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江南私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为数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园林类型,以典雅淡朴为主要特征;岭南私家园林以庭院与庭园组合见长,表现出浓郁的生活趣味。比较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可以从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要素、艺术特征、文化特征等方面发现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对园林意境的追求。电视剧《红楼梦》将曹雪芹描述的纸上园林演绎得淋漓尽致,该剧借助园林实体空间和建筑、山石水体、植物鸟禽、气象等造园要素,辅以诗词歌赋、书画等文学艺术,结合诸多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形成了丰富的园林意境,也正是园林景观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使《红楼梦》成为影视剧中的经典之作,经久而不衰。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独特哲学思想上的一门艺术性很高的建筑门类,有着丰富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和追求意境,特别是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同时中国古典园林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辞赋的影响,力图创造出诗情画意的人造自然景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所特别追求的,是自然环境的内化,中国古典园林也与中国古代诗词歌赋相互辉映,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所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拙政园是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小沧浪水院位于拙政园西部,院落虽小,但曲折有致,空间变化丰富。小沧浪水院在整个园林的景域组织中属于幽深屈曲,深邃回合的景物空间,是利用建筑和水体创造奥如景域的典型,在水院空间的处理中很有特色。本文分析了小沧浪水院视觉莫穷、往复无尽的空间特征,从空间深度、空间形态、建筑形式、流线组织等方面分析了小沧浪水院空间处理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中国古代园林风格转变的重要时期。唐长安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进一步升华。唐长安私家园林的山体、水体、植物、动物、建筑等景观要素和谐融汇,园池构筑日趋洗练明快,士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使崇尚自然的美学原则充分实现,为后世的写意山水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江南传统文化和当时外贸经济是清末民初浙江湖州南浔镇私家园林兴起的基础,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也为园林建筑提供了土地的便利,诸要素合力作用使浙江南浔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古典私家园林建筑之晚霞。  相似文献   

7.
娄东私家园林是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鼎盛一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长期以来一直被学术界所忽视。综合而言,娄东私家园林主要具有建筑类型多样化,建筑数量多、密度大,建筑布局呈现宅园同构的“家园化”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叠石文化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叠石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精髓。思想派“士人”在叠石意境层面,通过著作、绘画创作来注重文人画意、文人画理和文人画境;技术派“匠人”在叠石实践层面取法山水画,不断提高自身叠石技巧。思想派“士人”与技术派“匠人”有机结合,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江南私家园林叠石文化。“士匠结合”不断发展,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类似现代设计团队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是园林意境的最大特征,园林意境和建筑艺术在我国古典园林当中相得益彰,达到了完美融合的境界,但在现代建筑设计将园林意境融入其中的例子却不多见。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成,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边角空间普遍存在于江南私家园林中。边角空间的理景是重要的空间处理方法。分析了边角空间的类型、景观特色及其存在的位置,提出边角空间将建筑与庭院融为一体,是丰富古典园林空间的重要元素。藉此更好地理解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方法,丰富园林设计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产生的背景,意境的追求,时空观、建筑的布置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影响,旨在发拙当时造园家们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秦代以前中国无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产生于西汉早期并兴起于西汉中期.它是从皇家园林脱胎而来的.早期中国私家园林带有鲜明的皇家园林痕迹,面积广阔,建筑宏大,但已具备“宅园”的私家园林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北古典园林的造园形式和表现有着自己独特之处,论文就环境特征、文化特征、空间特征、性格特征、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美学特征之异同。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古典园林看空间的中国建筑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范,它将建筑溶入到空间环境中,并因人的心理时空的变化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境。其卓越的空间处理手法和造园技巧,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建筑艺术观。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典园林以建筑为基础,将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种在自然审美的畅神意识之外注入的"诗情画意"和"环境美"的新内涵,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古典园林一直以来就追求一种崇高的美学境界。通过对崇尚自然、谋篇布局、意境深化等方面的引申,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中借鉴到的这种崇高的美学境界,指出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自然、自由、意境的美,并给后世的造园艺术以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典范,它将建筑溶入到空间环境中,并因人的心理时空的变化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境。其卓越的空间处理手法和遣因技巧,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建筑艺术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的发展离不开佛、道、儒三家文化的长足浸润,但其中尤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长期居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并促成了中国园林体系的形成。而儒家的"比德"观,因为直接将园林里的山水、草木、鱼虫等构成要素与人格对应,对于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比德"思想还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比德思想的内涵、起源及在传统园林里的表现等角度,探讨"比德"思想与中国园林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苏北名园《水绘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奇葩,代表着中国明清之际江南私家园林的最高境界,而今江苏如皋市的“水绘园”只是那个水绘园留存于世的一方遗痕。水绘园包含的“江南”、“私家”、“园林”三层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神产物,以及“水绘雅集”值得我们追忆,也只能追忆。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开发中国古典园林旅游审美价值的意义以及开发中国古典园林旅游审美价值的途径,指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以文导游,充分展示和延伸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引导游客选择最佳视距和视角等方式,来把握园林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审美特征,从而充分发掘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旅游中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