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佩克是世界石油市场最重要的供给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垄断组织卡特尔,其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似乎已经成为常识。但是,根据对1980—2012年相关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与非欧佩克样本国家相比,欧佩克成员国行为一致性并不太高;尽管欧佩克供给价格弹性熵值在短期与国际油价存在一定因果关系,但长期来看,两者基本不存在因果关系;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2.
所谓限产保价,是指欧佩克为确保油价不下滑,而利用配额制度削减各成员国产量,从而降低石油供应量总额的战略.限产保价战略实施的成败受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国际能源市场和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其对非欧佩克国家和内部成员间的协调能力以及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2004年欧佩克限产保价战略的成功实施,正是其综合以上诸多有利背景因素科学制定战略战术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石油在当前世界能源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对全球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 70年代以来的两次石油危机及其以后的多次油价波动 ,也给世界各国预防石油高价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特别是主要石油进口国为保证石油战略安全 ,纷纷采用针对石油市场波动或价格大起大落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有效地防止了高油价带来的负效应 ,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国际石油将在适当高价位运行由于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1998年欧佩克原油价格一路下滑 ,全年平均为 12 .2 8美元 /桶。 1999年 3月 12日欧佩克部分国家与一些独立产油大国达成…  相似文献   

4.
世界石油市场自2014年下半年价格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虽经沙特与俄罗斯领导的限产保价联盟经过9个多月的努力,布伦特油价也仅为下跌前的一半。新能源发展以及能源系统演进,出现了关于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灾变观点——石油行业行将快速没落,石油工业不是储量耗尽,而是需求耗尽。观察布伦特油价趋势,2017年8月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数据表明,在多重影响下油价是随机游走态势。从需求层面讲,在全球能源需求连续3年弱增长1%,仅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一半的背景下,2016年全球石油消费强势增长1.6%,连续2年高于10年平均增长速度;虽然OECD国家2005年达到石油需求高峰,但并未改变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石油需求高峰将出现在2035年,峰值需求52.85亿吨,比2016年绝对增加8.67亿吨。值得注意的是,2035年仅是达到石油需求高峰,而不是"需求用完"。禁售燃油汽车规划将派生巨大天然气需求。从供应层面讲,"限产联盟"策略不一、执行不力是低迷油价的一个解释;而助推供应、改变世界石油生产消费格局的美国页岩革命,才是诠释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密钥。世界石油工业已进入供应宽松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原油价格转眼间大幅度下跌,已近乎第二次石油危机前的水平。第一次石油危机的产生,是缘于旨在修正长期冻结的石油价格与工业产品持续涨价之间不平衡的运动,因而油价上涨有其合理因素。而第二次石油危机,则是垄断企业组织恃其实力硬性抬高油价所至,所以这次原油跌价其实是油价复原。 不过,虽然如此,这次油价下跌仍然会对以未跌油价为基础的连锁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不可轻视的是,可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1年1月至2014年10月国际石油价格和中国石油进口量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石油进口的影响。结果显示,油价与石油进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油价对进口的影响远大于进口对价格的影响。目前国际油价跌势迅猛,石油大量进口不会造成油价反弹,因此,中国应充分利用这次油价下跌的进口契机扩充石油战略储备,石油企业应进行资源整合并实现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国际大石油公司投资与石油价格相关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际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壳牌、雪佛龙、中国石油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1988——2007年总投资和勘探开发投资变化特点,分析了欧佩克和5家公司平均实现原油价格变化的一致性。重点探讨了5家公司投资与欧佩克油价的变化规律,定量计算出二者相关系数在0.83——0.98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得出回归方程,分析了其3个方面主要内在原因。说明了研究结论对中国石油进行投资决策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油欧佩克组织(OPEC)成立50多年来,除了设法保证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稳定以外,也保证各成员国长期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基于石油欧佩克取得的成功和世界粮食危机的冲击,2007年俄罗斯首次提出了粮食欧佩克设想,随后泰国提出成立大米欧佩克的倡议,但这些想法均未能实现。石油欧佩克和粮食欧佩克不同的命运表明,石油和粮食不同的属性决定了在石油领域可以建立起垄断组织,但在粮食方面则无法实现。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不平等已造成国家间的不满,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创造良好的人类发展环境,亟待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由于亚太地区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美苏产量下降,再加上1989年12月份以及1990年1月份美欧气温骤降使取暖用油需求猛增,炼厂暂停生产汽油而转产取暖用油和粗柴油,市场汽油供应短缺等原因,1月份国际油价继去年12月份上涨后又有上升,西德克萨斯中油(WTI)现货价格猛涨到24美元/桶以上。但是,由于欧佩克无限制的超产以及内部意见不一致,油价又大幅度回降,四月中旬,西德克萨斯中油现货价大跌至17.23美  相似文献   

10.
余红 《21世纪》2000,(6):18-20
今年9月,伴随着石油价格的飙升,欧洲人终于发出了愤怒的吼声,民众涌向街头,封锁交通,社会生活因而一片混乱,城市、医院、商店纷纷陷入瘫痪。过去,中国人基本感受不到油价的压力,但1998年以后,成品油价格也与国际市场接轨——狼终于来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部长会议在9月10日决定增加石油产量后,世界石油价格仍大幅上涨,一度达到37美元一桶,为10年来的最高水平。油价飙升对各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巨大,因而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愤怒浪潮席卷西欧今年9月上旬,纽…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2015年国际原油市场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对2016年油价走势进行了发展态势展望和预测分析。研究认为:受全球经济形势、供需基本面因素的主要作用,在产量相对过剩情况下,尽管2015年油价已经下跌至成本价水平,但2016年油价整体还将呈现下降态势或将持续在低位震荡。预计2016年Brent、WTI原油均价为40~50美元/桶,并且两市明显价差将消失。  相似文献   

12.
石油美元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盈余资金。自1973年至1981年总共积累4300亿美元,大部分存放在西方国家生息获利。1982年以来由于出口减少油价下跌,经常账户倒挂,大约提取了六百多亿美元,目前估计还有3700亿美元的积累。石油美元的盈亏固然受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但它反过来对国际经济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美国页岩油气技术突破、欧佩克国家不减产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国际石油市场正步入一个“再平衡”时期,国际石油供给、需求和价格面临新一轮重构。运用均衡模型分析国际石油市场供求趋势和国际油价走势,从短期看,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难以改变,油价仍将低位运行;从中长期看,国际石油市场的均衡价格可能为80美元/桶左右。作为石油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的中国,要积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加快推进油气全产业链结构性变革和能源结构改革,建立更加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加快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回顾2014年国际原油市场主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对2015年油价走势进行了发展态势展望和预测分析。研究认为:受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复苏进程缓慢、脆弱而不均衡以及供需基本面因素的主要作用,在产量相对过剩情况下,2015年油价上半年依旧延续下跌趋势,国际原油价格还将在低位震荡,下半年或出现企稳反弹,全年油价波动幅度小于2014年。预计Brent原油均价为50~65美元/桶,WTI原油均价为45~60美元/桶。  相似文献   

15.
石油与汽车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典型的互补关系,研究油价波动与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汽车行业的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石油与汽车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肯定石油价格波动对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影响程度,文章采用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考察了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油价波动对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结构性冲击的影响.结果发现,油价波动对我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存在反向冲击,即油价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程度,而油价下跌会加剧我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对油价波动走势的预测来对我国的汽车行业进行结构性改革,并适时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去年12月以来,世界石油市场风云变幻,油价直线下泻,连续剧跌。到4月1日,油价每桶跌至10美元以下,与年初的油价相比,跌幅高达60%以上,从4月中旬开始,油价在剧烈波动中回升,目前仍在13—17美元之间徘徊。油价的暴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事件,这股跌风已席卷世界各个角落,致使世界石油市场一片混乱。对此,有的国家喜形于色,有的国家忧心忡忡。造成这次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油价暴跌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对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17.
石油美元再次多得不计其数。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加上每桶高于125美元的油价已给海湾合作委员会各石油出口国创造了巨大的资金流动性(虽然目前因金融危机油价下跌,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不会减弱)。海湾国家——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和阿联酋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油价高企时期都创造过相似的剩余,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国际油价高位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推动的。通过定性分析和油价预测发现,油价高位运行态势将长期维持下去。高油价对石油产业下游石油化工和石油精炼产业的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2004年和2005年石油化工和石油精炼行业的利润和国际油价数据为基础,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测算出与合成材料产业利润增量最大化相对应的油价水平以及与石油精炼产业盈亏平衡点相对应的油价水平。结合国际油价未来走势,对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和石油精炼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12月以来,世界石油市场风云变幻,油价直线下泻,连续剧跌。到4月1日,油价每桶跌至10美元以下,与年初的油价相比,跌幅高达60%以上,从4月中旬开始,油价在剧烈波动中回升,目前仍在13-17美元之间徘徊。油价的暴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事件,这股跌风已席卷世界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20.
研究石油提价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及西方国家政府的对策,特别是能源危机(主要是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及其对策的论文与著作,目前国内外已经相当多了,其中大部分论著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然而,唯独对世界市场石油降价,尤其是近年来油价一直下跌,它会对整个西方世界,特别是对最大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政治、经济形势,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