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洋  庄新田  朱俊 《管理学报》2011,(10):1553-1560
利用系数为对称三角形模糊数的模糊AR模型预测投资收益,以模糊收益中值的协方差衡量投资风险,在引入流动性约束的条件下,拓展MARKOWITZ的单期均值-方差模型为多期模糊投资规划,每期期末利用改进的清晰化公式将预测的模糊收益转化为清晰的投资收益,构造出一个两步机会规划寻求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Pareto解。采用含遗传交叉变异因子的粒子群算法求解。对上证50指数中的32只股票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离散多期均值-方差模型检验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两步机会规划模型的最优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落在模糊收益值的允许区间之内,且其预测误差较小;在相同投资收益约束条件下,两步机会规划模型可以比多期MV模型承担更低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投资组合理论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针对不允许卖空情况,文章分别研究了均值-VaR(M- VaR)和均值-半绝对偏差(M-SA)投资组合模型,并分别结合序列二次规划法和不等式组的旋转算法以及线性规划的旋转算法进行求解。文章选取1998-2000年沪市六只业绩比较好的股票,依据1998-199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分别求出两个模型在不同期望收益率下的最优投资策略,将得出的最优投资策略应用到2000年,进行模拟投资,从而计算出各模型的总收益率。以等比例投资为标准,比较两个模型的绩效。最后,证明了两个模型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是适用。  相似文献   

3.
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率的测度具有重要意义,实际波动率(Realjzed Volatility)概念是近些年提出的用于测度市场波动率的新概念,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利用上海证券市埒的高频数据,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波动率模型--RV模型和GARCH模型--的性能表现.本文首先介绍了连续时间状态下实际波动率的概念和模型,然后建立了GARCH(1,1)模型,使用日收益率对GARCH模型进行估计,得到条件方差方程,分别用日收益平方和日内累计收益平方和作为波动率指标对收益平方-波动方程进行回归,并以回归决定系数来衡量波动率拟合水平的优劣,结果发现采用高频数据的回归决定系数比原来提高了两倍,这个结果与已有的实证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我们将实际波动率的计算结果与GARCH模型的结果经标准化后进行了对比,发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波动奉模型比传统的GARCH模型提供了更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业投资组合的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既有羊群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将羊群效应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先验型”和“后验型”羊群效应。设计出一种基于行业投资组合聚合强度的羊群效应模型,运用我国投资基金的行业投资组合数据进行羊群效应的实证检验,计算出羊群指数,结果表明我国的投资基金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还设计一个检验模型,运用传统的羊群效应形成的逻辑对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和实证结果进行回归检验,检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SCD模型与ACD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克红  张世英 《管理学报》2008,5(1):44-48,117
针对近几年在研究金融市场超高频序列时出现的ACD模型和SCD模型,先从理论上探讨了ACD模型、SCD模型与ARMA模型之间的关系,指出两类模型均可转化为ARMA模型,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然后实证比较了两类模型的自相关函数对实际数据自相关系数的刻画能力,以及利用基于随机模拟的似然比检验方法,从实证角度比较两类模型对持续期序列的拟合优度,得出在拟合金融市场超高频持续期数据时,SCD模型比ACD模型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邓长荣  马永开 《管理学报》2005,2(5):591-596
Fama等的因素模型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好地描述了股票收益率横截面数据的变动.采用深市的股票数据(1996-01~2003-12)对Fama等的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进行了检验.证明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是成立的,而且对三因素模型回归系数的稳定性和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是否有"新年效应"现象,得到我国证券市场的低账面市场价值比公司(除小规模公司)具有"一月效应",m/M组合具有"二月效应".研究结果为投资组合选择、预测、决策及其业绩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1999-2011年中国电力消费量为样本数据,运用改进的GM(1,1)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和预测;并运用周期性残差修正模型对IGM模型的预测残差进行修正;综合两者得到含周期性残差修正的IGM组合模型,然后利用此组合模型预测2012和2013年中国电力消费量,最后,采用后验差检验法对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预测精度达到一级精度"好",并且中国电力消费量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徐翔  汪军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Z1):308-311
作为现代金融投资组合理论体系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核心内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直是实证检验和学术界瞩目的焦点,也有一些批评家认为它在实际应用中缺乏效力.在目前中国股市存在严重投机行为和缺乏市场效率的情况下,我们在实证检验部分进行了深圳股市的CAPM实证检验.得出研究结论认为深圳股票市场风险和收益关系并不与CAPM理论描述相一致,存在其他因素影响股票市场运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均值-方差模型的基础上,以改善估计误差为主线,选取了10种变动均值-方差的资产配置模型,以等权重策略为基准,运用了确定性等价收益和Alpha值为判断准则,同时考虑了允许卖空限制和非允许卖空的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资本市场中配置模型并不能显著战胜等权重策略,但随着投资范围的扩大,模型开始显现配置效果,尤其在Alpha准则下,变动均值-方差资产配置显著。同时本文还将实证结果和目前我国投资者的实际资产配置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了现实配置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最后对4类常用资产进行了模拟研究,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存量调整模型(哈奇模型)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在长期中,货币需求量、国民总收入、实际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结果较好。对货币需求函数模型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引入以记忆系数和无差异系数表征的随机变量测度均值-方差模型的一般不确定性特征,反映投资者的模型信任程度,研究均值-方差模型具有一般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基于资本市场线理论,构建最优资产组合选择是模型信任程度和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传统资产组合选择的线性函数;基于记忆系数和无差异系数的不同组合,运用基于事例推理的方法求解二次效用投资者的最优模型信任程度,获得均值-方差模型具有一般不确定性下的最优资产组合,并以上证综指1997年1月-2014年8月的月度收益数据形成两个研究样本予以实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较大风险规避投资者,在较大记忆系数和较小无差异系数下,其模型信任程度调整较快、资产组合调整幅度大,表现出可获得性和代表性行为偏差,通常采取积极资产组合策略;反之,其模型信任程度调整渐进、资产组合调整幅度小,表现出锚定性和保守性行为偏差,通常采取消极资产组合策略;模型一般不确定性对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强于股票市场记忆性的影响。研究体现了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将传统的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延伸至行为金融学领域。  相似文献   

12.
现有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普遍假设投资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然而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考虑这种相互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多阶段投资组合理论和纳什均衡思想,考虑投资者决策之间的影响关系,以每个投资者自身终端相对财富的期望效用水平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多阶段投资组合博弈模型,并给出了纳什均衡投资策略和相应值函数的解析解。最后,采用累计经验分布函数和确定性等价等指标,对纳什均衡投资策略与传统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什均衡策略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程度受其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投资者情绪对投资组合结构及其收益-风险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投资者过度乐观时,其将通过银行借贷融资等方式购买超额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相对理性状态时,其将合理分配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其将卖空风险资产。当投资者情绪处于过度乐观和相对理性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正相关;当投资者情绪处于悲观状态时,投资组合预期超额收益与风险负相关。论文研究结果修正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是对传统投资组合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极端风险对于银行资产配置至关重要,尤其是次贷危机之后尾部风险以惨重的代价引起了金融机构的重视,传统条件风险价值CVaR、风险价值VaR不能有效度量尾部极端风险,因此本文基于幂风险谱和蒙特卡洛模拟构建了贷款组合优化配置模型,同时控制尾部极端风险和信用风险。本文一是通过损失-Xi越大、其风险权重φi也就越大的思路,构建幂风险谱PSR (Power Spectral Risk)最小的目标函数对极端风险进行控制,即弥补了CVaR同等看待尾部风险、忽略风险较大的损失应予以更大权重的不足,也同时弥补了VaR仅提供某一置信水平下资产损失的最大值、无法反映一旦超过这一数值的可能损失的弊端。二是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信用等级迁移引起贷款收益的变化情景,并以信用等级迁移后贷款组合损失越大、则风险厌恶权重越大的思路构建幂风险谱PSR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贷款组合的收益大于目标收益为约束,构建贷款优化配置模型,改变了现有研究贷款配置时没有同时控制信用风险和尾部风险的不足。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实现更高的收益风险比,即在单位幂风险谱PSR下能够实现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Robust投资组合有效前沿的概念,并研究了模型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研究发现,当市场上不存在无风险资产时,模型不确定性对风险资产投资比例的影响是非平等的,因此会导致投资组合的非分散化;而且此时的两基金分离定理以及零-βCAPM也不成立。但是当市场上存在无风险资产时,模型不确定性对风险资产投资比例的影响则是平等的,并且两基金分离定理仍然成立,因为任何Robust有效前沿组合都可以表示为市场组合与无风险资产的线性组合。而此时的CPAM仍然能够成立,只是在表达形式上增添了一个因子--不确定性因子;并且所有资产或资产组合的超额收益都可以分解为风险溢价与不确定性溢价两部分。  相似文献   

16.
待遇预定制养老金制度在中国应用非常广泛,缴费制定和资产配置是此类养老金管理的两大核心问题。由此,面对随机波动的现实市场,文章针对待遇预定制养老基金的资产组合管理问题,应用最优控制理论,选用对数效用函数,建立Heston随机波动率模型;在难以求解随机微分Bellman方程的情况下,应用Legendre变换,将原来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析解。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资产组合问题的随机最优控制模型的构建和随机微分方程的求解理论。在实践上,确定了养老金管理风险资产配置比例和缴费水平,给出了最优决策与总资产、发放待遇、净资产与风险溢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养老基金管理的最优资产配置和最低缴费水平的效用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基于Markowitz的经典均值方差模型,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的投资组合问题,把证券的收益率、风险损失率和流动性用区间数描述,建立了一种新的含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区间二次规划模型。其次,为求解该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区间可接受度确定性转换方法,通过引入优化水平α与可接受水平η将不确定二次规划转化为确定型规划。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将提出的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与模型具有相对较好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条件高阶矩风险与动态组合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组合投资理论没有考虑高阶矩风险和静态处理问题两大缺陷,提出多元GARCHSK模型用于衡量时变的高阶矩风险,基于效用函数的Taylor展开推导出带有高阶矩风险的动态组合投资策略,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股市不仅存在高阶矩风险,而且风险具有时变特征;为防范高阶矩风险,投资者需要动态地修正他的资产配置权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股票动态投资组合策略,首先通过上升和下降贝塔来优选行业,然后在选择的行业中构造股票投资组合。对于股票投资组合,利用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作为内核,通过引入参考时间窗口和持有期限窗口两个外生参数构建动态的均值-方差模型,并实证检验了模型的可行性。然后再经过多项业绩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得出动态投资组合策略的收益明显优于被动投资策略,这种动态投资组合策略能够获得部分超额收益并且具有更好的可靠性。本研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并从侧面验证了我国股市的非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均值-ES(Expected Shortfall)组合投资决策中的计算困难,通过理论证明将其转化为一个Expectile回归问题,进而给出其Expectile回归求解新方法。该方法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第一,Expectile回归的目标函数为二次损失函数,具有连续、光滑等特性,其优化与计算过程简单易行,且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第二,优化Expectile回归目标函数得到Expectile,利用Expectile与ES之间对应关系,能够准确地得到最优组合投资的ES风险值。选取沪深300指数中具有行业代表性的5支股票进行实证研究,将基于Expectile回归的均值-ES模型与均值-VaR模型、均值-方差模型进行对比,发现前者能够很好地分散组合投资尾部风险大小,显著提高组合投资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