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唐代是中国税制改革重大变革的时代,由秦汉时期的税"丁口"向税"资产"过渡,征收内容也由征收实物向货币形式转变,并最终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税法形式具体下来。新的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家庭负担,对唐代农民家庭结构、农民家庭产业调整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农民经营方式向多样化发展,并向货币形式渐进。因此,唐代的税制改革开启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税收模式的先河,并对农民群体的社会经济分层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县税制关系县财政的确立,关系农民负担。1927年前,县级财政是有税无政,制度混乱。1927-1937年间,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推动县税制的整理,包括分税体制的推进、县赋税的整理、征收制度的改进。从绩效看,县税收总量增长,税收结构有一定优化,税制进一步规范。但是,问题不在"税",而在"政":县税缺乏独立地位;县税制的调整不能配合县政建设;县财权的分割造成征收成本增加,加重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3.
我国税制模式应当是一个动态模式。分别近期、中期和远期而有变动。近期目标,应建立以增值税为代表的流转类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中期目标,应建立以流转税、收益税、资源税三元并列而又以所得税略重的税制模式;远期目标,应建立以所得税为代表的收益类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税制改革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难点。社会保障税的作用在于它是社会保障大厦的支柱;实行税制的实质在于促进福利型社会保障向真正社会保险模式转轨;社会保障税率同社会保障筹资模式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税收制度的主要措施是“全面开征、合理开征、鼓励开征和保证开征”。  相似文献   

5.
上计制度在我国实施很早,秦汉时期已形成较完备的制度.汉代并颁布有专门的法规<上计律>,直到明清期还在实行.关于战国秦汉时期上计制度性质的问题,到目前史学界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问题不少,有人认为上计制度是一种会计制度,有人认为上计制度是一种审计制度,还有财政管理说,等等.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出土资料证明, 上计是述职报告,上计制度是考核制度.上计文书具有注重修饰和内容全面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税法》身处环境法和税法不同法价值的浸润和博弈涡旋,立法目的难以明辨。环境保护税本质上是一种税,内含税的财政收入的共性和区别于其他环境工具的特性;但环境保护税又不只是税,是兼具环境功能的特定目的税。在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亟待改善的严峻背景下,环境保护税立法目的即便侧重于环境保护,落实可持续发展,也要协调财政目的,兼顾纳税人权利保护。否则,极可能丧失税的特性,沦为环境法的附庸,导致税制原则落空,制度设计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7.
单一税思想及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一税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和阿尔文.拉布什卡针对繁琐的美国联邦所得税而提出的税制改革主张。单一税思想有三个显著特征:单一税率、消费税基和"整洁的"税基。我国正处于制度变迁进程中,面临着税制改革深化的重要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检视既有的改革历程,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的同时,立足我国国情,分析和借鉴单一税思想,将有益于我国制度的顺利转型和税制设计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出土北凉赀簿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赀”同“资”,本意即是“资产”。按照资产多寡划分等第,据此以征发赋役等等,是汉魏以迄于南北朝所通行的一种制度。居延出土汉简中,已见汉代算赀简。古楼兰故地所出残书信中,亦可见到西晋时期计赀制度的某些情况。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时期北凉赀簿残片的发现,为我们研究这一制度的演变以及北凉税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为赀簿某些细节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汉简中有关财税管理方面的若干简牍的研究 ,详细考证了汉代口算赋征收和分配办法、刍高禾 税、以及“拘校”制度等三个基本问题 ,以揭示汉代财税管理的真实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有关繇的词义分析,认为秦汉时期的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徭役或苦役,它含有繇使、繇役等多重语义,其中繇使就类似于出公差,秦汉时期的一般官吏随时都有繇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税制度设计的理论问题与框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征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深入分析了社会保障税税制设计的目的和性质 ,指出 :应合理界定由社会保障税所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权利人和管理人 ,同时 ,文章还对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征税客体、税目、税率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弃籍税是对弃籍者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财产的收益及其收入在弃籍时所征收的一种税。弃籍税在性质上归属于个人所得税,应当按照居民纳税人课税。弃籍税制的构建不仅可以防范税收流失,而且有助于深化税制改革、打击腐败行为和增强公民的国民意识。因此,在借鉴美国弃籍税的立法经验以及遵循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税收公平和成本补偿等原则的基础上,依照个人所得税制的税法要素构建我国弃籍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关于秦汉徭役制度,由于史料奇缺,有许多问题不甚明白,需要提出问题,辨明疑难。历代注疏家及今人之治秦汉史者,对有关秦汉徭役制度的有限史料的理解,也分歧不小。秦简、汉简相继出土之后,虽然为秦汉摇役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条件,但对有关简牍的理解,也未趋于一致;加上发掘不够,有些可以说明徭役问题的简文,未曾引人注目。基于上述情况,与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六朝时期是一个重要时期,它上承秦汉之遗风,下开隋唐之先河;近几十年来在南京附近陆续出土的一些名人墓志与碑石,为深入研究六朝时期金陵书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战国秦汉之际是中国古代国家结构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战国时期的列国及秦汉国家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方面的立法尤为关键。这方面的成就不仅为传世文献所记载,在出土的秦汉法律文献中也有丰富的史料,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财政管理方面的法规都有所建树,表现了战国秦汉之际国家较为成熟的经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社会保障“税收”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税制改革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难点。社会保障税的作用在于它是社会保障大厦的支柱;实行税制的实质在于促进福利型社会保障向真正社会保险模式转轨;社会保障税率同社会保障筹资模式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税收制度的主要措施是“全面开征、合理开征、鼓励开征和保证开征”  相似文献   

17.
《南都学坛》2015,(6):29-31
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出土文献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贡献日益突出。2015年6月6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百年来的出土文献,尤其是新出土或新整理的资料,从出土文献与古史研究,出土文献与秦汉制度史研究,出土文献与秦汉政治、行政、法律史研究,出土文献与学术史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展示了考古发掘、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先秦秦汉史乃至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新视角,推动了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有秩"在秦汉史籍中记载较少,而在出土简牍资料中却不断被发现."有秩"是秦汉时期普遍设置的级别较低的基层官吏,一般来说为百石之吏,但亦不完全如此.对"有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秦汉基层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8,(1):9-18
秦汉简牍文献含有大量的律、令、科、品、式等成文单行行政法律和法规,弥补了秦汉传世文献史料的不足。当前学术界在中国行政法史、秦汉政治制度史、简牍资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牍与秦汉行政组织法、简牍与秦汉行政权力运作法、简牍与秦汉人事行政法、简牍与秦汉行政事务部门法、简牍与秦汉行政法表现形式、简牍与秦汉行政法立法思想等方面。通过对主要研究成果的梳理可知,简牍与秦汉行政法的研究随着简牍资料的不断出土和丰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研究方法不断更新,成绩喜人,进展迅速。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研究内容单一,主要集中在秦汉法律制度和行政制度两个方面,对其他领域缺乏深入认识;二是缺乏理论建构和系统性研究;三是对简牍中的秦汉行政法资料挖掘不足,重视不够。要改变这一现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秦汉行政法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改进研究方法,注重加强对简牍中行政法资料的汇编、整理和释读;三是要进一步拓展简牍所见秦汉行政法的内容,全面展示秦汉行政法的成就;四是要特别重视简牍所见秦汉行政法规范体系的研究;五是从整体上利用简牍资料,对简牍所见秦汉行政法立法思想、内容、特点、地位、作用进行全面研究;六是要注重简牍行政法资料与传世文献记载的互证、对传世文献的补缺、对传世文献的考异,从而达到既重视简牍记载的行政法资料的作用,又能够全面展示秦汉行政法内容的研究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建于秦汉时期,先秦只是萌芽或是雏形,并未形成制度。实际上,官吏考核制度建于先秦时期,西周已较为规范。先秦时期的官吏考核制度,其考核目的、对象明确;考核内容、尺度具体;考核方法多样;奖惩措施严格,它是秦汉以后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发展、完善的渊薮。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先秦时期的官吏考核制度有其时代局限性,应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