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生命”是池田大作思想中的核心概念。1972年,池田大作就开始对生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生命”一直是他讨论的中心问题。池田大作“生命”概念有三层含义:个体生命、宇宙生命和价值生命。个体生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命,是肉体和精神的统一体;宇宙生命是指宇宙蕴含着诞生生命的力量,宇宙本身是一个超越生死、永恒生命的实际存在,并与人的生命深处相契合;价值生命是指生命的尊严和人对生命的尊敬,是池田大作生命概念中的最核心内容。池田大作思想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生命的精神,生命的光辉是其思想体系的根本特色。池田大作生命思想是东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21世纪人类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法华经》是佛教至关重要的一部典籍,被誉为“经中之王”,也是信奉日莲佛法的池田大作所尊崇的佛典.《法华经》昭示了“一切人皆能成佛”的真理,彰显了以人的生命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而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也始终贯穿着这一精神,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具体来说,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也是一种“师弟不二”精神.佛教“师弟不二”精神是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池田大作提出把人的心与心联结起来的“精神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道路,从他坚信“内修”的东方文化价值、身体力行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重视民众力量和价值三个方面,可以领略池田大作旨在通过沟通东西方文化、推进建立和平世界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4.
纵观池田大作的童话创作可以发现:池田大作童话的儿童教育观以“尊重生命”为儿童教育的基点和目的,以“惩恶扬善”构成儿童教育的伦理规范,以“和谐”作为儿童教育的最高理想,以“平等”支撑整个儿童教育的价值取向,而池田大作童话儿童教育观的哲学根基则建立在丰厚的“人学”土壤之上。  相似文献   

5.
近代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日本走向极端民族主义、富国强兵和对外侵略之路,他所鼓吹的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教育”;而日本当代教育家池田大作提倡的则是一种“为了教育的社会”,致力于一种建设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和对外侵略的教育,一种关爱生命、生命至上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立人”思想和池田大作的“人性革命”理论有多方面的一致性.他们的共同观点是生存权是生命尊严的前提,话语权是生命尊严的表现形式,而抗争是生命尊严获得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人性共鸣”的角度,探讨池田大作有关“开辟精神丝绸之路”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有三:1.挖掘和弘扬“人性的光辉”是全人类团结的当务之急;2.以人性共鸣奏出世界和平的基调;3.民众是形成精神丝绸之路的动力和基础。而支撑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主要是池田大作所坚信并真正领悟了的佛法的“生命的尊严”学说及其实践途径。努力在思想上以多元的观点来扩大人的同一性的根基,促进全人类作为“好邻居”、“好公民”、“好地球人”共同生活下去。行动上以人性共鸣构筑中日民众心灵交流的“金桥”,渡过目前中日关系低谷的难关。探讨池田大作思想对我们的启迪意义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8.
池田大作是一位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作为虔诚的佛家弟子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与生存的危机,所以池田大作希望找到一个寄托他精神世界的“伊甸因”。其思想内核包括人格的形成,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生命至上观,保护环境的自然生态观。他希望以此来拯救当今面临危机与威胁的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9.
课堂真好     
一 每次上课,我都怀抱着一种莫名的冲动,走进学生的视线之中.对于课堂,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我喜欢课堂,我喜欢当老师的感觉.为什么我会喜欢课堂?因为,只有在那里,我才能显现我之为"我"的独特的生命意义;那里,才是我生命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有许多独特的内容,因此形成四个明显的特点:包括汇集中西方文化的菁华,既关注人的生存状况,也注重了解人的内心生活;强调生命尊严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强调宇宙中最重要的是生命,而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尊严;理论与行动的统一,身体力行,不但进行严肃的理论研究,更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重塑生命尊严的理论基础,建立生命尊严的宇宙论证明。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应该把生命尊严确立为现代人价值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池田大作的宇宙即生命、众生平等和依正不二的理念不仅包含着佛法教义的启示,亦涌现出他对自然及与人关系的独特思索。在这种理念下,池田大作探寻了生态危机的根源,揭示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并建设性地指出"人的革命"是化解生态危机的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12.
池大大作先生是现当代少有的宗教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出版的各类著作包括对话录,与其说是宗教作品,不如说是哲学经典更符合实际。倘若对池田大作的哲学思想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一个真正的“池田像”便难以获得显现;同时,如果将池田哲学等同于纯理性主义哲学,似亦很难把握池田思想的要领。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池田大作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艾特玛托夫在探索人类的生态伦理问题上成了同路人。他们均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根源主要在于科技异化.理性发展失衡;他们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视为实现人内部精神的和谐以及人与外部自然世界扣谐的有效方式。他们的生态伦理观是二人宗教情怀的折射。但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上,池田大作比较倚重人类悲悯苍生之情;而艾特玛托夫则偏重表现动物的灵性。  相似文献   

14.
池田大作根植于东方文明的土壤并立足于佛法的普遍性生命观,提出了万事万物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存在,因此他认为:要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时代危机,必须以整体主义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发展科学技术离不开整体思维;要解决人类的全球性问题必然要求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并且世界的一体化离不开"世界公民"的培养。池田先生的这一整体主义文明观颇具东方特色,是东方思想家对21世纪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池田大作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一是上世纪60年代对创价学会和池田大作个人的初步认识的时期;二是70年代中国各界对池田大作本人进一步了解的时期;三是八九十年代开始对池田大作著作进行译介的时期;四是新世纪以来至今迎来池田大作研究新局面的时期。中国的池田大作研究。在资料整理、专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研究领域广泛、内容深入、方法多样、紧密联系我国实际等特点。但也存在着重复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贾凯 《东方论坛》2013,(4):16-20,96
池田大作的生命伦理观是以生命尊严思想为核心的。立足于生命的尊严这一价值基准,通过对启蒙时代以来受理性主义影响现代社会产生的各种危机的思考,池田大作倡导建立尊重人的人格、生命,为了人的幸福的"生命的世纪",并提出了实现途径,即通过人类精神的革命来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现代社会的危机,让生命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7.
池田大作密切关注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他看到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而陷入迷惘之境。池田大作通过对女性当下生存处境的反思,大力弘扬女性特质与女性价值,倡导女性回归其本真性实在。女性存在的价值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而得以建构。池田大作通过男女间的“主体间性”来规定女性的主体性。在池田大作看来,女性只有在这样的“主体间性”的关系中,才能获得尊严和人格独立。  相似文献   

18.
汪鸿祥 《东方论坛》2008,(6):1-6,18
《池田倡言》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座丰碑。其理论基础是池田大作和平思想,包括生命尊严、非暴力、共生的思想和世界民族主义的理念。《池田倡言》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内容是提倡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展中日经济文化交流,还对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池田倡言》是富有远见、博识、勇气的倡言,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对于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现在和今后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池田大作先生倡导对生命的尊重及彼此间的联系,通过引导教师树立"圣职"观、激活其"创造"主动性并形成合作文化,以实现教师发展的内外通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