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危机"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我国传统的伦理型信用观念的内在缺陷。与西方契约信用观念相比较,我国传统信用观念的特点突出体现在理论来源、价值追求、适用领域、作用对象、保障机制五个方面的差异性上。重建我国现代信用文明的首要问题是促进我国信用观念由伦理型向契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治信用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转型时期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其中政府信用问题则是关键所在.加强政治信用伦理建设的几种途径是:加强政治信用伦理教育,打造信用政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与信用评级的教训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原因,根源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然而,在2007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中,以标准普尔、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评级为首的信用评级机构先为华尔街大量制造出的"有毒"证券贴上了安全标签,助长了次贷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当金融风暴席卷华尔街的时候,评级机构又扮演了"杀手"的角色,通过迅速下调相关产品信用评级水平,大大加速了危机的蔓延与恶化.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全球金融体系在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时高度依赖外部信用评级,这种对信用评级的盲目崇拜滋生出严重的道德风险.尽管危机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信用评级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信用评级机构作为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还处于信用评级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而言,我们切不可因噎废食,否定信用评级制度,相反,我们应该在未来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借鉴国际社会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体系总结的经验教训,完善制度建设,积极发挥信用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风险揭示作用,提升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伦理视阈下的金融信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不仅使得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也把全球经济引入危机的深渊.在危机缘由的说明上,诸多分析学家倾向于将其归咎于金融信用工具的过度创新,进而断言这是一次信用危机.而美国信用体系之相对完备为全世界所公认,为何还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信用危机?本文试以金融信用为研究对象,说明其伦理维度和道德内涵,分析其在危机中所担当的角色,并进一步探索企业在金融信用生活中所应具备的核心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5.
栗明辉 《理论界》2010,(9):35-37
2008年发生影响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在经济学理论上可解释为"市场失灵抑或政府失灵",确切而言,表面上为金融市场失灵,实质上为金融监管失灵。引申到经济法层面,立足于后危机时代,本文重新审视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并就应对策略从法律上提出了三点管见:让金融风险防控成为一种金融监管法律文化植根于金融监管法律的立法理念中;从社会金融治理机制方面妥当地发挥金融治理机制这一"软法"的"软约束力";强化金融领域信用管理立法,将金融领域信用破产落到实处,通过加大信用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有效避免金融领域信用失灵成为社会常态。  相似文献   

6.
社会信用问题是社会转型的产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多重功能.根据运作主体属性的不同,国际上社会信用体系表现为市场式、公共管理式、会员制三种模式,区别在于治理主体.从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与职责入手,研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有效途径.根据我国当前的信用建设情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该运用治理的多中心理念,及协同的整体性思想,分类、分步骤地推进.  相似文献   

7.
“信用危机”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一道难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我国传统的伦理型信用观念的内在缺陷。与西方契约信用观念相比较,我国传统信用观念的特点突出体现在理论来源、价值追求、适用领域、作用对象、保障机制五个方面的差异性上。重建我国现代信用文明的首要问题是促进我国信用观念由伦理型向契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周文翠 《兰州学刊》2007,(7):161-163
文章从经济学视角、政治学视解及社会学视角论述了政府信用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分析了政府信用失范的表现及原因.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理念维度、行为维度、制度维度以及环境维度对政府信用建设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刘高林 《船山学刊》2009,(2):200-202
信用在传统中国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秩序,与传统的农业经济与身份社会达成和谐。但在现代以来,随着工商业经济和“陌生人”社会的发展,信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发生了断裂。这也是现代信用危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0.
伦理信用与信用伦理是两个虽有密切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目前学界许多人在许多情况下把二者等同起来使用,造成了实际上的用伦理信用取代信用伦理或者用信用伦理代替伦理信用的局面,给我国信用问题的研究和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试图在廓清伦理信用与信用伦理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其意义,进而提出当前我国信用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济信用危机的社会伦理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信用首先应当被理解为一种社会交往关系类型 ,对于经济信用危机现象的认识应当置于社会信用危机这一普遍背景中把握。经济信用关系是特定社会伦理关系的特殊表达 ,其核心是权利—义务平等交换之交换正义。当社会制度性安排不能有效维护这种权利—义务交换正义关系时 ,则表明这个社会缺失正义的伦理关系 ,并有可能出现较为普遍的经济信用危机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由次贷危机论信用违约交换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爆发危机,其影响波及全球.信用衍生品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信用违约交换作为信用衍生品的表现形式之一,被称为次贷危机之后,全球金融市场的又一个"黑洞".现阶段,欧美等金融监管机构正试图通过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规范信用等级评价机构、建立统一结算所等法律手段,对信用违约交换加以规制.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的相关立法与实践,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医患信用危机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信用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衡量标准货币化、责任主体多元化、解决方式武断化.医患信用危机形成、发展与加剧无处不活跃着货币的影子,几乎全部医患纠纷的"解决"都是以货币作为最终调停物.不同的医疗行为主体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危机责任.医患信用危机解决方式武断化主要表现为极端武断与缓和武断两种,非法剥夺医生生命是医患信用危机解决方式武断化的极端表现,法律判决是较为缓和的形式.我国医患关系日趋严峻,深入分析医患危机的基本特征,对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危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诚信"伦理,是由"诚"、"信"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伦理范畴.两者均肇源于先秦时期古代政治传统,内涵各有侧重但又彼此互通,后逐渐融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的伦理基石.对传统"诚信"观的涵义渊源及其互动关系的系统梳理,是我们透视和把握中国传统社会信用观伦理特质的一把关键钥匙.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用的分析及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 ,信用问题是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 ,信用不足是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个问题 ,社会信用不足与政府信用有很大关系 ;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政府信用问题就更加突出。就政府信用的重要性、政府信用的现状、构建信用政府的对策措施加以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缺失的行政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成 《人文杂志》2002,(6):136-139
当前 ,我国令人担忧的社会信用现状 ,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从政府层面而言 ,政府信用职能的弱化 ,缺少对市场的有效约束与监管是造成社会信用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社会信用建设必要从强化政府信用职能入手。首先 ,政府要为社会信用建设提供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保障。其次 ,要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 ,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再次要规范政府自身行为 ,提高政府自身信誉 ,发挥政府的导向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资本市场面临着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 ,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加强信用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资本市场信用缺失的现状及其消极影响 ,并进一步对其成因作了深入剖析 ,最后对中国资本市场信用建设的改革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朱丹  蔡娜 《兰州学刊》2005,(6):110-111,64
诚信商务是电子商务的迫切要求.文章归结了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实践中较为典型的四种信用模式,探讨了形成所谓"电子商务诚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这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用销售理论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保国 《理论界》2006,(8):64-65
目前,信用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话题。从长远看,我国企业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我国信用调查统计数字表明,由于信用危机而导致的经营活动滞障和账款拖欠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基于此,本文对信用销售的理论以及在我国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何志扬  熊莉萍 《理论界》2005,(9):165-166
政府信用决定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在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存在诸多问题,政府信用缺失较为严重。本文列举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从政府管理体制层面剖析了存在的原因,并就如何建设政府信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