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说:“哲学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尽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存在着互相吸取对方某些思想资料和个别观点的情况,但是在思想体系上,二者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坚持其战斗性,和唯心主义作不调和的斗争。哲学党性与政治党性总的说来是一致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社会中对立的阶级、集团的倾向和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备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概括具体科学的成果,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最近学习中,对于哲学的根本问题,我们也产生了一种想法,即哲学的根本问题只能是一个吗?根据学习的体会,我们认为,不应当“只能是一个”,而应当是两个。首先,从哲学本身来说,只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不够的,还应当提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特别对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尤其必要。因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党性原则,就必须,一方面同唯心主义作斗争,一方面同形而上学作斗争。哲学是世界观,即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人们研究哲学为了要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所谓正确地认识世界,总括起来不外有两个问题:一是世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一是世界到底是怎样的问题。前者是关于世界的统一原理的问题,后者是关于世界的发展原理的问题。关于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早在1886年恩格斯就已经明确地提出过:  相似文献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这个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凡是一个统一体的对立面都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这是对立面对立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它们之间的统一或同一。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互相排斥和互相斗争,没有人持有异议。关于其间的统一或同一,意见还有纷歧。我也曾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并引起了争辩,现就这个问题再试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唯物论史,传统上把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以前的西方唯物主义,区分为古代的素朴唯物论和近代的机械唯物论两种历史形态。这种划分的根据是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但是,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最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构成哲学发展史的首要内容。一般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与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这一对矛盾相比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变换一个角度,即从哲学两条路线斗争方面来考察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能够得出与传统看法不同的结论。 一、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一瞥 在西方,哲学是从泰勒斯的“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个命题开始的。这一命题同时也就开创了从感性直观所把握的事物和现象中  相似文献   

5.
哲学史研究中的“两军对战”说,来源于日丹诺夫在1947年苏联哲学界召开的关于亚历山大洛夫所著《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嗣后,日丹诺夫在发言中提出的“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的定义,即流行于我国。我们认为,尽管哲学史上存在以至贯串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但把复杂的作为人类认识史高度概括的一部哲学史,仅仅归结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史”(人们简称为“两军对战”史),显然是片面的,不完全符合哲学思维发展的历史实际的。 诚然,从理论上讲,“斗争史”和“认识史”并不互相矛盾。因为,人类的认识史就是思维领域里矛盾发展的历史,而认识领域里最根本的矛盾就是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的矛盾。哲学家在回答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问题时,归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革命深入发展时期,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不仅用对立统一观点观察社会主义社会,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而且把对立统一规律的学说运用于哲学本身,提出了“两个对子”的光辉论断。毛主席指出:“在哲学里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这两个东西是相互斗争的。还有两个东西,叫做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对立统一,相互斗争的。一讲哲学,就少不了这两个对子。”“我们公开承认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其晚年的总括性哲学专著《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系统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并明确将其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与自然界何者第一性,即思维内容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基本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它构成了认识来源问题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另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即思维形式问题。它集中反  相似文献   

8.
哲学史上两军对战表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是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并为它们服务的。我们党和“四人帮”之间的斗争,是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次生死大搏斗。这场斗争反映到哲学领域中,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哲学的斗争。“四人帮”推行的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就是把资产阶级实用主义作为理论  相似文献   

9.
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只有本体论和认识论这两个方面,似乎早已成定论。实际并非如此,它的基本含义应当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及三者的有机统一。 一、基本问题之所以“基本”,就是因为中外哲学史一切问题的争论和斗争都以此为轴心。各种哲学派别,不管自觉与否,都是对它的不同回答,想绕开走,是根本不行的。所以,都归结为: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可知论或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也贯串于整个哲学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先生在“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一文中的第二个问题,讨论老子书思想是属于唯心主义方面还是属于唯物主义方面。他认为:“有一部分人认为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也承认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有唯物主义的成分,甚至有相当大的唯物主义的成分”,他称之为甲方;“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但“也承认老子书所讲的哲学思想有唯心主义的成分,甚至有相当大的唯心主义成分”,他称之为乙方。文章里的重点,虽然提出在讨论方法上应该注意两点,即“不要把老子哲学现代化”,和“必须从老子的真面目讨论起”,“必须认真地以老子书为依据,而又不局限于老子书”,可是在说明问题的时候,处处都在解释为什么老子哲学应该属于唯物主义方面的道理。现在根据冯先生所提出的见解,从三方面来研究:第一、谈“其中有物”;第二、谈“其中有精”;第三、谈“冲气以为和”。  相似文献   

11.
<正>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他们的理由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它研究的是特殊的规律,因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这种观点是值得讨论的。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不创立历史唯物论,就不能完成哲学上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以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战线》七八年第二期发表了臧宏、张传开同志的文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性与统一性》。文章就毛泽东同志关于哲学的“两个对子”的论断,阐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性与统一性问题。其中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一、哲学的党性党性,就其本意而言,是一个政治术语,指的是政治上的派别性.哲学上借用、引进这一概念,以说明哲学的派别性.任何哲学流派或体系,不是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或基本路线,就是属于唯心主义派别或基本路线.那些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摇摆的折衷主义哲学,究其最终归宿,也难以逃脱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这两大基本派别或基本路线.这就是哲学党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全面地总结了哲学斗争的历史经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论断,并对这一论断的基本内容作了规定,从而为人们科学地理解纷繁复杂的哲学学说及哲学发展过程提出了一条基本线索。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斗争中,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光辉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总结了哲学斗争的新鲜经验,用哲学上的“两条认识路线”概括了思维和  相似文献   

15.
心物主客关系自古以来就存在,并由此而成为哲学基本问题,任何一种哲学对之都无法超越。对心物主客关系问题的各种回答形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与之相关的二元论、多元论等不同哲学流派,它们都可以被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主客统一为特征的实践哲学,它与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但二者又有原则区别。否定这种超越势必导致否定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重点批判唯心主义,但都没有停留于一般唯物主义。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点是他们的哲学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他们的哲学的核心内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其认识论方面。它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回答,绝大多数哲学流派都反对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16.
王红玫、秋白兰、方立观在《学术月刊》先后发表了哲学根本问题不应当是一个、而应当是两个的文章,引起了哲学界的讨论。从以上三同志的文章论点来看,基本上都同意恩格斯提出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但却认为还不足以划清哲学派别的界限。因此,另外提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哲学上的第二个根本问题,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恩格斯所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划分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既是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界限的标准,也是划清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界限的标准,没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讲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时,大多这样说: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在认识论部分,常常出现三个标题,要求划清三条界限: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三、能动的反映论和机械的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近年来,“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一命题,辗转相传,似乎已成中国哲学界的定论,而且还被当作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标准答案。其实,这种说法是大可怀疑、很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哲学上通常流行的一个观点认为:一个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文章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从哲学史的事实说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一定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一个哲学家在本体论上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并不一定决定他在认识论上相应地也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例如墨子,在本体论上承认天是能对人赏善罚恶的最高主宰,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而在认识论上却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不一定决定哲学家的方法论。柏拉图、莱布尼茨在本体论上都是唯心主义者,但在方法论上都立张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释是一种知识论路径的解释,这种解释遮蔽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哲学思维变革的真正意蕴,只有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路径才能深切领悟其当代性意义;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知识论哲学思维的内部对立,马克思走出了知识论的思维路径,也就走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僵死对立;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新”,就在于它拆除了一切近代哲学出发的前提,这也正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同质性之根本所在。 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一章的分析是有其哲学主张上之道理的,而费尔巴哈“约翰性”的质疑性批评则也是可以质疑的,因为其批评由于哲学立场的迥异而改变或取消了原有问题的论域。其启示是:唯物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只是哲学根本问题向两个方面的展开而已.两者之间的互相争论,往往是相互的无的放矢和意气用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