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联句诗之肇起,其源远矣。虞廷《赓歌》,汉武《柏梁》,实为唱和联句之滥觞。至南朝齐梁时,沈约、周颐首倡四声八病之说,联句诗之声律体式始臻完善。但在中唐韩愈之前,联句之作虽多,然文义断续,笔力悬殊,名为联句,实仍各人之制,且又皆寥寥短篇,不及数韵,故影响甚微。至韩愈、孟郊,天才杰出,联句诗始大盛,蔚然成一代之大观。本文即拟对韩愈联句诗作一粗浅之探索。  相似文献   

2.
诗三首     
致老友 1人到暮年血气衰,坚持锻炼少病灾。说说笑笑精神好,扭扭跳跳乐开怀。老人强健全家喜,自身无病不难挨。康乐迎来夕阳红,暮色晚霞放异彩。清早坚持健身操,康乐长寿第一条。上午大学去听课,回家不误把饭烧。午后写字看书报,怡情养性乐陶陶。中午睡眠好习惯,傍晚散步解疲劳。电视爱看“夕阳红”,新闻报道不可少。助人为乐心坦荡,仁者长寿志趣高。机构改革赞改故革陈新潮急,精兵简政除惰气。分流不论上与下,转岗可去东和西。天高任鸟水养鱼,充实基层创佳绩。反腐倡廉清风劲,举国上下皆赞许。诗三首@刘建功 @李璧如 @赵金荣~~…  相似文献   

3.
养睛明目8法     
王岩 《山西老年》2012,(4):57-57
眼睛与其他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其他疾病也会逐渐退化或衰弱。如何养目来增进健康呢?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关系密切。《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眼睛可以反映出人体各个脏腑精气的盛衰。在调节脏腑功能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相似的文学现象:许多朝代新建后常经历50年到100年左右的文学沉寂阶段才迎来文学的繁荣;各朝立国初期文学功能常囿于单一模式,歌功颂德成为文学主调;必经革新力量的推动,才展现文学发展的新局面.透过这些相似点可得到几点规律性认识:文学片面地维系于直接的功利观念,艺术规律受到抑制,将阻遏文学的兴盛;大学繁荣离不开对文学审美特征的把握.而审美理想的成熟与广泛认同,是文学繁荣的必备条件;文学发展历程盛衰相生,衰而启盛,盛中含衰,衰而求变,变复启盛。这种发展轨迹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老友》2021,(1)
很多老中医看病,病人一进门,已知大概,让人惊叹不已,其实这只是因为他望诊的功夫到家了,也就是"望而知之谓之神"的道理。观察人体表象,可以探知脏腑的健康状况,为诊治提供思路。望口唇。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脏功能是否正常,主要看唇。嘴唇肌肉厚实丰满,脾脏就好,气血生化有源;嘴唇偏薄,颜色枯槁,唇色偏淡,则脾运欠佳.  相似文献   

6.
阴阳精气说应用于古代医学之后,中医学即将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作用的气,称之为阳;把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称之为阴。人的生死,取决于阴阳二气的是否相互为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二气统一于人体,维系生命,则总而名之曰“人气”。“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汉君主普遍重视今文经学而轻视古文经学的状况,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进行了二百年的斗争,结果古文经学由衰而盛,最终压倒了今文经学;今文经学则盛而衰,为古今经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曹琳 《山西老年》2012,(10):59-59
一德明代文学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二字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三戒孔子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四法明代医学家万全指出,养生之法一日寡欲,二日慎动,三日法时,四曰却疾。五知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发;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六节明代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七宜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老人饮食宜早,宜缓,宜少、宜淡、宜温、宜软、食后宜以温茶漱齿。  相似文献   

9.
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中医认为,夏季气候炎热,在五行中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对应,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盛,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但立夏时节正处于春夏交替时期,若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易受寒而伤阳,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活动,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护阳养心是立夏时期养生调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班门弄斧,人皆不以为然。认为区区小子,焉能在公认之大人物前耍弄“雕虫小技”。故敢于弄斧者皆视作“狂人”。李白有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楚人胆敢在一代宗师孔夫子前卖弄几句“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之语,实在是胆子不小,然后免不了被视之“楚狂人”。虽然如此,但总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甘受贻笑  相似文献   

11.
唐代翰林学士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翰林学士始置于唐代,然史籍记载简略,《通典》和《唐六典》皆付阙如,《旧唐书·职官志》和《新唐书·百官志》亦语焉不详。本文拟对唐代翰林学士的设置及其地位、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望就正于同志们。翰林之名,始见于西汉杨雄《长杨赋·序》:“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为主人。”清赵翼认为,杨雄所言翰林,“盖谓文学之林,如词坛、文苑云尔”。而  相似文献   

12.
袁枚六世祖至四世祖皆为官,且多能诗;自祖父始式微,祖、父辈以游幕为生,家境贫困,皆具侠义之风这对袁枚都深有影响。有妻妾五六人;一嗣子一嫡子,孙子辈多人,皆不乏诗才。袁氏家族好诗之风可谓不绝如缕。  相似文献   

13.
赋有人格化动植物与非生物的特殊语言,揭示了早期人类思维本质是神秘的,自然界的一切物种都有灵性和生命,都充满着神奇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决定人类的生与死、盛与衰、贫与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勃兴衰败循环往复 ,为什么有的国家兴盛了 ,有的国家衰落了 ,有的国家由盛而衰 ,有的国家由衰而盛 ?为此 ,产生了诸多解释范式 ,从官位配置角度探讨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将有益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泻泄,俗称拉稀,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而言。主要由于湿邪所胜和脾胃功能障碍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二季多见。其病变主要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发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脏腑虚衰及脏腑功能失调等。本文主要讨论由于脾胃虚弱所致泄泻的辨证施治。秋末冬初,正值翻耕大忙季节,由于长期饮喂失调,使役过度,或草料质劣,致使脾胃虚弱。胃弱不能腐熟消导,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致中气下陷,清浊不分,故而作泻。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词,即与曲相对而言。故有“曲子词”之称。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只是当初的词,不一定专指长短句,而是凡入乐的皆以为“词”。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6,(12)
专家向人们揭示了冬季调整血压和稳定血压为什么重要。时令冬季,五气为寒,自然界发展过程为藏,人适应自然.脏腑功能降低,代谢速度减缓。阳衰阴盛,平衡失调。并由于饮食、运动、心情的变化,造成血压波动和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冬季调压稳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身体密码都写在脸上 望诊的根据来源于脏腑、经络等中医理论,人体面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面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 “比如一个人的唇色不好,可判断他的脾胃不好,唇为脾之华,要判断一个人的脾胃好不好,就看他的嘴唇.五官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观察体表和五官形态功能的变化征象,可推断内脏的变化.”黄教授说.  相似文献   

19.
河图洛书是两张具有阴阳五行结构及变化的、时空象数图,以奇妙的数字排列著称,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演绎自然界万物运动规律的工具。《黄帝内经》作者大量运用河洛理数:来阐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九宫八风、五脏象数;脏腑阴阳、左肝右肺、心肾关系。脾主中央等理论;河洛理数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宋代的石刻著录书 传统金石学盛于两宋,元、明顿衰,至清又复盛。两宋时收集和研究金石文字者,其中不少人孜孜看矻矻,终其一生,心力尽萃于斯。如北宋刘季孙,赵明诚曾说:“迩有刘季孙景文者,知名士,与余先公有旧。家藏金石刻千余卷,既没,其子不能保,为一武人购得之”。苏轼有一篇上书朝廷的《乞赙赠刘季孙状》,说他“性好异书古文石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