一组口语词之间存在形音义上的交叉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词汇是个立体性的系统。而《汉语大词典》对该组词所作的“参见”关联指引存在失误,不仅未能起到合理建构词汇系统、明确词汇源流演变过程的作用,反使其形音义关系混乱。反映《汉语大词典》“参见”关联指引存在界定模糊、不符合《汉语大词典》编纂方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科学语言是否应该使用隐喻词汇这一论题,利用自建小型语料库,随机选出内容均衡、具有代表性的20篇文章,对石油科技英语词汇进行了实证性研究,证明这类科技英语词汇具有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分析了石油科技隐喻词汇产生的必然性,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性词汇在石油科技英语中的认知功能:类比假设功能、理论构建功能及陈述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4.
述宾短语“看 NV 不 V”格式是由一个“看 N”加上一个正反问的常用格式“V 不 V”构成的,多出现在口语和白话文小说中。就笔者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前人已对其做过颇多的研究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本文笔者将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看 NV 不 V”格式中的积累分布和语用含义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词汇附带习得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分析词汇附带习得研究实验结果出发,回溯了在外语教学中提倡这一策略的理论根据,剖析了词汇附带习得的前提条件及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可行性,指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应以刻意学习词汇为主,以附带习得词汇为辅,扩展词汇量。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界定仍不明确,称说术语存在使用混乱的现象。对本体语言学的网络语言研究进行了综述,从网络语言的分类、形成、特点以及规范化角度简述了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成果。目前,交叉学科视角下的网络语言研究正不断深入,形成了多角度研究之势。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无国界”说没有可靠的理论基础:语言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尚未解决,谁也不能创建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学理论;包括语言研究在内的人文学科研究具有文化差异性。同时,此说经不起实践检验,如长期趋从西方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不仅缺乏应有的积极意义,且影响了汉语研究的正常进行,阻碍了语言学的健康发展。因此,“语言学无国界”之说不可轻信。  相似文献   

18.
语言理据对外语词汇习得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言理据包括外部理据和内部理据 ,内部理据又包括形态理据、语音理据和语义理据。研究语言理据中的内部理据 ,着眼于用语言理据的研究来指导外语词汇习得 ,强调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利用词语的形态理据和语音、语义理据 ,更好地把握词汇意义 ,从而提高外语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19.
1938年以后,卞之琳的诗风由“幽蓄深邃”转为“朴素明快”。作为卞之琳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慰劳信集》虽以机智、幽默和现实主义风格著称,但在这部诗集中,无论是诗歌内容、诗体选择,还是语言词汇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都可以看到“奥顿诗风”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是清湘乡派的代表人物,非常重视学习古文,十分推崇韩、柳、欧等人的创作风格。他认为,为文重在“行气”,即文章要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而“行气”则必先“养气”,故初学者应通过“看、读”名家名作来“养精蓄气”。此外,行文还必须讲究辞藻的丰富和结构的圆适。《曾国藩家书》所阐述的上述观点,体现了湘乡派的创作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