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瓦尔登湖》的简单生活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倡导简约的生活原则;反对奢侈消费主义和追求至上的精神生活。简单生活观是梭罗最重要的思想,研究这一思想对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关注生活的人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科学发展观,给我们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它扑面而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人们感到科学发展观亲切、实在、管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生活观的人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归根结底就是要以人的生活为本。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处,就必须真正落实到人的生活层面。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生活观是全面的生活观、协调的生活观和可持续的生活观。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生活观应确立新的生活方式:第一,应当破除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确立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第二,破除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确立低碳生活方式;第三,破除透支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享受生活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大学转型和发展的基础是教师,教师是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核心力量,只有大学教师的转型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的转型。大学教师转型的目标是实现学术职业专业化,教师的伦理道德、高深知识的创新和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推动大学教师发展转型的根本,而确立学术和市场结合的教师伦理道德。培养教师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自身发展成为教师内在的需要是促进创业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梭罗简单生活观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生活观是美国著名生态作家梭罗的核心思想之一.梭罗借鉴了中国先秦儒家有关俭朴生活的生态智慧,提出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代,简单生活观日益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当代价值.简单生活并不是要求所有当代人都像梭罗一样隐居在自然山水中,并不是倡导当代人都返回原始生活;而是呼吁人们在现有的文明社会里尽可能地简化自己的物质生活,把人的物质需求和消费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并腾出时间尽可能多地与自然交流和保护自然,尽可能高地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位.这才是简单生活观的当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活观在其对后形而上学批判过程中,既强调回归生活世界又要对之作形上运思,这便内在地构成了生活世界理论的生存悖论、以往的人学探讨为解决这一生存悖论提供了诸多叙事方案,但却没有找到正确解决关于生活意义应该如何构造问题的切当出口。今天,面对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生活背景,我们只有以一种建设性而非解构性的新的生活理念——实践生存论,才能激活当代哲学那种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本源处,思入生活、回应生活并将生活世界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引入人自身的召唤力,从而对生存悖论作出真正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解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简约生活"成为值得倡导的生活方式,是生态美学走向生活的标志.从时代观、自然观、发展观、生态伦理观、生活观、文化观与美学观等7个方面阐释了"简约生活"提出的历史、现实与理论根据,特别阐释了其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紧密联系."简约生活"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而且是时代观、世界观、道德观、发展观、生活观、文化观与审美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戊戌新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转型的重要标志,而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则从根本上影响了戊戌新学的内容及其时代特征,从而也影响了近代学术文化转型的民族特性和其发展趋向。只有深入理解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及其戊戌新学的特征,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近代学术文化变迁的民族定位和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8.
黄晓非 《金陵瞭望》2011,(14):35-35
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必须始终注重法治建设。只有加强法治建设,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才能流淌着“道德血液”。只有加强法治建设,才能改变“法治虚弱、监管无力、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乱象丛生”等诸多问题.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戊戌新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转型的重要标志,而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则从根本上影响了戊戌新学的内容及其时代特征,从而也影响了近代学术文化转型的民族特性和其发展趋向。只有深入理解康有为的学术思想及其戊戌新学的特征,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近代学术文化变迁的民族定位和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和批判传统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及其思维方式,并在考察和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谓新的哲学形态即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根本的生活观,并由此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始于哲学观念的变革,那么,它也必将完成于新的哲学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优势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运用越来越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者两面性,如何充分的发挥其优势,同时解决运行过程中带来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现阶段所表现出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信息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新型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已经在我国学校广泛使用,它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更多的优势。如何才能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者——教师,应具备与现代教育技术相适应的信息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信息素质:第一,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素质,第二,信息知识素质,第三,信息处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内涵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时代发展的背景、信息革命的趋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现代化的任务 ,论述了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信息化人才、发展信息产业四个方面的任务 ,探讨了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针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理论研究、规划、管理、投入、学校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等方面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不断融合,信息技术成为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因素。文章从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提出了支撑现代物流体系运作的信息技术框架图,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现状,在总结现有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创新型科技人才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青岛市创新型科技人才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在不断增加,人才结构和人才发展环境在不断优化,但是人才总量、高层次人才数量都有待提高,科技领军人才缺乏,人才结构有待改善。预计到2015年,青岛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需求量较大的领域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现代农业、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相似文献   

16.
期刊编辑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 ,提高期刊编辑部工作效率 ,在及时快速处理稿件的同时不断减轻编辑人员的工作负荷 ,是期刊出版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对期刊编辑部实际管理工作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以Windows为平台 ,利用VisualFoxpro数据库管理语言 ,创建稿件管理、档案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数据库 ,建立科研项目、作者、稿件、审稿人、期刊等库文件 ,编制具有检索、查询、计算等功能的数据库管理软件 ,以此实现期刊编辑部的管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信息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3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信息化。由于我国信息农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如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薄弱,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信息农业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基础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目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从农业发展的方向看,智能化、精确化、数字化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图书馆的现代信息技术将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信息的科学性、完整性、实效性为服务方向。这种新型服务模式,将为知识经济下的图书馆增添无穷的活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知识经济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现代信息技术将为图书馆开辟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认识方式的演变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历史上的"信息革命"使人类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成果不断更新,尤其是当代信息技术更造就了人类认识的重大变化,认识被全面地"信息化",即为现代信息技术所武装,具体表现为认识的网络化、计算机化、数字化等。在信息技术对认识方式深刻作用的背景下,导致了认识论信息主义的出现,而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使得认识论信息主义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从一种全面的认识论视野来看,需要合理地看待信息对于认识的解释功能,避免信息崇拜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回应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信息知识素养,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抗御信息时代"开放社会"所存在的风险,是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的时代任务。为此,需要建立适应信息化教育的CIO管理体制,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和队伍建设符合信息技术现代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